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体检者采血后皮下血肿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护理干预对体检者采血后皮下血肿的影响

黄季

徐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221004

【摘要】目的目的:研究护理干预方式对于体检者采血后皮下血肿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徐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体检中心从2015年11月~2016年10月进行健康体检的300人,分为对照组150人和干预组15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护理干预,有心理干预、环境准备、按压方法指导、采血后宣教等,观察两组人血肿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在静脉采血后皮下血肿形成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皮下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皮下血肿的形成。

【关键词】体检者;抽血;皮下血肿;护理干预

1前言

静脉采血作为体检中心采血工作的基础,同样对于临床疾病护理具有重要意义。静脉采血一般位于体检者的肘正中静脉、头静脉或贵要静脉,如果体在采血后没有进行及时的按压,就会出现局部出血、青紫、甚至皮下血肿的情况[1]。这为体检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不便,同时也影响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笔者通过对在我院体检中心采血的不同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经比较,效果显著。

2材料与方法

2.1临床资料

本人选取江苏徐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体检中心从2015年11月~2016年10月进行健康体检的300例体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为150人。其中,对照组中有男70人,女80人,年龄范围在18~49岁之间,中位年龄为38岁,干预组中有男76人,女74人,年龄范围在18~50岁之间,中位年龄为39岁。两组体检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显著差异,因而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护理方法

2.2.1采血方法

1、对照组的常规护理

在同一环境,由同一操作者对体检者进行静脉采血,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采血前对体检者进行简单指导,告知基本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准备好相关器材和棉签等工具。

2、干预组的护理

①心理干预

护士以积极的情绪帮助体检者缓解紧张,通过与其交流告知体检静脉采血的相关流程和操作步骤,以语言和情感上的沟通,让体检者快速熟悉体检缓解,进而缓解其情绪上的焦虑和不安。

②环境准备

护士事先准备好舒适自然的外在环境,保障体检中心采血室的空气流通,如果遇到成批次体检的情况,护士要进行现场管理,做到队伍整齐一致,体检者按照秩序采血,采血后有专门的区域进行休息就坐,同时安排好相关的护士进行宣教活动。

③按压方法指导

熟练运用静脉穿刺手法,在进行静脉穿刺的时候注意动作要轻柔,尽量保证一针见血,减少刺激及因反复穿刺导致的血管贯通问题,从而引发局部血肿。在出针及按压的时候,最好使用无痛拔针法,也就是一手先固定好针头和出针方向,避免由于针头摆动而出现刺破血管壁的情况,拔针的时候要注意角度与出针方向平行。按压时间最好保证在4分钟左右。护士要认真地对体检者进行指导,利用小鱼际肌按压法[2]或四指并列联合按压法[3],避免皮肤穿刺口与血管穿刺口距离较远所引起的局部血肿。

④采血后宣教

采血后护士要积极协助体检者放松袖口,不要将前臂举得过高或过低,最好与心脏齐平,防止局部血管压力过高或过低,并指导体检者在24h内避免上臂剧烈运动或提重物,防止穿刺处血管重新破裂引起出血,形成皮下血肿[4]。

2.2.2判断标准

拔针按压后,穿刺点皮下无渗血,只有针眼痕迹,表示无出血,拔针按压后,皮下渗血,针眼痕迹扩大,皮下淤斑或皮下形成血肿,表示出血[5]。

2.3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χ2检验

3结果

两组体检者皮下血肿形成的发生率比较见表1所示。干预组皮下血肿形成例数为3例,少于对照组的17例,与对照组比较,P<0.01。因而护理干预更加能够降低体检者的皮下血肿发生率。

4讨论

4.1静脉采血后皮下血肿的形成原因

按压部位失误

护士如果将采血的穿刺孔距离进入血管的穿刺孔较大,就会导致采血后体检者按压针眼部位失误,从而引发采血后皮下血肿。

按压力度小

有的体检者过分忽视采血后按压针眼,按压针眼的力度小,或者部分体检者使用弯曲肘部的方式进行止血,这些都会造成皮下血肿。

按压时间短

有的体检者在进行采血后,在短时间内就停止按压针眼,导致按压时间未达到足够的时间,从而引发采血后皮下血肿。

护士责任心不强

部分护士由于自身的穿刺技巧没有熟练掌握,加上护理责任心不高,很可能出现盲目穿刺体检者的情况,从而引发局部血肿。

4.2护理干预的意义

通过对皮下血肿的原因分析,对体检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采血前、采血中和采血后予以人文关怀措施,使体检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有效降低了静脉采血后皮下血肿的发生率,达到保护体检者的血管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目的,从根本上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在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同时,把加强细节管理作为护理工作的重点,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确保护理服务安全,使体检者受益。

参考文献:

[1]韩丽娜,张桂,徐娟.护理干预对体检者采血后皮下血肿形成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0):24-25.

[2]路倩,黄季,刘雪红.护理干预对体检者采血后皮下血肿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4(04):14-15.

[3]洪亮.体检者采血后皮下血肿的预防与护理对策分析[J].现代养生,2015(01):19-20.

[4]梁秀娟.护理干预对体检者采血后皮下血肿形成的作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02):28-29.

[5]袁凤玲,黄焕葵,张顺欢.优质护理在体检采血后对穿刺点按压方式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6(05):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