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秦兵马俑》一课的有效作业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浅谈《秦兵马俑》一课的有效作业设计

韩叶

韩叶温州市水心小学新村校区

案例背景:

长期以来,传统的作业评价使得作业重复低效,学生终日被困“题海”之中,苦不堪言。因此,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实现作业设计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案例描述:

现在就来看我们四年级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围绕金老师执教的《秦兵马俑》一文的有效作业设计展开两次磨课过程:

案例一:

第一次试教时,金老师在课上进行了三块作业设计,分别是——

课前作业

揭题后,老师引导学生读导语,明确阅读要求,布置课前的自学作业

学生自学:1、把课文读通顺,把生字词读正确。

2、边读边想,兵马俑给你留下了的特点是什么?

3、学生自读

课中作业

在学习课文描写兵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金老师设计了三处作业——

1、自学课文第二小节,完成手上的信息卡。

A、学生自学第二小节,填写信息卡。

占地总面积----------兵马俑总数量:-----------------

一号坑面积----------一号坑长:---------------

一号坑宽-------------一号坑兵马俑数量-----------------

B、学生反馈信息卡。

2、在文中介绍兵俑类型的时候,学生充当讲解员的角色,用上老师提供的文中四字词语,进行解说三种兵俑的类型。

3、师生共同欣赏课文第8小节写兵俑个性鲜明这部分时,在学生们自读自悟感受兵马俑的的神态基础上,接着让他们充分的想象,用文中的句式去进行说话练习,再在说的基础之上设计了“有的……好象……”句式的写话练习。

课后作业

在学完整篇课文,金老师设计了一个课后的作业延伸说话练习——你现在就站在兵马俑前,你想说什么呢?

片段一分析:

【以上的三个方块的作业设计,都紧紧围绕课时目标进行设计。但是从第一次试教情况,发现课前的自学作业中由于学生没有进行充分预习,反馈情况并不令人满意。课中作业涉及面太广泛,没有真正达成导语部分的学习目标(即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体现出来),学生体会也不深刻。课后延伸作业中,教师忽略了学生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更多关注的是人文精神的理解。说话处于较被动状态,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

案例二:

经过第一次的磨课,教研组其他成员和金老师一起重新调整安排这课三块作业设计,进行了第二次磨课:

课前作业

在让学生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老师事先布置了这样的要求:

1、认真读课文,划出课文中能概括描写兵马俑特点的词句。

2、搜集有关兵马俑的神态的图片。

3、查找名人对秦兵马俑评价的话。

4、找找有关兵马俑其他类型资料。

课中作业

在学习课文描写兵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金老师也在三处作业设计的地方进行了修改:

1、快速阅读课文第二小节,完成你们手上的信息卡。

A、出示信息卡,请将它上面的信息从书中划出来。。

占地总面积----------兵马俑总数量:-----------------

一号坑面积----------一号坑长:---------------

一号坑宽-------------一号坑兵马俑数量-----------------

B、学生反馈信息卡。

(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让学生将自己前面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把第一次的填写信息改成了划找信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概括和阅读能力,提升了课堂的效率。)

2、教学兵俑类型众多部分

师:同学们,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请你们自学3——8小节,看看课文是怎么介绍兵俑的类型和神态的?

学生将自己课前预习准备的图片小组合作交流并进行展示

3、老师在和学生们欣赏课文第8小节写兵俑个性鲜明这部分时,让学生们自读自悟去感受兵马俑的的神态基础上,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去充分的想象说话学着文中的句式去进行说话练习,再在说的基础之上设计了“有的……好象……”句式的写话练习。

(由于每个学生的智能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老师的教育要善待学生的“多元智能”,要尽最大可能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同时要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延伸:

1、课后再去了解一下有关兵马俑的传奇

2、利用课文里的神态词语写一写对兵俑的印象

3、再去了解一下其他的世界文化遗产,出一期《畅游世界八大奇迹》的手抄报

在本课的第二课时再进行课后作业的交流展示

片段二分析:

【片段二中,学生的积极性明显得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明显活跃。

由此可见,整堂课设计都紧紧围绕略读课文导语目标进行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上课专注时间明显增长,课堂参与率也明显提高,学习的效果非常明显。在课中,老师娥作业设计上更多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了人的差异,有弹性地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学习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实际情况设计和选择作业。】

案例反思:

有效的作业设计,是学生学好一门学科不可缺少的实践性活动,是衡量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标准。那么该如何实现作业设计有效性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注意“新”字,体现趣味性

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儿童具备积极的心理状态,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状态的持久。如在学习四年级语文教材中《小木偶的故事》这课时,在学习小木偶的不幸遭遇时,教师可以通过四人小组走进小木偶的世界,了解小木偶的遭遇,来演演课文片段,然后说说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实践证明: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让学生演得有兴趣,而且在表演中促使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因此,教师的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并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使学生在一直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这样的作业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面向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作业设计的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有效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让学生在完成喜闻乐见的作业过程中体验成功、快乐,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

参考资料:

《江苏教育》小学教育版2010年6月

《小学语文有效作业设计案例分析》2011年3月黄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