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MR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

吕良深王金屏廖云何健

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547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胎盘植入临床诊断中,MR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临床可疑诊断胎盘植入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R扫描仪对体部线圈进行扫描,增强常规MRI诊断有困难患者的扫描。结果:通过观察发现,胎盘黏连患者为7例,胎盘滞留患者为3例,胎盘植入患者为8例,胎盘穿透患者为2例。经MR诊断确诊患者为18例,诊断符合率为90%。结论:MR在胎盘植入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胎盘;MR;诊断;价值

胎盘植入作为产科最危险的重症,其严重威胁者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在临床治疗中,由于胎盘植入的深度与范围不同,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也各不相同。因此,为科学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降低产妇并发症,提高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率十分必要。就目前来讲,虽然超声检查应用十分广泛,但在胎盘植入诊断中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然而,有研究者提出,MR在胎盘植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现将MR实际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临床可疑诊断胎盘植入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流产病史,年龄为17~33岁,均龄为(27.30.6)岁,孕周为23~40周。

1.2诊断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采用美国GEHDe1.5TMR扫描仪对体部线圈进行扫描,给予常规(参数为14ms,TR550ms)、抑脂序列(参数为70ms,TR2500ms)和(参数为87ms,TR4000ms),FOV为3638,扫描矩阵为256256,层厚、层间距分别为3mm、1.0mm,激励次数为4。增强常规MRI诊断有困难患者的扫描。

1.3诊断标准

(1)粘连性胎盘:子宫结合带不规则、模糊或中断,厚度无显著变化,子宫肌层信号良好。

(2)穿透性胎盘:胎盘超出子宫轮廓线以外,子宫肌层信号消失。

(3)植入性胎盘:子宫肌层厚度明显变薄,子宫肌层局部和子宫结合带信号中断;可见信号不规则或高信号胎盘侵入,且血管影可穿过肌层。

1.4图像分析

由放射科资深医师在磁共振图像中对患者胎盘的信号强度、形态、位置等相关因素进行仔细观察,并详细记录相关的数据,以准确判断胎盘植入的深度与范围。

2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胎盘黏连患者为7例,胎盘滞留患者为3例,胎盘植入患者为8例,胎盘穿透患者为2例。经MR诊断确诊患者为18例,诊断符合率为90%。10例胎盘植入及穿透患者的MR表现为:(1)子宫内膜厚度变薄,且局部模糊;(2)子宫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大;(3)病灶突入肌层,使得肌层厚度明显变薄;(4)多为低信号,为混杂的高低信号;(5)病灶在增强扫描后的边缘强化更为显著。MR检查胎盘植入的阴性预测值为80%(8/10)、阳性预测值为90%(9/10),而检查的特异性为80%(8/10)、敏感性90%(9/10)、准确性为90(18/20)。

3讨论

作为产妇产后出血、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胎盘植入的发病原理是胎盘组织内部出现异常的侵袭性种植,使得绒毛组织直接侵入子宫肌层[2]。胎盘植入虽然在产科很少见,但在产前难以诊断,进而给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且致死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剖宫产和人工流产率的不断上升,胎盘植入的发病率也日益增加[3]。但是,到目前为止,在产前对于胎盘植入的正确诊断率依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提高早期诊断率,对于减少产妇产后大出血危险、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存质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病理学中,依据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的厚度,胎盘植入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即粘连性胎盘、穿透性胎盘和植入性胎盘[4]。根据胎盘植入治疗原则,药物和保守治疗更有助于治疗胎盘滞留或黏连患者。然而,对于胎盘植入或穿透患者,应根据其具体病情相应的子宫切除术。因此,准确诊断患者的病情直接影响者患者治疗治疗方式的选择。为更好的分析MR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除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等临床综合诊断外,还通过采用电话和家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

MR具有可重复性好、大视野、无辐射影响损害、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和多角度成像等优势,在胎盘植入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5]。在子宫肌层结构较为清楚且较厚时,可明确观察到植入性胎盘的征象,因此在临床中基本可明确诊断,且诊断符合率较高。但是,妊娠晚期的子宫肌层较薄,植入性胎盘和粘连性胎盘的直接征象难以分辨,其他辅助间接征象均可能出现。因此,该时期很难判断胎盘是否侵入肌层,对于植入性胎盘和粘连性胎盘也就难以区分。对于穿透性胎盘和植入性胎盘的诊断,在临床中往往是先确诊植入性胎盘,进而在图像中仔细观察患者子宫浆膜层的完整性和光滑度。若观察到胎盘已穿透子宫壁浆膜层,且其边缘组织明显受侵时,则可确诊患者植入胎盘的类型。本研究选取的20例患者均属于胎盘植入疑似患者,经相关检查均具有胎盘植入临床症状和高危因素。作为当前胎盘植入诊断的常用检查方法,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可重复性好、检查费用低和能较好地反应胎盘血流的变化情况等优势。但是,就目前来讲,医学界尚未对该种检查方式的植入声像图特征和诊断标准进行统一。然而,MR不仅可多面成像,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而且还可明确显示胎盘的边缘。本研究结果显示,经MR诊断,胎盘黏连患者为7例,胎盘滞留患者为3例,胎盘植入患者为8例,胎盘穿透患者为2例。经MR诊断确诊患者为18例,诊断符合率为90%。由此可知,MR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MR检查能够更为准确的判断肌层侵入程度,有助于提高胎盘植入的诊断率,正确诊断胎盘植入的深度与范围,进而有效判断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尽可能避免产妇产后大出血情况的发生,确保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因此,MR检查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凌人男,马捷,饶梓彬,朱进.MR在产后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12:1996-1999.

[2]李钦海,陈光玉.磁共振在诊断妊娠胎盘植入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6,08:997-998.

[3]郑彩霞,黄刚强,孙炎平.磁共振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6,18:102-105.

[4]王素华,沙文琼.磁共振在诊断妊娠胎盘植入的临床意义[J].广西医学,2014,01:122-123.

[5]张蓓,王卓,童岚,王继萍.磁共振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02:34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