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梁式抽油机系统效率优化提升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游梁式抽油机系统效率优化提升对策

林秀丽王丽君赵培杰

摘要:游梁式抽油机在抽油机中处于主导地位,同时,它的能耗在采油成本中也占据较大的比重,因此要注重对游梁式抽油机节能技术与方法实施改进,降低油田能源消耗。另外,油田采油工作环境条件复杂恶劣,且抽油机要带动抽油杆上下往复运动换向数万次,承受巨大的载荷,抽油机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至关重要。注重井下工作与地面工作,完善优化整个系统,才能保证抽油机的平衡,提高系统效率以保证油田开采质量。

关键词:抽油机;系统效率;功率利用率;稳定性;参数优化

在油田采油作业中,游梁式抽油机的效率跟据油田的产油量、生产参数、系统负载率以及油井举升高度决定,分析游梁式抽油机系统能耗高的原因,针对关键性问题提出对策措施,提高系统效率、降低系统能耗。

1游梁式抽油机系统能耗高原因

1.1电机功率利用率不匹配

经济负载率指电机效率最高时的负载率,在实际情况下,油田采油工作中相关系统器械难以保持高效率,一般来说,电机的负载率在76%~100%,属于电机的正常负载率。但抽油机负载率周期不固定,伴有极强的波动性,若负载率低,电机效率也会降低,进而影响抽油机系统效率。另一方面,抽油机通常采用异步电机,且抽油机的启动是带载启动,存在巨大的惯性矩,由上下固定点启动,但抽油机是以转矩运行,致使最大扭矩之间的能耗,同时,在电机的选择上,考虑到油井生产的不同,选择功率大的电动机,加剧能量的消耗。

1.2抽油机的平衡

抽油机需要保持平衡才能在电机工作时电流波动稳定,避免电机功率出现负值现象,减少不必要的耗电,但抽油机在工作中难以保持平衡,同时,电机的变动损耗为抽油机主要的能量消耗,且在传输过程中产生固定消耗,电机不能有效调整就会失去平衡,加大电流的波动程度,增加能源的消耗。再者,游梁式抽油机工作过程为上冲程与下冲程,上冲程悬点载荷为油液与抽油杆的重力与惯性力,下冲程悬点载荷为抽油杆的重力与惯性力,因此,工作悬点载荷的变化浮动增大,产生周期性波动载荷,进而引发电机输出端负载与冲击载荷,导致大量的电能消耗。

1.3电机参数不合理

电机参数是否合理影响抽油机井的能量消耗大小。具体的抽油机井生产参数由冲程冲速、沉没度和油泵的泵径构成,电机参数合理,节能效率高。若油井供液不足,会使抽油机系统负载率波动变大,降低工作效率。

1.4井下泵的效率低

井下泵的低效率也会使抽油机系统产生能量消耗,在实际工作总结与研究中发现,导致井下泵效率低的第一个原因是地面拖动设施不合理,再加上电机功率利用率低,产生井下泵效率低。第二个原因是油田地下油层的发育差且供液能力差,进而产能也差,同时,抽油机冲程冲次利用率低。第三个原因是井下工具的结构安排、尺寸强度以及组合方式的不合理,加剧能耗的增加,加上对抽油井管理的疏忽,使机井达不到有效功率。第四个原因是井下泵的低效率也会受井斜、井筒流体的组分与物性。

1.5传送带的能量消耗

油田采油工作量巨大,整个过程需要协调有序进行才能保证最终的工作质量与成效,因此,除了电机损耗加大抽油机能量损耗外,传送带的能量损耗与其他流程的问题都会对抽油机的效率造成影响。

2降低系统能耗的对策措施

2.1优化抽油机井装机功率

电机功率的利用率在采油工作中效率极低,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时间的工作,产生的不确定因素影响,抽油机负载时刻交换,波动幅度大,使机器长时间过载工作运行,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电机的合理区间在30%~60%,若电机利用率提高10%,效率就会提高5%,但是一旦利用率到60%,电机就会产生过载现象,科学合理地将电机利用率设置40%,就能在保证机器高效运行的同时,也保证电机的使用寿命。

2.2优化游梁式抽油机平衡方式,提升抽油机平衡度

(1)采用异相型游梁式抽油机,异相型抽油机有一个平衡相位角,即曲柄平衡块中心线与曲柄对称中心线的偏离角度,能将抽油机下死点对应曲柄位置滞后一个相位角,并且以井口在右侧为准,顺时针旋转,使曲柄轴的输出扭矩曲线呈平缓状态,由此降低电机的输入功率,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2)游梁式抽油机在负荷情况下处于一种冲击性周期变更,启动的扭矩变大,冲速过程中负载波动大,要注重为抽油机提供强大动力设备的电机实施改造,利用抽油机专用电机,如稀土永磁电机、超高转差率电机,能提供启动所需要的转矩,同时,也能有效降低装机功率,提升电机的效率与功率。(3)采用双驴头抽油机,优化4连杆机构,利用柔性连接部件,使运行抽油机的扭矩变化与抽油机的负荷曲线趋向一致,减少扭矩过大产生的高能量消耗,合理使用变距平衡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2.3提升井下抽油泵效率

(1)系统实施优化,强化系统的机械效率,确保抽油机载荷率在60%~80%,注重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动机效率的提高。采用平均功率法,调节平衡技术,提升传送过程中的效率,要注意对设备的管理,对已损坏的皮带及时更换,再依据抽油机的具体特点与采油过程中的特点,合理把握皮带的松紧程度。(2)合理化沉没度与工作方式,对气体能量合理管理与利用,不断改进创新,对泵结构实施优化,提高泵的能效与防腐蚀能力,适应复杂的环境。

(3)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抽停,合理控制间歇生产。(4)对杆管的弹性损耗进行控制,合理协调供采,优化动力配置,调整参数。(5)注重日常对机采系统的维护与管理,机器要定期清理清洁,具体方式可利用加药加热洗,降低抽油机负荷与油井的工作耗电量,还可采用对井口回压套压控制减少提升机采系统效率,注重对原因的发掘与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

(6)根据实际情况对抽油机的平衡进行调整,保证机采机械效率的提高。要对抽油机的平衡实施严格监控;根据不同油井状态与特点,选用与实际相符合的电机,达到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减少功能的损耗。要注意对实际操作工作的指导,培养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换机工作要有明确的流程与专业化的指导,若电机负载率低就调大,电机的负载率高就依据实际调小,科学合理控制能耗,提高机采机械效率,进而提高整个油田采油工作效率。有关工作人员也要注重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强化对抽油机保养与调整,优化最终效率[9]。

2.4优化抽油机井生产参数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需要各个环节的把控与加强,任何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对最终的采油成效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对于抽油机井的机、杆、泵要依据油田特征选择型号与性能,既保证质量,又保证能源的节约,同时,还要注重对工作参数的整合优化,在坚持高系统效率与供排协调的前提下,对油井的投产与井况改善采取有效措施,适当采取其他增产措施。通过实践试验与研究,参数较大的井,就要合理下调冲程以及冲程参数,调整油井沉没度,增加泵挂深度,再对井实施平衡调整,在不断的改善与调整中,促使抽油机井达到实际需要的平衡,优化生产参数,单井产量不会发生大幅度下降,抽油机整体效率大大提升。利用参数优化提升抽油机系统效率,投入资金少、见效快、节约成本。

3结束语

油田开采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应重视是能源消耗增大,每个环节都相互联系,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最终的质量与效率,在抽油作业中,虽然抽油机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但对采油系统节能有极大的影响,游梁式抽油机要保证能源的节约,就要强化平衡管理,注重提升油泵效率,优化管理监督,有效降低能耗,提高采油系统效率。

参考文献

[1]呼思杰,李晗,何冬青.常规游梁式抽油机自动平衡改造方案及节能原理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3(12):67-68.

[2]王义龙,赵海森,詹阳.用于游梁式抽油机电动机系统能耗分析的实用模型[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26(13):24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