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学生英语听力的因素与提高英语听力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影响中学生英语听力的因素与提高英语听力的方法

李雪勤

李雪勤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听是人类言语交际方式之一,在社会发展日益信息化,国际化的今天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始终为人们所关注。同时,尽快提高学习者的听力水平也是帮助其快速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途径。在英语教学的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中,听力排在首位,也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的一个难点。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中学生听力理解的能力尤为重要。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影响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因素很多,如生词的多少、句子结构的难易、对所听内容的知识储备情况、语速的快慢、语音语调的变化、连读、弱读等朗读技巧的运用以及对其文化背景的了解等。根据对这些干扰因素的分析,我总结出了一些提高英语听力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词汇量对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些学生尽管拥有一定的词汇量,然而对所学词汇的掌握不够全面,对所学的口语情境不够重视,因而常常对听力原文中出现的短语、成语、口语习惯用语等无法理解而跟不上听力的节奏,影响了对所听内容的理解。同时,许多学生对说英语国家的人们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了解甚少,缺乏逻辑思维与合理的情境反应,也造成了听不明白的现象。

二、提高学生的发音

语音障碍是在英语听力中一个常见的问题。由于态度不认真,或是一些不好的习惯,有些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就没有掌握单词的准确发音,与规范英语发音偏离,导致听力障碍。也有些学生受本土方言的影响,发音过重或部分音发不准确而导致听力障碍。准确地道的英语发音能帮助学习者很容易的抓住所听内容的大体信息。反之则会影响对听力内容的理解。所以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要不断地纠正并提高自己的发音准确度。另一方面,英美语音差异也是造成学生听力障碍的一个因素。我们学生所学的是英国语音,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美音教材逐渐流入国内市场并有流行趋势,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再次,语速障碍也是影响学生掌握听力内容大意的一个因素。中学生缺少接触英语听力的机会,平时听的大都是课文磁带,速度较慢,如果遇到一些语速较快的略带朗读技巧的听力材料,便不知所措,导致听力障碍。因此,日常教学中应注意到这一点,多让学生听一些地道的、纯正的英语听力材料,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三、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载体,自然与当地的文化密切相关,要提高学生的听力必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美历史和语言文学知识。同时,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可分为两大类: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主要包括社会文化习惯和民族文化特点的交际用语和词汇,比如姓名、打招呼、感谢语、告别等,对于文化背景知识及语言习惯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

四、注意听力习惯的培养

由于汉语在头脑中根深蒂固,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习惯用汉语的思维方式逐字逐句的翻译,而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因而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其实,听力的主要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而非逐词了解。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不要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如果每遇到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就会跟不上语速,而影响了对语段的理解。

五、听读结合

读是听的基础。只有发音正确才会在听到的时候作出快速、正确的反应。因此朗读的时候一定要声音洪亮,发音正确,让每一个词的发音在大脑里留有一个印象,当听到的时候就会运用英语思维迅速作出反应,省略了翻译那一步。只要发音正确,那么在阅读时接触到的词,如果在听的时候也遇到,就能触类旁通,同时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而要想在听的时候避免逐个翻译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阅读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掌握英美与中国文化习俗的差别,如中国人说话讲含蓄;而英美人则喜欢开门见山,直来直去。因此英语口语中表明态度、观点、建议都直截了当,多半在开头部分,只要听懂第一句甚至前几个词,整体意思就掌握得差不多了。因此在训练听力能力的同时也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听读结合,相辅相成。

六、听力方法的训练

(1)先听。所谓先听,就是在学习文章之前先用教科书所配有的磁带,在读之前先听课文。这要求学生在不看课本的情况下先自己听录音,反复听,直至基本听懂了,再翻开书读课文。在读的时候,要格外注意没有听懂的地方,可单独集中精力听某一句话或段落,直至完全掌握其发音,语调,断句,连读,爆破等技巧。

(2)精听。精听要求在听的过程中要态度认真,集中精力,逐句逐词的掌握听力内容。精听也必须高度集中思想,不放过任何信息源。训练的方法是先把录音文章连贯的听一遍,了解大意,然后再重放,逐句地听,并留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遇到听不懂的词语、句子,就停下来,倒放再听,甚至要听三、四遍,直至听懂为止。然后再继续听下一句,等到每个句子都听懂了,再将全文听一遍,若能连贯的理解全文,就达到了精听的训练效果。

(3)泛听。如英语泛读一样,泛听只求量的增加与积累,不求质的掌握与飞跃。具体来讲,就是只求听着,不求甚解,并不要求听懂每个句子,每个词组。泛听对听者的要求不高,因此训练的机会也很多,可以说是随时随地。比如,当你在家吃晚饭时或做功课感到劳累时,就放些英语磁带,看看英语新闻,听听英语广播或歌曲,让家庭充分浸润在英语氛围中,就像身临英语国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情境培养自己对英语语言的敏感度。再比如,随身佩戴一个Walkman或MP3,MP4之类的辅助工具,再购置一些道道地地的英语磁带,或下载一些地道的英语听力短文,故事,音乐,还可是些视频,短剧之类的,在乘车或步行上学,或在小憩休息时,就可戴着耳机听英语,既不占用整块的学习时间,同时又充分利用了休息时间或零星时间,使自己尽可能增加“听”的输入量,听的量增加了,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达到质的飞跃。同时,有些语言情景与单词短语反复听了,也很自然慢慢听懂了,在脑海中留有一定的印象,知识面扩大了,当再次听到时,自然能作出迅速反应,英语听的能力也自然提高了。泛听的目的是让自己习惯正常的语速,或者说,习惯外国人的正常的交流是怎样的。关注的是语速、连读、略音、爆破等等只有连续说话才会有的东西,尽可能的熟悉英语语言运用的情境。

(4)测听。即用测试的方法来自我检测,评定自己的听力水平。它是即将面临中考、高考、考研的学生进行自我英语听力评定的需要。精听和泛听只是进行听力能力的训练,毕竟不是英语听力考试,还有一个熟悉英语听力考试题型的问题。不同的考试题型也不相同。所以面临不同听力考试的学生,还得准备两、三套相应的听力测试磁带,来检测自己听力考试的水平,同时也熟悉考题,做到心中有数。

以上所说只是我的个人体会与几点建议。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涉及到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学习内容等诸多因素。因此,要想提高听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重视听力,注意听力的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逐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听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