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输电线路的冻土工程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高海拔输电线路的冻土工程问题及对策研究

陆鑫梁蕊

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810001

摘要:青藏高原地区,±4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贯穿其中,冻土及不良冻土现象直接影响到其生存环境。因冻土存在冻胀、融沉及不良冻土等现象,对于输电线路的选线定位,必须要明确冻土工程存在的问题,才能确保输电线路实现全运行。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海拔输电线路冻土工程问题与对策相关知识。

关键词:高海拔输电线路;冻土工程问题;对策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西藏、青海、天山及东北等地区,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而在我国这些地区多年冻土分布广泛,所以冻害影响输电线路工程问题备受关注。

1、高海拔输电线路冻土工程问题分析

作为一种特殊化的岩土体,相较之非冻土,冻土成分、结构、热物理与物理力学等方面有明显的特点,对输电线路会造成直接或间接性危害。在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冻土工程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1冻融性问题

作为一种土体介质,能够敏感的感受到冻土温度,地下冰资源丰富,水分迁移并发生相变变化。所以,相较之瞬时强度,冻土是会流变的,长期处于弱强度条件下,会出现融化下沉与冻胀问题。基于此种条件下,所以冻土区建造构筑物工程时,存在冻胀与融沉两大工程问题。结合冻土区输电线路实际运行情况,现阶段融沉造成的杆塔失稳现象比较少见,冻胀病害问题日益突出。比如,东北大庆110kv龙任线29号杆与220kv奇让线17号塔杆,因地基出现冻胀使得基础稳定性降低,造成倒塔及倒杆等各类安全事故。再例如1997年建成并运行的220kv海拉尔-牙克石输电线路项目,到2003年,东大泡子N29号塔灌注桩周围因发生冻胀,基础桩桩顶与铁塔出现倾斜,桩梁连接处发生开裂,对线路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例如,66kv伊图里河至阿里河段的输电线路项目,因铁塔设立于强冻胀沼泽与水位较高的山凹处,冻融反复循环,使得杆塔发生严重倾斜,基础向上突起,杆塔主材料弯曲并断裂,直接干扰到线路正常运行。所以,由输电线路损害实例可以发现,冻胀与融沉问题依然是影响其破坏的重要病害,特别是冻胀问题更为突出。

1.2铁塔基础切向变形

其是指斜坡低段输电线路铁塔基础,融冻泥石流与热融滑坍因素的影响,剪切变形发生几率比较大。而冰包裹体、固体矿物颗粒、不冻水与气体等四种不同比例的成分相互连结,冻土形成了不同冷生都早,促使冻土强度与变形有所差异。长时间处于外荷载力作用下,冻土应力出现松弛,达到一定条件后,发生衰减或费衰减蠕变,引起冰粘塑性流动与融化,向低应力区域进行迁移,重新再结晶。土壤颗粒与集合体发生位移,使得彼此间的连接性被破坏,土体结果被弱化,基础受剪出现切向变形问题。一般,斜坡与土丘基础切向变形发生几率较大,必须要表现为:(1)季节性活动层土体冻结时,基础不平衡受力切向冻胀力,导致变形。(2)冻融交替时,随着强度的持续减小,冻土活动层土体流变与长期蠕变出现变形。(3)人工开挖过程中,斜坡土体热平衡被影响,出现滑坍导致基础初选剪应力,形成变形,其可能会引起斜坡塔基出现向下位移或倾斜,必须要注意这一问题。

1.3弧垂与地面间距

相邻两导线悬挂点间,水平与导线最低点间的垂直距离就是弧垂间距。众所周知,青藏高原区域,覆冰是弧垂最大影响因素。结合不同电压等级,假若处于最大弧垂,导线与地面、建筑物、河流、树木、公路铁路及通信管道线路等之间距离有一定的要求。国家相关规定中,±400千伏高压线路与接地体间距超过1米,不良冻土区域有输电线路横跨时,因冻土层下水不急冻胀丘陵或冰锥高度达到十几米,如果其处于导线正下方,导线与地面间的安全距离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所选路径与塔基定位过程中,合理选用有效措施抵御不良冻土项目问题,提高线路施工的安全性。

1.4输电铁塔不均匀变形

±400千伏输电线路铁塔因有较大的根开,通常为8-15米,不同冻土地基上4个塔腿分别矗立着。冻土具有分异与复杂性,地段不同,其冻胀与融化特点也不同,比如厚层地下冰与活动断裂部位,如果4个塔腿位于含冰量、冻土岩性、年平均地温与岩体完整性等冻土地段,冻融特点也会明显不同,导致铁塔初选差异性冻胀与下沉融化问题,对线路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1.5杆塔档距问题

输电线路项目施工中,规定了杆塔档距要求,其正常运行过程中,为了确保纵向有较低的不平衡张力,一般档距大小悬殊不能太大。但实际施工中,青藏高原地区直流联网输电线路,多年冻土区域有较好的横跨发育,其不良冻土现象有较小的冰锥与冻胀丘等问题,跨越难度低,沼泽湿地与地下厚层冰面积比较大,为冻胀或强冻胀,杆塔档距临界与最大档距范围内,出现不良冻土,从而加大了线路档距设置压力。

2、高海拔输电线路冻土工程问题对策

由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多年冻土区域项目性质特殊,线路建设中,相较之常规非冻土其与,出现的项目问题也是不同的,使得无法用非冻土地物思路解决线路工程勘测、设计及施工,以及其它项目问题。所以,工程建设中,深入调研项目所在地地质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充分搜集多年冻土区域气象、水文及地质等数据信息,沿线多年冻土区域性质与不良冻土现象分布范围、类型、规模及严重性的研究,了解其对输电线路可能造成的病害,合理选用解决办法,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总体而言,项目建设中,要秉承“依照冻土特点、重视高原环境保护、加强保护高原人工安全作业、合理安排施工及科学选用勘探方法”等理念设计项目施工,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针对冻土特点,要尽可能做到“选高避低、选阳避阴、选干避湿、选融避冻及选裸避盖”的思路选择施工路径。高地势区域线路通过,而山坡坡脚则不适宜通过线路;线路在山坡中穿越时,通常是阳坡通过,阴坡不适宜通过;干燥且水含量小的区域通过线路,沼泽湿地区域不适宜通过;融区、冻融带与冻土区有线路穿越时,要首选融区;一般情况下,植被裸露地带适宜线路通过,植被覆盖好的区域,一般地下冰发育比较厚,不适宜线路通过。

(2)冻土区域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不在含冰量较高的冻土区域进行大规模的开挖,以防破坏植被,亦或是因热扰动造成热融滑塌与融冻泥流等问题,沼泽湿地区域不能开展项目活动。

(3)青藏高原地区有很高的海拔,气压高且氧气稀薄,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人员作业难度,所以输电线路项目建设中,对于高原作业人员,做好生理健康与安全防护是十分必要的。

(4)每年7-9月期间,青藏高原均气温处于0℃以上,适宜开展项目施工,特别是7-8月,气候比较好,因此高原地区输电线路项目施工时,必须要充分考虑高原气候、施工难以性及成功率等因素,在每年7月到初冬时节适宜进行项目施工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冻土缺乏稳定性,地下冰层厚且含冰量高,占比大,对于气候变暖有敏锐的反映、还有强烈的水热活动等,地基土冻胀与融沉问题发生几率大,冰锥、冻胀丘、地下厚冰层、热融滑塌与湖塘、冻土沼泽及融冻泥石流等不良冻土现象直接影响到其地基稳定性。另外,当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峻,使得多年冻土区地温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冻土分布规律与特点出现变化,与地温密切相关的多年冻土力学性质土体冻胀、融化压缩、冻结强度、冻结力与承载力、蠕变及冻胀力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此种情况下,输电线路项目施工中,施工难度日益增加。

参考文献

[1]刘万福,曹阳,丛日立,赵明宇,张伟东.我国高纬度多年冻土区电力杆塔常见冻害问题分析及治理措施[J].低温建筑技术,2018,40(10):119-124.

[2]王光丽.高海拔地区电网工程冻土施工技术效果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

[3]刘占,严福章,吴文祥.谈东北岛状冻土区高压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5,(29):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