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肢体感染的护理

/ 2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肢体感染的护理

王涛

王涛(辽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6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7-0305-02

外伤导致多发骨折合并大面积创面感染的患者治疗十分棘手,患者痛苦,经济费用高。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是治疗软组织创面及体腔感染的一种新方法。我科自2008年8月至2009年5月对11例骨折合并肢体软组织创面感染的患者采用VSD技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病人,男8例,女3例;年龄23-56岁,平均35.2岁。全部为外伤后或外院手术后所致的感染性创面。其中5例为骨外露创面,胫骨4例,足跟3例;骶骨压迫性溃疡2例,腰部肿物破溃感染1例,大腿皮肤脱套伤坏死感染1例,腕部爆炸伤肌腱外露1例。

1.2方法手术分两次或多次进行,术前创面分泌物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第一次手术行感染创面清创术,有骨外露者,在外露皮质骨表面钻孔数个,以期长出新鲜的肉芽组织。在伤口表面覆盖VSD敷料,半透生物膜封闭。术后硅胶引流管连接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负压维持20~40kPa,持续24小时吸引7~10天。期间每日可于连接管中逆行注入有效抗生素,浸泡创面10-15分钟或生理盐水冲洗创面。7~10天后去掉VSD行第二次手术,应用游离植皮或组织瓣移植覆盖创面。如感染未有效控制或肉芽组织不新鲜,则再次清创后VSD覆盖,直至创面条件允许。

1.3结果本组平均负压引流治疗时间是22.7天。软组织创面1-4次VSD覆盖后,生长出清洁颗粒状新鲜肉芽组织,成为软组织覆盖的理想创面。骨外露及肌腱外露创面经2-4次VSD覆盖后,从骨孔道中及肌腱周围长出新鲜的肉芽组织,经游离植皮缩小创面,最后皮瓣移植创面成功闭合。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患者大多是急性创伤,突然面对严重损伤的大面积创面,情绪极为恐惧、担心肢体功能能否恢复、有否影响美观、医疗费用等,因此在护理中我们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及感觉,对患者详细介绍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感染创面的原理、方法以及对创面愈合的优点,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及思想压力。

2.1.2术区皮肤准备按骨科常规要求进行准备。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状况的观察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注意体温的变化,若体温持续升高,则提示创面引流无效或有感染加重的趋势。

2.2.2肢体护理

将患肢置于功能位,合并骨折的患者做好骨折固定,注意观察肢端血液循运、肤温、肤色、感觉及指、趾活动等,夹板或石膏固定的骨突部位,防止压疮的形成,观察有无脂肪栓塞、挤压综合征的并发症。

2.2.3负压吸引及引流管的护理

(1)根据医嘱调节负压吸引的压力,一般持续负压在20~40kPa左右,保持负压吸引有效。

(2)每日更换吸引瓶一次,更换步骤依次:用血管钳夹住靠近伤口侧的引流管,关闭负压,更换吸引瓶,调好中心负压,松开止血钳。

(3)密切观察引流管的畅通情况,VSD敷料是否瘪陷,引流管管形是否存在,触摸时有硬实感,并注意观察引出液的性质和量,准确记录,引流瓶超过1/2时及时倾倒。如果瘪陷的VSD出现膨胀,薄膜下出现积液,提示负压失效,应立即处理。如果发现有大量新鲜血液被吸出时,应立即停止负压吸引,通知医生,仔细检查创面是否有活动性出血。

(4)抗生素逆行冲洗创面时应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注意冲入及负压吸引引出的量,保证入出平衡。

(5)压迫的部位,如背部、骶尾部等处,经常更换患者体位,防止VSD敷料的引流管被压迫或折叠,维持皮瓣正常的血液循环。加强翻身,每次翻身2~3人协助,共同完成,避免拖、拉、拽等动作。

2.2.4疼痛的观察与护理

了解疼痛的性质、程度,如疼痛未减轻反而加重,应考虑有感染加重的可能或负压值过大,应及时给予处理。慢性疼痛的减轻、对创面愈合有积极作用,正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国外正将疼痛的调查结果客观合理的量化。护士应与患者建立密切的联系,帮助患者正确的评估疼痛的水平,了解其影响因素。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向患者推荐有益的报刊,分散其注意力,必要时给予一定量的镇痛药。

2.2.5营养的观察与护理

改善全身情况,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促进创面愈合。少食多餐,多摄取高蛋白(如牛奶、瘦肉、海鲜、豆制品等),多吃水果与蔬菜,注意补充维生素以及一些微量元素。

2.2.6功能锻炼

肢体功能的恢复是护理的重要任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尽快指导,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无骨折的患者尽快早期下地活动,指导下肢骨折患者做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及踝关节屈伸活动,上肢骨折者做握拳、手指屈伸活动、腕关节作轻度背伸和提肩活动,锻炼的次数由少到多,幅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根据损伤修复、治疗效果的变化、患者自我感觉进行指导运动量增加多少及运动方式的变换调整。做到即不影响VSD,又不耽误肢体的恢复。

3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可以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为创面覆盖提供良好的条件。相对于传统治疗,VSD技术减少机体对毒性产物的重吸收,在促进创面愈合过程中,减少患者痛苦,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量,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减少创面愈合时间,减少综合医疗费用,在急慢性感染性创面以及软组织缺损、骨和肌腱外露的修复上有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是现代外科技术中,治疗各种软组织创面的革命性进展。

参考文献

[1]赵万秋,钱火红.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的应用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