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脐带护理对新生儿脐带脱落及感染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不同脐带护理对新生儿脐带脱落及感染的效果观察

崔丽牛青芳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脐带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带脱落及感染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出生的新生儿120例,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生理盐水清洁脐部,观察组采用75%酒精消毒脐部,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及感染情况。结果:两组均未出现脐部感染,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脐带脱落时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生理盐水清洁脐部相比,采用75%酒精对新生儿进行脐带消毒虽未能降低脐部感染率,但可以加快脐带脱落进程,值得广泛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护理;酒精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228-02

通常,脐带在新生儿出生后即被切断及结扎,数小时后自然干瘪,3至7日后自然脱落,2周左右后脐部自行愈合[1]。由于断脐后形成与外界相通的创面,且新生儿脐部血管与其体内相通,再加上新生儿抵抗力差,若护理不当,易造成局部感染,重者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甚至死亡。因此,如何缩短脐带脱落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一直是新生儿脐带护理工作中正待研究的问题。国内外应用于脐部护理的消毒剂种类繁多,包括酒精、洗必泰、聚维酮碘等。为分析不同脐带护理对新生儿脐带脱落及感染效果的影响,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出生的新生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出生的新生儿120例,纳入标准为:新生儿胎龄≥37周;Apgar评分≥8分;无畸形;无合并严重并发症;新生儿父母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脐带护理方法,观察组接受不干预法进行脐带护理。两组新生儿在性别,胎龄,平均住院日,平均体质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在断脐方法上无差别,均采用气门芯结扎法。

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脐带护理,即出生24小时后去除纱布,保留气门芯。用生理盐水清洁脐部,脐窝及周围皮肤,对新生儿家属进行脐带护理相关教育。

观察组采用75%酒精对新生儿进行脐部消毒,即出生24小时后去除气门芯,观察端口,应用酒精对脐带残端及脐周进行消毒,无菌纱布覆盖,包扎[2]。此后每日消毒1~2次,洗澡及大小便等污染后及时消毒,尽量穿戴柔软,宽大衣物,避免与脐带残端摩擦,增加透气性,同样对家属进行相关教育。

每天观察记录新生儿脐带,脐窝,周围皮肤及相关情况,记录脐带脱落时间,对于在院期间脐带未脱落的新生儿,出院后通过跟踪随访了解相关情况。

1.3效果观察

1.3.1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及感染情况。

1.3.2新生儿脐炎诊断标准轻度:局部皮肤轻度红肿,可伴有少量分泌物;中度:局部皮肤中度红肿,伴有分泌物,伴或不伴有全身症状;重度:脐部及其周围皮肤明显红肿,伴有大量脓性或血性分泌物及全身症状。

1.4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及感染情况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不同脐带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均未发生感染,观察组脐带脱落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脐带脱落时间比较

3.讨论

脐带是连接母体与胎儿的重要生理结构。断脐及结扎后,脐带失去血液供应,逐渐干瘪,最终脱落。在此之前,脐部常有血液及胶质分泌物残留,易导致病原菌、微生物滋生,直接进入新生儿体内,同时新生儿自身免疫力较弱,易发生感染,败血症,黄疸等。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缩短脐带脱落时间及降低感染发生率始终成为医护工作者的努力目标。但从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采用常规的脐带护理方法很大几率会延长脐带脱落时间,增大感染的几率,甚至可能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3]。常规脐带护理应用生理盐水对脐带残端进行清洁,无法抑制病原菌滋生,增大感染几率,延长脐带自然脱落过程[4]。应用75%酒精对脐带残端进行消毒,能够避免病原菌大量繁殖引发感染,促使脐带纤维化并干燥脱落,加快脐带脱落过程[5]。从本次研究中可以得出,在护理效果方面,采用酒精消毒与生理盐水清洁相比,脐带脱落时间缩短,并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实践。

2015年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皮肤护理指导原则提出应遵循WHO的脐部自然干燥法,保持脐带及其周围清洁干燥直至脱落。然而,不同地域仍存在环境,气候等差异,部分产科医护人员,产妇及家属担心减少消毒次数可能会增加脐感染的发生率[6]。因此,能否按WHO新的知道原则推行脐带护理方式,如何做好新生儿日常脐带护理,仍值得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赵静.浅析新生儿脐带晚脱落现象的原因及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8,5(8):1019-1020.

[2]张文喆.新生儿脐带结扎保护带用于脐部护理的临床观察[J].外医学研究,2011,9(36).

[3]周晖,朱珠,夏家爱,等.产后居家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脐炎干预中的效果分析及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1):1l8-119.

[4]王秋菊.改良式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脐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4):206-207.

[5]杜柯凝,宇亚娟,孙利伟,等.新生儿病房进行肠道病毒筛查的意义[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5):731-732.

[6]莫暖娇.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0):1146-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