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在动物疾病防治中常见的错误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兽医在动物疾病防治中常见的错误与对策

胡绍芬李丽华张韶林

湖南省桃源县畜牧兽医水产局湖南常德415700

摘要:畜禽养殖场在农村地区比较集中,通常以农户作为单位,进而形成畜禽养殖的规模。但是养殖户因为对畜禽疾病防治知识了解不全面,常常仅依靠经验防治,致使畜禽疾病发生与传播的几率提高。

关键词:兽医;动物疾病防治;常见错误;对策

1导言

兽医是我国基层的动物防疫基础,兽医制度是基层畜禽防疫的基本制度。加强完善兽医的管理体制建设,提升兽医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水平是保障动物疾病防治工作有效开展的必要途径。

2兽医动物疾病防治的常见错误

2.1盲目用药

有些基层兽医因为缺乏临床经验,没有对动物疾病进行确诊,就凭借习惯和经验对动物疾病进行防治,结果反倒令人不满意。还有的兽医凭借多年治疗老经验,不给动物做解剖检查,也没有记录用药过程,见到发热就退烧,见到腹泻就止泻,疾病好转就停药,从未根据畜禽的身体症状详细检查,有时畜禽发热是一种防御反应,有利于增强它们的机体抵抗能力,完全不需用药治疗。而滥用退烧药却会降低畜禽的防御能力,影响兽医的准确判断。兽医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层出不穷,不论哪种疾病都会使用抗生素。但许多疾病实际上并不需要抗生素,例如消化不良、中暑和中毒等疾病,抗生素会增强病菌的抗病性,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见泻就止是另一个动物疾病防治误区,兽医没有考虑到腹泻可以排除病毒、减轻病菌对机体的损害等优势。有的兽医听到发生传染病就进行疫苗接种,这样极有可能会污染养殖场,携入病菌。畜禽发生疾病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仅仅找到致病因素进行治疗时不够的,还要为畜禽增强防御能力和抗损伤能力,这样畜禽患病的概率也会小一些。此外,兽医还有一个常犯的错误,当病畜好转以后就停止用药,这样容易导致病情反复,还有可能转变为慢性病。在传染病刚出现的阶段,兽医没有及时上报监管部门,导致延误最佳处置时期,从而造成疫情蔓延,出现大片的病畜,这就是另一个动物防治误区。

2.2不明药物的适用症状

部分兽医因为不了解兽药药理、动物病理和微生物特征,不清楚每一种药物的适用症状,按照说明书擅自改变剂量用药,或者按照自己想法胡乱用药,导致动物因药物中毒病情加重。临床上大多是用抗菌药治疗病毒性疾病,用抗阳性药治疗阴性菌疾病,这类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导致治疗失败的可能性就很大。

2.3不了解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绝大部分的兽药说明书上都会按照每kg体重表明使用剂量,但是并没有说明使用上限,这就导致某些兽医盲目加大用量,从而引起病畜药物中毒。部分基层兽医因为不会计算剂量,无法合理控制药量,就根据病畜的用药反应来判断,一针不行就两针,继而三针,一直加大药量,最后导致动物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相反地,还有因为药量不够而达不到效果的情况,导致病原微生物的产生抗药性,以致治疗效果不明显。疗程是指用药治疗的过程,就是根据动物的病情判断使用多大的剂量、每天治疗几次、治疗时间为多长,直到动物完全康复再停止用药。而基层兽医却很少注意这些问题,没有严格按照疗程为动物治疗,有时因为恰逢流行病期间,更是无法顾及病畜的疗程问题,还有的兽医因为对疗程判断不准,导致治疗失败,致使养殖户遭受经济损失。

2.4给药操作不当

给药是指动物用药的方式,例如肌肉注射、口服和静脉注射等,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用药方式,用药方式会直接给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导致动物用药过量或者药物中毒。比如说饮水给药,药物大多沉淀在底层水中,动物喝到上面的水药量不足,底层则有可能导致中毒。再比如消化道疾病,一般都是采用口服方式,家禽多是通过饮水或者拌料的方式给药,而猪的嗅觉异常灵敏,刺激性大的药物不愿服用,这就给治疗增加难度了。还有些药物不能通过消化道吸收,刺激性大的药物不能通过肌肉注射等,家禽大多采用滴鼻点眼或饮水的方式,如果操作不当则很难看到效果。比如在给鸡点眼时,如果点完后立即放鸡,那么疫苗可能会被甩出来,有时因为注射部位不正确或者漏液,也很难取得成效。

3改进兽医动物疾病防治工作效果的措施

3.1增强养殖人员的动物疾病防护意识

经医学专家研究证明,我国已知的200多种动物疾病中,有70%以上的是可以感染人的,比如天花的源头是牛痘,非典是源于果子狸,狂犬病等,所以动物疾病的防治工作不容忽视。那么要做的就是增强养殖人员的动物疾病防护意识,加强防护措施。可以通过宣传讲座等形式,让养殖人员对一些疾病知识进行初步了解与判断,从而尽早防治。定期对动物注射疫苗,并针对本地疫情合理制定免疫程序。最好做到自繁自养,但是如果一定需要进行引种,一定要严格把控动物来源,并严格检疫后才能引种。还需要坚持每年对动物进行相关的健康检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早治疗,做好动物疾病防治工作。

3.2增强兽医专业培训的力度

在动物疾病防治方面,兽医的作用不容小觑。但是,现阶段基层兽医在动物疾病防治知识方面并不丰富,而且文化程度不高,从未接受过专业化与系统化的培训,所以仅仅依靠自身经验开展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避免动物疾病防治的误区,最关键的就是对兽医管理体系全面强化与完善,不断增强兽医业务素质与道德素质,使其自身业务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应当组织兽医人员定期参加业务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全面提高兽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以保证兽医理论和实践能力有效提升。而且要积极开展兽医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和技术工作人员给予技术指导,强化与同行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基层兽医诊治的科学性,全面推进动物疾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3.3抗生素的合理运用

兽医在动物疾病防治过程中,一定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尽可能规避长期使用抗生素。在疾病治疗方面,需要对抗生素的使用剂量科学把控,达到科学治疗的目的。

3.4注重检疫与引种的作用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采用自繁自养的方式解决引种问题。如果必须要引种,一定要严格把握动物来源,积极开展检疫工作。同时尽量规避乱杀乱宰和无序流动的情况,从根源上对传染性疾病进行控制。

3.5免疫程序应科学合理

要想进一步增强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就需要科学合理地构建免疫程序。要充分了解疫病流行的状况、养殖动物年龄与性别和抗体检测水平,以保证免疫的合理性。例如每年的春秋季节通过皮下注射或者肌肉注射的方法,对公猪进行猪丹毒和猪气喘病免疫。对羊则计划免疫与驱虫相结合,两者的间隔时间15天,以免引发母羊流产。选择疫苗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质量,特别要注重疫苗批准文号与生产日期等多种信息。

4结束语

总之,动物疾病防治工作对人民健康、食品安全有着直接影响的,因此兽医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提升自身使命感与责任感。对于动物疾病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有效的解决,避免经验主义,全面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动物疾病防治工作,从而促进我国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季丽红.兽医在动物疾病防治中的误区及对策[J].兽医导刊,2016(20):29-30.

[2]姚淑红.探讨兽医在动物疾病防治中的误区及对策[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7):20,26.

[3]贾良翼.谈谈农村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的误区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5,17(8):246-247.

[4]杨兴安.试论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中兽医学杂志,2015,21(7):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