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康唑治疗指甲真菌病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氟康唑治疗指甲真菌病疗效观察

范振国

范振国

(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区建宁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15)

【中图分类号】R9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206-01

为了解氟康唑治疗指甲真菌病的疗效,我中心对2002年3月-2004年3月间治疗的42例指甲真菌感染患者进行了总结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病例选择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凡临床症状典型和真菌镜检阳性的指甲真菌病患者,入选患者42例,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45.5岁(16-68岁),病期2个月-20年,病甲表现为:远端侧位型19例(45.2%),全甲破坏型23例(54.8%)。共分离出病原菌18株(43.8%),其中皮肤癣菌12株(均为红色毛癣菌),念珠菌3株(近平滑念珠菌2株,其它念珠菌1株),其它真菌3株(青霉1株,曲霉、暗色真菌各1株)。

1.2排除标准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半个月内外用过抗真菌药物者;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同时应用巴比妥、香豆素抗凝剂或口服降糖药者;对咪唑类抗真菌药物过敏者。

1.3治疗方法: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剂量为150mg/周及300mg/周。总疗程12-16周。

2疗效观察与评价

2.1疗效观察

选择损害最重的指甲为靶甲,用尺子测量病甲长度(mm)。在治疗前、治疗开始后的第4、8、12、16、24、36周分别对靶甲进行观察。真菌学观察:治疗前真菌镜检全部阳性,复诊时作真菌镜检。详细记录患者服药后的任何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2.2疗效评价

以靶甲判断疗效,分别于治疗开始后的12、16、24、36周进行评价。按新甲长出长度的百分率来进行评价,新甲长出长度(%)=(治疗后未受累甲长度-治疗前未受累甲长度)/实际甲板长度×100%。病甲完全消退为痊愈;病甲消退60%为显效;病甲消退20%-59%为好转;病甲消退<20%为无效。痊愈与显效病例数合计为有效病例,计算临床有效率。真菌学疗效评价:按真菌镜检结果,计算真菌镜检阴转率。2.3统计学检验: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及疗效评价。

2.4结果

42例患者32例完成全部临床治疗,其中150mg组14例,300mg组18例(见附表1)

3讨论

现研究表明:服用氟康唑第2周即可以在手足甲板中测到其药物浓度,指甲中浓度高于趾甲,健康甲板中浓度高于患病甲板。2周以后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平稳,而在甲板中的浓度逐渐升高达到稳定浓度,此时指甲中浓度与趾甲相近,均与剂量呈正相关。停药后甲板中药物浓度缓慢下降,停药后4个月和停药后6个月仍可以在指趾甲板中测到氟康唑,而在停药后6个月指甲中已测不到氟康唑。

Drake等采用随机双盲研究比较了每周口服氟康唑150mg、300mg、450mg治疗指甲真菌病疗效,结果显示:随着氟康唑剂量的增加,疗效有增强的趋势,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本试验采用150mg/周、300mg/周剂量的氟康唑治疗指甲真菌病,在第16周、24周、36周时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1.4%、77.8%:92.2%、83.3%;85.7%、83.3%。临床有效率和真菌镜检阴转率均分别为100.0%、94.4%;100.0%、88.9%;85.7%、83.3%。两组之间临床和真菌学疗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本研究显示,在停药5个月时,疗效有所减退,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因本样本量小,还需扩大样本进一步证实不同总剂量氟康唑治疗指甲真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附表1患者治疗后临床真菌学疗效评估

参考文献

[1]SavinRC,DrakeL,BabelD,etal,Pharmacokineticsofthreeonce-weeklydosagesoffluconazole(150,300,or450mg)indistalsubungualonychomycosisofthefingernail[J].JAmAcadDermatol,1998,38(6pt2):S110-116

[2]RichP,ScherRK,BrenemanD,etal.Pharmacokineticsofthreedosesofonce-weeklyfluconazole(150,300,450mg)indistalsubungulonychomycosisofthetoenail[J].JAmAcandDermatol,1998,38(6pt2):S103-109

[3]DrakeL,BabelD,StewartDM,etal.Once-weeklyfluconazole(150,300,or450mg)inthetreatmentofdistalsubungualonychomycosisofthefingernail[J].JAmAcadDermatol,1998,38(6pt2):S8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