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高速公路水毁现状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秦巴山区高速公路水毁现状调查研究

罗冯敏1苏慧敏2周志军2卫娇3

1.云南交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100;2.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42;3.云南工商学院云南昆明651700

摘要:本文以坪坎至汉中高速公路为依托,对秦巴山区主要地区(汉中、安康、商洛)的桥涵水毁现状、桥涵水毁类型、发生比例及水毁规律等进行调研和评价。调研结果表明:秦巴山区高速公路桥涵水毁以河流冲刷破坏、地质灾害破坏和泥沙淤积为主,其中部分桥梁受大型冲击物的撞击破坏较为明显;对于桥梁,河流的冲刷破坏作用相对于其他水毁因素表现更为明显;而对于涵洞,则更多是由于泥沙淤堵而发生损坏或失效。

0引言

桥涵是用于公路跨越沟谷和河流时的排水构造物,可以避免水流对路基产生冲刷侵蚀,从而使路基保持稳定。洪水、泥石流、滑坡、土体崩塌等自然灾害因秦巴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貌而频繁发生,对当地的桥涵构成巨大威胁,从而影响到路基的稳定。

本文以陕西定汉线坪坎至汉中段公路项目为依托,对秦巴山区主要地区(汉中、安康、商洛)的桥涵水毁现状、桥涵水毁类型、发生比例及水毁规律等进行分析,为该地区桥梁、涵洞洪水流量计算方法的优化提供依据。

1典型水毁区的自然情况和水毁情况调查

秦巴山区是中西部公路交通的枢纽,其中国道G108就是穿过秦巴山区主要地区(汉中、安康、商洛),连接陕西省与西南、东南各省市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在稳定性较差的国省道路基附近或防护措施不足的地方常发生桥涵水毁现象,下面通过分析国道G108在秦巴山区沿线的部分公路水毁状况,来探讨诱发桥涵水毁的因素。

(1)国道G108•K1493+700涵洞水毁坍塌

G108•K1493+700处涵洞上方泥石流造成涵洞淤堵,涵洞结构遭到破坏,附近路基水毁坍塌,见图1。

通过分析以上图表,可以得出:

(1)地质灾害是安康地区桥梁发生水毁破坏的主要成因,而泥沙淤堵是涵洞水毁的主要成因,该地区旧桥涵居多,结构稳定性早已受到威胁,所以更容易遭受灾害而发生水毁。汉中地区桥涵水毁以河流冲刷破坏为主要因素,其中桥梁受大型冲击物的撞击破坏也较为明显。洪水直接冲毁桥涵的现象在商洛地区较为常见,经调查,该地区降雨较多、河谷狭窄、截面流量大,故更易受洪水直接冲毁。

(2)综合三个地区,对于桥梁来说,河流的冲刷破坏作用相对于其他水毁因素表现更为明显;而对于涵洞,则更多是由于泥沙淤堵而发生损坏或失效。

(3)对比三个地区的水毁类型可知,河流冲刷破坏、地质灾害破坏和泥沙淤堵这三个因素造成水毁的情况更多,其中河流的冲刷破坏作用更为突出。由秦巴山区特殊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分析,秦巴山区是暴雨频发地带,由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较多,河流径流量也随暴雨频发而增多,这一点也印证了秦巴山区复杂的自然条件对该地区洪水暴发而引发的桥涵水毁影响之大。

2桥涵水毁规律研究

2..1主要水毁因素分类

通过对国道G108洋县——佛坪段、西安——汉中高速公路、十堰——天水高速公路陕西安康至汉中段、商州——漫川关高速公路等几个路段沿线桥梁和涵洞水毁的调查,分析总结引起水毁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工程因素和人为因素,结合主要的水毁类型,探讨水毁因素的具体表现形式,见表2。

3结语

通过对秦巴山区典型公路沿线桥涵水毁现状进行分析,水毁类型主要有:河流冲刷破坏、地质灾害破坏、泥沙淤堵、撞击破坏、洪水直接冲毁和基础渗水破坏。对比三个地区的水毁类型可知,河流冲刷破坏、地质灾害破坏和泥沙淤积这三个因素造成水毁的情况较其他原因更多。其中

泥沙淤堵是形成涵洞水毁的主要原因;桥梁水毁以河流冲刷破坏为主,其中桥梁受大型冲击物的撞击破坏也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