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马艳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目的:观察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接受丁苯酞胶囊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9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案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同时服用丁苯酞胶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稍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药物治疗,丁苯酞胶囊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丁苯酞胶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specificeffectsofbutylphthalidecapsulesin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acuteischemicstroke.Methods:Atotalof94patientswithacuteischemicstrokewhowereadmittedtoourhospitalbetweenFebruary2017andMarch2018wereselectedandrandomlypidedintocontrolandexperimentalgroups.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receivedroutinetreatment.Patientsintheexperimentalgroupweretreatedwithbutylphthalidecapsulesontheabove-mentionedbasis.Theclinicalefficacyandadversereactions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therapeuticeffectoftheexperimentalgroup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i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adversereactionsintheexperimentalgroupwereslightlymore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butthedifferenceis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Forthedrugtreatmentofpatientswithacuteischemicstroke,theeffectofbutylphthalidecapsulesisbetter.Thisprotocolisworthyofpromotioninclinicalpractice.

【Keywords】Acuteischemicstroke;Butylphthalidecapsule;Therapeuticeffect;Adversereactions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伴随相关因素的影响,患有该病的患者数量出现了明显增多[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起病速度较急,且患者的病情进展速度较快,患者的残疾率与死亡率都会较高[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情况,粥样硬化斑块出现了溃疡或者破裂之后,造成血小板、血液内纤维素黏附在动脉内膜上,进而生成血栓,导致血液流量不断减少[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很容易出现复发,若无法得到有效治疗,病情会出现明显进展[4]。我院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选择丁苯酞胶囊进行治疗,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就研究情况作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诊治的患者当中选择9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开展分析,本次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审批,患者的纳入标准为:一般资料完整患者、患者家属自愿入组、接受影像学检查得以确诊。此次研究中患者的排除标准为:NIHSS评分大于20分患者、精神功能障碍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合并肝肾疾病患者、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活动性出血患者、颅内占位病变患者、本研究所选药物过敏患者、无家属监护患者、一般资料不全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男性患者为26例,女性患者为21例,患者年龄为(63.4±10.7)岁,高血压32例,高脂血症30例,糖尿病15例,冠心病10例,卒中病史9例,吸烟患者16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为28例,女性患者为19例,患者年龄(64.1±10.0)岁,高血压34例,高脂血症29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9例,卒中病史10例,吸烟患者17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接受对比后无任何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方案治疗,包括血压稳定、血糖调节、降脂、抗血小板聚集、并发症预防以及神经康复、对症支持等。

实验组患者则需要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丁苯酞胶囊治疗,患者需要每日服用3次丁苯酞胶囊,每次服用2粒,在空腹状态下服用,患者需要连续接受90d治疗[5]。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后的具体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疗效可分为无效、控制以及显效,治疗总有效为控制+显效。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各项症状未出现缓解情况,部分患者病情甚至出现加重;控制: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得到一定程度控制,未出现明显进展,但患者仍未完全恢复;显效: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相关症状基本消失,患者体征等基本恢复正常。

此外,针对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包括精神症状、消化道不适以及肝功能异常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需要接受SPSS19.0软件包处理,患者的计数资料表示为n(%),接受X2检验,若相关数据对比后结果P<0.05,即为存在明显意义。

2结果

2.1患者治疗效果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n(%)

根据表2中显示的内容可知,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不良反应例数多于对照组,但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临床神经内科患者当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十分常见,该病也已经成为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伴随相关因素的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数量出现了明显增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机制相对较为复杂,临床目前多认为患者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一些炎性反应,进而诱发患者脑部缺血性损伤,并且会参与患者的脑部水肿以及脑胶质细胞增生情况[6]。因此,针对此类患者,需要选择更为科学的治疗药物。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常规治疗会从多方面入手,虽然可以较好缓解患者的相关症状,但是患者仍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等。我院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药物治疗选择丁苯酞胶囊,丁苯酞胶囊是一种新型的脑部功能保护制剂,可以通过阻断患者脑部损伤等病例情况,进而改善患者脑部组织的微循环情况,也能较好保护患者的线粒体功能。患者在服用丁苯酞胶囊之后,药物的有效成分可以对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进行抵抗,也能抑制患者的自由基,并且促进患者脑部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强,也能减少线粒体对于脑细胞色素C凋亡因子的释放量。这样一来,丁苯酞胶囊的有效成分就可以从多个角度对患者脑部半暗带细胞功能进行保护,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情况也会得到较好改善。此外,丁苯酞胶囊治疗的安全性较好,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相对较少,这对于患者的治疗而言也存在较为重要的意义。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后接受不同类型的药物治疗。在对比相关数据之后可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虽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稍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意义。从这一研究数据可以看出,丁苯酞胶囊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存在明显优势。

结语

对于患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药物治疗方式选择而言,让患者服用丁苯酞胶囊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该药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梅,蒲晓,张倩,周晓辉.丁苯酞氯化钠、脑心通胶囊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02):148-151.

[2]梁海山,肖承年,奚振华,黄鹏.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2):133-135.

[3]王建辉,桑鹏,孟繁华.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J].中国处方药,2016,14(03):44.

[4]高秉勋.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6):102.

[5]黄憗.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Ⅳ期大样本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药物评价,2015,32(01):24-27.

[6]廖晓明,郑晓云,陈石明.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03):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