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护理研究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COPD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护理研究体会

邓朝芳

(新疆乌苏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室新疆乌苏833300)

【摘要】目的:了解COPD并发呼吸衰竭病例行无创呼吸机通气疗法时施予舒适干预的可靠性。方法:选取65例患上COPD后于2014年11月—2017年3月进入本院呼吸科的确诊者,均并发呼吸衰竭,且以无创呼吸机通气疗法展开治疗,随机分组:甲组(n=34)行舒适干预,乙组(n=31)施予传统护理,再统计其临床指标。结果:甲组34例干预后PaO2值、PaCO2值、pH值及其SaO2值都不同程度优于乙组31例,(P<0.05)。结论:对于并发呼吸衰竭的COPD病例,施予舒适干预十分可靠、高效,推荐优先选用。

【关键词】呼吸科;COPD;无创呼吸机通气疗法;呼吸衰竭;舒适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3-0210-02

当COPD病例并发出现呼吸衰竭现象后,其病情会加重,除了要施予无创呼吸机通气疗法外,还需重视舒适干预工作的开展,以确保机体舒适性的升高,进而保障呼吸通气质量[1]。而为了解舒适干预专业措施在本院呼吸科落实水平,本次选取65例患上COPD后于2014年11月—2017年3月进入本院呼吸科的确诊者,于研究中施予分组干预,旨在完善COPD并发呼吸衰竭病例临床干预工作流程,并且促使转归、改善病情。

1.临床信息、干预方法

1.1临床信息

选取65例患上COPD后于2014年11月-2017年3月进入本院呼吸科的确诊者,均并发呼吸衰竭,随机分组。甲组共34例,46岁至91岁,均值(69.85±7.36)岁;19例(男性;55.88%)/15例(女性;44.12%);病程:0.6年至4年,均值(2.03±0.22)年。乙组共31例,44岁至90岁,均值(68.99±6.88)岁;18例(男性;58.06%)/13例(女性;41.94%);病程:0.7年至5年,均值(2.24±0.17)年,甲/乙组均以无创呼吸机通气疗法展开治疗,且其信息无临床显著性,(P>0.05)。

1.2干预方法

甲组34例行舒适干预:(1)舒适性面罩干预。治疗前,护理人员要充分介绍无创呼吸机通气疗法具体实践流程、面罩佩戴技术及配合要点等信息,在予以准确佩戴专用面罩的基础上,判断其松紧度信息,确保面罩舒适性。此外,治疗环节,护理人员还要查看面罩周围皮肤系统是否有红肿现象发生,酌情予以涂抹凡士林,以保证呼吸质量。(2)舒适性呼吸道干预。护理人员要对呼吸机工作性能及其工作状态准确判断,并了解机体呼吸水平,酌情调整其体位,并予以补充足量水分,避免其呼吸道系统出现干涸状况,此外,如果有痰液量增多现象存在,还需施予专业吸痰,以保证机体呼吸道系统处于通畅标准。(3)舒适性病情干预。治疗中,以患者临床表现及其生命体征为对象,护理人员要重视对其展开密切监测,并且对设备功能指标作专业判断,以辨别其是否有异常,一旦设备自动报警,在报予医师的同时,配合查询报警原因,并协助处理。(4)舒适性撤机干预。撤机环节,护理人员要保证动作的轻柔性,在对面罩、过滤膜等设备充分消毒的基础上,告知患者撤机后需注意的重点事项,以防其病情反复。

乙组31例施予传统护理,即了解其认知水平,施予健康指导,通过评估机体心理状况,针对性地展开心理疏导,同时重视饮食干预工作的进行。

1.3观察指标

甲/乙组病例中分别行不同干预前、后,分别对其PaO2值(动脉血氧分压)、PaCO2值(二氧化碳分压)、pH值及其SaO2值(血氧饱和度)进行综合测定、记录[2]。

1.4数据分析

统计甲/乙组病例PaO2值、PaCO2值、pH值及其SaO2值,把记录结果录入至Excel表,统一以SPSS22.0型软件对其作专业统计,并用“(x-±s)”表示,如若组内/间比对差异有临床显著性,(P<0.05)。

2.结果

甲/乙组病例中分别行不同干预前、后,其PaO2值、PaCO2值、pH值及其SaO2值如表1。

由上,甲/乙组病例中分别行不同干预前,其PaO2值、PaCO2值、pH值及其SaO2值比对结果缺乏显著性,(P>0.05);而干预后,两组病例各指标均改善,同时甲组34例临床改善水平相对优于乙组31例,(P<0.05)。

3.讨论

并发呼吸衰竭后,COPD病例疾病程度会显著上升,呼吸科多以无创呼吸机通气疗法对其治疗,该疗法在无创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均优势显著,而联合施予专业干预,则可使机体呼吸系统生理功能充分改善,同时病情转归质量也可因此得以提升[3]。

对于并发呼吸衰竭的COPD病例,在行无创呼吸机通气疗法时,施予舒适干预具有可靠性,这是由于舒适干预强调以“舒适”为干预原则,并以此为出发点,通过了解患者病情需求、治疗需求,在为其提供舒适性面罩干预、呼吸道干预、病情干预、撤机干预的基础上,确保其救、护工作流程均达到舒适性标准,不仅可以使患者临床配合度上升,而且其PaO2值、PaCO2值、pH值及其SaO2值等指标也可得以充分改善,因此对机体疾病转归、病情预后起到促进作用。本次给予甲/乙组病例中分别行不同干预后,甲组PaO2值(76.00±5.23)mmHg、PaCO2值(61.25±6.23)mmHg、pH值(7.81±0.07)及其SaO2值(94.23±4.00)%,都不同程度优于乙组病例,(P<0.05),提示舒适干预工作临床价值更为优越。

综上所述,对于并发呼吸衰竭的COPD病例,在行无创呼吸机通气疗法的同时,施予舒适干预价值显著,有助于机体呼吸功能进一步改善,以保障其病情加速转归,推荐优先选用。

【参考文献】

[1]何山,蔡萍.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1):1979-1981.

[2]卢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8):151-155.

[3]张颖,张玉榕,胡丽霞.护理干预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2):3624-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