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新时代下的运维模式侯丽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智能电网新时代下的运维模式侯丽英

侯丽英马晋生

国网阳泉供电公司山西阳泉045000

摘要:人们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在当前的电网建设中,国家开始将现代的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在电网建设中进行使用,有效的提升了电网运行的智能性以及运行效率。本文就智能电网新时代下的运维模式展开探讨。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电力系统行业快速发展,过去的电力维护系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显然已不符合当下电力系统持续快速发展的新趋势,尤其是在电网系统维护的环节,相关电网领导层应该及时调整以往的管理发展模式,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促进电网维护系统的创新、稳定发展。

1智能电网概况

通常情况下,智能电网一般指电网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2智能电网新时代下的运维模式

(1)引入“常白班”工作模式。某公司以750kVWB变电站为试点,引入智能运检管控系统,该系统结合了三维可视化系统、大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智能化分析管控系统。目前在变电运维岗位上引进“常白班”的工作模式。之前WB变电站为“倒班制”,7名运维人员为一值,共设2值,每5天一轮班。这种“倒班制”存在制度上的先天缺陷:变电站内的工作由当值的值班人员全权负责,导致一人身兼数职,工作质量不高;每次交接班都会耗费较多时间,但是交接效率较低,接班人员不能完全掌握交班人员上班期间的工作情况,容易造成遗漏等问题。现使用智能运检管控系统后,某公司2~3人为“倒班制”,再设2人为“常白班”模式。以变电站内SF6设备油位压力抄录为例,WB变电站共有SF6表记420块,每天都需要2名值班员现场抄录,每次抄录需花费约3h15min。使用智能运检管控系统后,可以直接将油位变化信息传送至系统中。如发现油位异常变化,可以通过在公司总部的三维可视化系统对油位进行确认。(2)优化“智能巡检”模式。目前,某公司变电站陆续安装了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可以承担部分红外测温、设备油位压力巡视等工作。同时,变电站后台监控系统可对设备部分运行工况进行监视。因此,结合现场自动化、智能设备的运行情况,对现场设备巡视项目进行了区分,分为可由智能巡检机器人巡视及后台监控机能自动告警设备巡视项目可放大巡视周期,对于电压互感器、套管油位等无法通过自动化告警实现监视的设备列入重点人工巡视设备项目。利用巡检机器人站内实现了对设备缺陷进行及时预警,提升变电站集中监控水平和应急响应速度。通过装设高清摄像头,使用智能巡检机器人和无人机等科技手段打造智能巡检系统,定期、不定期对设备进行全方位巡检,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异常进行告警提示,实时掌握设备运行工况。

3智能电网新时代下的运维模式提升策略

3.1加强运维一体化具体建设方案

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加强各个部门之间实时的沟通与交流,彼此合作统一的开展具体的运维工作,还要注意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监督,确保整体运维工作的顺利进行。下面提供三种建设方案:(1)加强对运行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更了解维护工作与检修工作,可以将部门内部的运行人员和维护人员分为A、B两组进行定向培训,促使运行人员开展一些检修工作,提高运行人员的工作效率,但这个方案容易导致检修人员工作减少。(2)加强对检修人员的运行培训,运行人员工作的时候组织检修人员进行现场学习,并让检修人员负责开展现场的安全与保障工作,同时对设备进行检查与验收,这个方案利于节约运维成本,但是不利于相关人员界定自身职责。(3)对所有运行和维护检修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学习其他工种的专业化内容并进行考核,全面提高相关技能,实现员工个人运维一体化。促使每个运维员工都掌握运行、检修以及维护的专业知识,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来应对高强度的运维劳动,并能安全的进行运维工作。

3.2合理分配职责,提升配电运维管理水平

建立公正健全的岗位评审规则,敬重职工的工作效果。在智能电网运维一体化的管控中需要大批优越的人才加入,在前方与后台的职工都需要具备很强的工作技能。所以,加强工作职工的培训和重视职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实施进行程序当中,首要条件就是工作职工一定要具备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对维护人员的工作作风与工作技能管理层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去重视,只有加强维护职工的培训,促使他们在以后的发展中展现出自身的技能,积极地进入到配电运维一体化上来,才会推动运维一体化更好的发展。管理层领导应该重视合理地调整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以免造成额外的耗费。

3.3降低电网线路损耗

电网在输电过程中产生的线路损耗是供电公司经营的主要支出之一,可以衡量公司的实际经营效益。配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一般较低,且导线的横截面小,常造成较大的运行损耗,增加输电企业的经营支出。在供电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对配电线路的线损进行优化,降低线路使用支出是提升供电企业的经营效益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理论计算之中,配电线路的最佳线损率可以保证供电网络的运行损耗最低,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之中配电线路的优化调整难以达到理论水平,因此,在实际的供电网络优化过程中,供电技术人员会采取一定的技术改善手段降低线路的理论线损率,提升供电网络的运行经济性。针对电网线路损耗的问题,网络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用电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供电方案,在提升用户的使用质量的同时,优化线路损耗情况,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优化电力资源分配合理性。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发现线路损耗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进而对电网运行方式进行调整,减少运营成本。

3.4立足智能化运检管理,提升运检技术精益化

在智能运检管控系统辅助下运维、检修人员具备“一岗多能”,工作人员既掌握检修专业知识又熟悉变电运维专业知识,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大幅度提高。现有的运、检独立运作模式下,运维人员不允许参与检修作业,而检修人员也不允许参与运维业务,必然导致人员浪费和效率不高。实施变电运检一体,有利于人员、车辆和装备等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的集约化管理。运检一体生产模式下,工作许可、验收、终结环节运维与检修人员之间互相等待时间得到充分压缩,设备“停役、工作、验收、复役”无缝衔接,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相对传统作业模式,运检一体由于运维和检修职责的统一,变电站的工作可以在更小的范围内协调安排,实现在变电运维站内部闭环管理,在工作计划编排、消缺和紧急事故处理等业务方面,工作效率有较大提升。缺陷流程及应急响应更快。运检一体模式下,由于人员掌握了运、检一体技能后,缺陷处理和事故应急响应的能力更强、效率更高,特别是在倒闸操作中如遇设备无法操作等异常和紧急缺陷时,可以立即处理,提高倒闸操作效率和应急响应速度。

结语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电系统的智能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可提升企事业单位的整体智能化水平。智能电网配电运维管理人员应该创造合理的施工作业方案,加强维护人员专业技术的培养与管理,明确各项奖惩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智能电网配电运维管理建设工作正常运转,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强.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7,24(6):226.

[2]张文艳.电力企业如何做好信息安全工作[J].东北电力技术,2010(1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