循证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意识障碍的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循证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意识障碍的临床意义

王丽琴佘莉蓉

四川省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广元628001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意识障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17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干预前后患者GCS评分、NIHSS评分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病死率及再次手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明显升高,NIHSS评分明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意识障碍,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循证护理;高血压性脑出血;意识障碍;GCS评分;NIHSS评分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具有起病急、病情凶险、残死率高的特点,患者早期多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长期的迁延不愈的意识障碍则会对患者脑功能的恢复产生严重影响,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循证护理是护理研究与护理实践有机结合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是护理人员根据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与患者的具体病情相结合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决策。本研究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17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循证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意识障碍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17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均被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且排除肝肾功能障碍、肿瘤、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有药物过敏史及精神障碍者,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男93例,女83例;年龄45-76岁,平均(60.35±4.68)岁,道格拉斯昏迷(GCS)评分3.92-7.78分,平均(6.14±0.42)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GCS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具体为:(1)查找问题:根据临床诊断分析患者病因,并根据其病情分为高热者、呼吸道清理无效者及营养失调者,并查找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2)循证护理方法:对于高热者根据体温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体温在37.1-37.5℃的患者无需特殊处理,嘱患者多饮水即可。而对于37.5-38.0℃的患者则应判断发热程度与病情的关系,并定时进行体温监测。38.0℃以上的患者可采用酒精擦拭、冰敷、降温毯等进行物理降温,并补充体液预防脱水,每日实时口腔护理2次,持续低流量给氧,防止脑细胞损伤[2]。另外意识障碍患者难以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易造成误吸,护理时应协助患者摆放合适体位,头偏向一侧,每2h翻身拍背一次,鼓励患者咳嗽。对于深度昏迷者可行吸痰或气管插管,预防分泌物滞留体内引发肺部感染。脑出血患者常合并消化道出血,加之高热常会导致患者营养失调,护理时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实施往常减压,急性期禁饮者补充肠外营养,恢复期给予鼻饲饮食,并定期评估患者机体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营养方案[3]。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4]

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干预前后患者道格拉斯昏迷(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变化。显效:GCS评分提高2分以上;有效:GCS评分提高1-2分;无效:GCS评分提高1分以内;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9.0,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77.27%,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逐年增加,使得高血压性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长,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病情危重者将出现意识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床治疗及护理难度[5]。尽管传统的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意识障碍症状,但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则难以满足临床护理需求[6]。循证护理的核心是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以科学为依据有证可循的现代护理发展,将科研、临床经验、护理操作等技能有机结合,通过提出问题、针对性循证并制定护理计划、组织实施等准确的表现护理的全面性、有效性,以满足患者长期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7]。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病死率及再次手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明显升高,NIHSS评分明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意识障碍,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伟玲.开展循证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手术后意识障碍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9):325-326.

[2]张会仙,吴小花,鱼红,沙乐,曹维娜.循证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意识障碍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04):108-111.

[3]黄文芳,余慧兰,雷艳,彭夏.循证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02):322-324.

[4]孟福娥.循证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意识障碍的影响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8):115-116.

[5]聂婉翎,李艳,程丽,林维彬.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合并意识障碍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132-134.

[6]张文辉,刘凤霞,王春雷.循证护理在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0):160-161.

[7]王碧玉.多感官促醒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觉醒意识及病情预后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6,15(0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