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浅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作文教学浅见

纪清尚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六中学266112

语文作文一直以其清瘦而孤独的身影残喘在语文课程中。学生面对作文,写作时“皱着眉头,咬着笔头”,写完后“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批完后更是“几家欢喜多家愁”。究其原因:

一、强调学生个性与考场作文之间的矛盾

考场作文狭隘和功利的评价阻碍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作为语文教师一直跟学生强调“为文,为情而文”,强调“言由心生”,而在实际考场作文中又总是用统一的标准,类似于“文字狱”的严苛去要求学生,动辄扣上了一顶“思想不积极”、“主题不健康”的大帽子,得分了了。学生只能被这种标准牵着鼻子走,写一些思想被束缚的话。所谓的考场作文中“思想不积极”、“主题不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往往是社会共性价值观。比如,写母爱总要布满光辉和伟大,写妈妈嗜赌成性肯定不行了,于是当面对母爱的题目时,学生也只能无奈地给自己想象一个“妈”了。这种社会共性价值观或者教师个人价值观直接导致了学生在作文中“喊口号”、“假大空”,时间一长,面对作文只能“胡编乱造”、“千人一面”。于是在考场作文中,写妈妈总是“略带银丝”、喜欢吃鱼头、带病做饭,一切旧时代的劳苦大众的母亲形象都可以在学生作文中找得到,丝毫找不到那位青春靓丽、气质优雅的“真妈妈”的影子了。

二、强调写作技法与自由叙述之间的矛盾

作文需要技法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技法绝不是作文的重要因素。当教师们对作文技法大讲而特讲的时候,学生们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被写作技法的条条框框所牵绊,被束缚在一个写作的牢笼中,想要再跳出来,难度就大了。更可怕的是,教师评价作文时一直坚持从这些所谓的技法入手,面对新颖或另类的作文呈现形式无法给予客观准确的评价,久而久之,学生作文形成了固定的写作思路,难有自我发挥的余地了。这也直接导致了在考场上看到一篇篇作文,总感觉“似曾相识燕归来”。试想,没有自由飞翔的思绪,缺少天马行空的想象,缺乏生活气息的浸润,哪有汪洋肆意的文字,哪来夺人眼球的佳作?

我一直感觉作文就像“三无产品”:无可操作性强的理论体系,无科学的评价体系,无专门的课程体系。当然,我并不否认有课程标准的指导和许多专家教师的潜心研究成果,只是仍未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的理论体系,有一些理论晦涩难懂,连教师都说不清道不明;有一些新名词更只是在理论的天空上打雷,却很少在实践的土壤上下雨;有一些理论操作性较强,却又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在评价作文时也只能按照传统的标准或者教师个人的喜好较随意地评价了。至于开设专门的阅读和作文课程就更是“天方夜谭”了,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和农村学校,课程标准要求的几百万的阅读量能达到的凤毛麟角。个别乡村学校,囿于各种原因,连两周一次的作文教学都保证不了,何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由此也导致了三种现象——学生不愿写、教师不愿教、学生不会写,让各学段语文教师苦不堪言,用钱梦龙先生的话讲就是“带着镣铐跳舞”。那么如何带着镣铐跳出优美的舞姿?个人从如下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1.如何从“怕写”到“不怕”。

(1)语文老师要让学生一见钟情。“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语文教师是最需要有个人独特魅力的,每一个语文老师刚接新生都要有一种“仪式感”,以一种最佳的状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或满腹经纶,或幽默诙谐,或和蔼可亲,或多才多艺,力争展现出自己最佳的一面,让学生一见钟情,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打下情感基础。

(2)注重第一次习作。一定要把学生升级或升学考试的作文再在规定时间内写一遍,先摸清学情,看看每个学生的作文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分析学生在作文上的共性问题,为将来分类指导、教师面批和学生自批作文打下基础。

(3)注重培养读书的习惯。教育家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程氏家塾》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至于怎么培养,方法太多了,不再赘言。个人感觉,教师首先要喜欢读书才能有说服力。

(4)教师要写下水文。教师喜欢读书,孩子才可能喜欢读书;同样,教师写作也对学生有很好的濡染作用。写下水文,不一定给学生看,但只有下“水”才知“水的深浅”,对如何指导学生才会有深刻的体会,指导起来就更趋于合理,避免“纸上谈兵”。

2.从“不愿写”到“愿意写”。

(1)注重活动引领。可开展和语言文字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读书交流、诗歌诵读等等,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在语言文字中获得快乐。比如“我给自己改名字”、“我给学校起名字”、“本班新闻联播”等都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快乐在语言文字中。

(2)注重面批和学生自助互批。个人认为面批的作用大于其他批改方式,在面批中聆听学生的写作意图、写作思路,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再进行自助互批,互相借鉴和修改,这比教师打一个分数或者写上诸如“选材不当”、“语言不流畅”、“你真是太棒了”等评语效果要好很多。一味的教师批阅往往会把教师自己的认知规律和价值体系强加给学生,而学生也会在教师的“谆谆教导”中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迎合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的思想成为了教师的跑马场。

(3)注重作文序列化训练,诸如开头、结尾、选材、立意等。要创新训练活动,写作理论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激情的点燃。比如训练结尾,我把诸多课文的结尾排列组合,让学生分析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然后进行练习;而训练开头的时候,我就找一篇没有开头的范文进行开头创作,这样学生颇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