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与家长沟通技巧在小儿心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护士与家长沟通技巧在小儿心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徐武艺

徐武艺(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心外科400037)

【摘要】目的:探索在小儿心外科护理的工作中护士和家长沟通技巧的实际效用。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48例小儿心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家长沟通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措施之后的临床疗效,并采取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治疗有效率为%,相比较对照组患者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小儿心外科护理工作上,采取和家长沟通的办法开展工作,能够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既提升了治疗的效果,也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护士;家长沟通;小儿心外科;护理工作【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89-01

前言: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政策下,孩子是家庭的精神关注点,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对于小儿的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尤其是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1]。小儿外科的治疗有其特殊性,容易造成小儿的惊慌、不耐受、不配合等状况[2]。在护理工作的开展中非常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因此本文针对我院收治的48例小儿心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在小儿心外科护理的工作中护士和家长沟通技巧的实际效用。现将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性资料针对我院收治的48例小儿心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28例,女性患儿20例,所有患者都符合小儿心外科疾病的诊断标准,患儿年龄为0.3-13岁,平均2±7.4岁,病程为0.2-7年,平均病程0.6±5.4年,其中室间隔缺失14例,房间隔缺失21例,法洛氏四联症9例,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人。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状的比较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性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主动的家长沟通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在初次与患者家长接触的时候,采取亲切和蔼的交谈态度,运动尊重且关心的语言去获取家长的信任和构建良好的第一印象。由于心外科患者的病症较一般的疾病不甚明显,因此患者的家长往往都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的状态,对于治疗过程中的任何不良信息或者结果都会有较大的敏感性和反馈性,因此从他们的心理角度和立场出发,一开始给予主动的沟通,及时建立起家长和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互信,沟通理解的渠道,有利于护理过程中家长的积极配合,并对于患者的日常情况及时了解和知悉,有利于个体化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的订立。通过家长的沟通,了解患儿的爱好和习惯的沟通方式,能够促进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接触和信任的建立[3],减少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恐惧和不安。并且护理人员也可以将每天患者的情况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并给予一定的健康教育宣教,让其注意外科疾病需要留意的细节和注意事项,有助于家长的配合和理解。

1.3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9.0软件数据包对于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计量性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性资料采取X2检验。当P<0.05时,可以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经过采取不同的两种护理模式后,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7.5%,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5.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了采取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更有利于小儿在心外科护理上的效果。

3讨论在护理的工作上,沟通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主要的内容是护理人员和患者,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患者和患者家属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这种信息交流的有效性和流畅性对于护理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小儿心外科护理的工作上尤为明显,这是因为小儿年纪较小,心智尚未成熟[4]。在治疗中易于产生恐惧、不安等情绪,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互信感的建立需要较长的周期,而患者的家长对其有着较大的直接影响,且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也直接影响到治疗过程中的实际护理效果。采取和家长之间积极有效的沟通,能够在治疗之前就建立起足够的相互信任,有利于患儿病情信息的详细了解,情绪的掌控和良好医患关系的构建,这对于后期的和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的操作中,心外科护理部门可以由护士长为领带,组织护理成员通过良好的主动沟通技巧与家长进行沟通,并将基本护理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登记和汇总,并通过内部的会议集体讨论进行消化和解决,拿出切实的方案推进护理工作的发展[5]。尤其是在护理人员和患儿互信的建立上,可以通过家长的积极教导,温和语气的引导,可以大大缩短所需的信任时间,并且得到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这不但提高了护理的工作质量,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因为相互不理解所产生的护患纠纷。

本文的研究数据表明经过采取不同的两种护理模式后,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7.5%,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5.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了采取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更有利于小儿在心外科护理上的效果。说明了在临床上针对小儿心外科护理工作上,采取和家长沟通的办法开展工作,能够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既提升了治疗的效果,也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1]赵斯静.护士与患儿家属沟通的临床应用体会[J].广州医药.2012(03)[2]陈红妹.浅谈护患沟通技巧[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24)[3]陈婷新.谈儿科护士与患儿家长的语言沟通技巧[J].中国医药导报.2009(33).[4]王天华,王芳,岳艳芬.浅谈小儿外科护理资料的收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01)[5]李祥波.浅谈基层医院外科护理的注意事项[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