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高层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柳之乔

辽宁省东港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辽宁省东港市1183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日益完善下,高层建筑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而高层建筑在城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层建筑的整体水平给国民经济带来直接的影响。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涌出,对其质量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对高层建筑开展施工中的监督管理以及其质量控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给相关人士,供以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质量控制;强度;裂缝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下,我国城市建设中使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在城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开展施工中具有一定的繁琐性,再加上工程量工序内容也较为繁琐,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建筑的整体水平不但对建筑的使用功能,住户的舒适度等方面带来影响,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和人们的人身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加大对高层建筑质量控制的力度是必要的,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一些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会致使工程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这同时也对工程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高层建筑质量问题的原因

1.1手工作业不合理

由于采取手工作业的人员没有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再加之对当前新型设备使用次数不多,致使施工中出现返工情况较为频繁,对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了影响,而且还延误了工期进度;另一方面,因为没有对原材料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原材料的存放以及堆放不能满足相关要求,致使原材料出现大量浪费的情况,对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1.2管理制度不完善

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亦或是即使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是却不能落实到实际施工中,相关人员不能严格的按照规定制度进行管理,相关人员往往违背相关制度开展施工,对这些只重视建设而不重视管理的情况都在某种程度上致使工程水平不高。

1.3安全措施不到位

相关安全负责人不能依据相关制度严格要求自己,操作人员没有加强安全意识,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违章操作的情况。组织人员又不能对这些不规范的操作第一时间进行制止并对操作员做好安全教育,这些现象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2、质量控制措施

2.1强度控制

2.1.1配比的确定

高层建筑的强度控制,实质上是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控制。而高层建筑施工有着诸多的特点,例如工程量大周期时间长等,甚至还致使混凝土出现离散的情况。因此,对混凝土做好科学的控制,能够对施工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而商品混凝土因为配合比、水灰比简单的优点,所以在相关领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然而,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为商品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对其时间不能有效地控制,生产产家往往会添加一些缓凝剂,这样就会在某种程度上促使水灰比发生变化,进而致使材料在到达施工场地后,混凝土就会出现坍塌降低的情况。为了对混凝土做好有效的控制,应当依据施工时间的出场情况来对配合比进行调整,从而符合浇筑的要求。依据各类地区市场的要求而做好相应的配比实验,确保配比情况在施工中能够第一时间进行调节。例如沙子的最大粒径应当不大于40mm,石子吸收率应当小于1.5%,而泥块的含量应当小于0.5%等。通过相关资料得知,砂率每下降2%-3%的时候,就会致使混凝土出现15%-20%的坍塌现象,而水灰比提高1%,就会致使混凝土出现5%-10%的降低率。

2.1.2强化养护制度

一般情况下,即使混凝土质量已经满足相关要求,但是因为抢工期、后期养护工作不规范等因素依然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对此,相关单位应当对大面积混凝土做好相应的养护措施,并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对现场的养护,有效落实养护措施,加大养护管理的力度。

2.2三线控制

2.2.1垂直度控制

控制垂直度,简单的说是高层建筑在施工中主要的环节之一,同时也是确保高层建筑的整体水平。一般情况下,对高层建筑的垂直度加以控制,首先需要依据相应的布置情况,确定出角柱的具体位置;其次,对角柱模板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顺着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进行立模,做好相应的支撑工作,并采取吊线法对立柱垂直度进行测量,对准模板外边线进行支撑固定;最后在拆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将四个边角柱当作基准线来开展施工,对相应的垂直度及其正面平整度加以控制。

2.2.2轴线控制

当高层建筑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和施工层一起跟上的脚手架不能较好的对外围基准点进行测量。所以,当做完校准工作以后,相关人员需要将底楼楼面当做基准,并放置一定规格的钢板。将钢板当作相应的控制点。从二楼的位置开始施工,并依据一楼钢板预埋点的位置,留出相应的方洞。并应用大线锤来对下层控制点进行详细的检测。接着相关人员采取钢卷尺亦或是经纬仪来对轴线做好相应的校正工作。对于剪力墙的浇筑来说,通常使用18毫米的胶合夹板。和内墙处采取散装组合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墙体处于平整光滑的状态。

2.3裂缝控制

所谓“放”,即在结构自由变形状态下,通过足够变形余地所采取的防止裂缝的措施。“放”的措施的设计包括设计永久性的伸缩缝、在外墙面的适当部位留下分隔缝等。施工时应做到,在砌筑填充墙接近梁底处保留一定高度,在砌筑完工的15天后再补砌挤紧;在柱、梁等变截面处应进行分层浇筑;分缝分块进行施工等。所谓“抗”,即在结构无足够的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防止裂缝措施。“抗”的措施要求在施工中,合理选择砂石级配以减少水和水泥的用量,减少泌水、收缩及水热化;使用掺合料、混凝土外加剂,避免早强高的水泥的使用,减少水泥使用量。

2.4管理控制

2.4.1建立良好的工程项目队伍

一个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在施工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一,建设方应当选择品质优秀的施工单位,必要的时候可以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从而为工程选择技术含量较高、优秀的施工队伍。施工方应当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严把质量关,不管是从管理制度还是从工艺工序来说都应该认真的对待,并对项目的安全性、工期进度做好相应的负责;第三,监理方应加大对施工监督的力度,参考相应的原始记录、统计表格等材料,对施工现场进行掌握,促使施工方可以依据图纸内容开展施工工作。

2.4.2严把材料关

施工材料在工程开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工程质量的优劣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加大质量控制的力度需要从材料的选择一直到工程竣工等一系列工程做好严格的控制,并对材料做好检查,禁止让质量不合格材料进入。在施工现场中要对关键部位的施工进行控制。例如相应的力学性能、沙石配比情况等方面,避免混凝土强度不够出现渗漏等问题的产生。

2.4.3工程分段控制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以及满足施工目标,相关单位应当从施工的前期阶段一直到结束都要对工程进行科学化的控制,并依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及其客观环境加以分析,对工程计划及其相应的进度在第一时间做好恰当的调整,并且及时的支付工程款以及材料费,确保工程可以正常的开展。

3、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控制有着诸多方面的特点,需要长时间不断努力下才能够对其质量加以控制。依据不同控制点及其施工的全过程来看,相关单位需要对每个环节做好严格的控制,从而确保工程质量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北京统筹与管理科学学会编著,丛培经主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案例精选[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方鄂华编著.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概念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陈铁华,陈凤英主编.建筑施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及应用实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