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刘培蕊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大场镇初级中学266414

新课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改变过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主体的方式,向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发展。课本也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与需要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大量素材与活动线索,让学生能在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学习情景中,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必要的发展,为此我们需要积极探索,打造高效课堂,结合学生特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本人结合课堂经验,围绕以学生为主体这一主导思想,平时在教学中尝试以下几点:

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获得过程与方法、进行情感交流与价值培养的载体,是师生互动的桥梁,由于教材要适应各地统一的普遍性,必然要舍弃具体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因此,教师应当对教材适当加以“加工”和“整合”,如微调编排顺序、联系学生实际、适当延长或缩短授课时间等等,使教材更适合学生的发展。

如:人教版教科书Goforit七年级(上),虽然教材为使农村没有英语学习基础的学生编写了预备篇,即预备篇3个单元,内容为26个英语字母和基本日常交际用语,没有对写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发现在这以后的1——12个单元中前3个单元词汇量太大,会影响学习的进度,我尝试采用了以下调整:在一开始学字母时,我就慢慢渗透单词的记忆,并且加快学字母的速度,用正常的速度学日常交际用语,即,每天学习6-7个字母、学习2-3个单词、学习2句-3句左右日常交际用语,结果,在3个周后结束前3个单元时,我比正常进度多学了48个生词,这就为后来的前3个单元的学习作了良好的准备,效果极好。

二、结合实际因人施教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并要求我们承认并尊重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所以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体现个性,实施因人施教。

如:在学习内容上、在深浅程度上针对不同的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做出不同的要求,如:在平时的导学案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就设计了三类知识要求,而课后作业同样做到分层要求。如:我在学完Unit3后,布置小作文,“Thisismyfamily”,我的要求从两句到多句不等,结果,最多的能写7句,最少的只写2句。但我在批改时,根据他的实际学习情况,绝大多数同学都得到了“A”。通过多次这样的练习,同学们学英语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新课标倡导探究、交流,没有合作,就无法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达到交流的目的。在Goforit中,安排了大量的pairwork,groupwork以及Justforfun等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合作学习与实践,能增加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当然在分组时要注意将优生和学困生相结合,合作小组就像一个家庭,能缓解学生的压力,克服害羞感和畏惧感,合作学习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团队意识,让学生学会与人和平相处、共同提高。

四、加强学生体验训练

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训练,过去我们做了大量机械、单一的练习,或纯语法性练习,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常规练习要适量,问题涉及应有开放性,富有学生真实生活气息。

如:在学习Unit6时,我打算在第二课时学习6个单词和巩固第一课时所学的句型,Ilike……Doyoulike……?但我没有想到在学到第二个单词apple时,我按习惯做法,让同学们把与apple有关的内容说一说,结果就出现了以下内容:Apple.anapple.Ihaveanapple.Shehasanapple.Myappleisred.Herappleisgreen.Theredappleisonthetree.Thegreenappleisonabigtree.Wehavesomeapples.Theyhavemanyapples.……这一环节花去了大约10分钟,一下子打乱了我的教学时间,但我并没有打断学生,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因为我知道,只有让学生开口,才能有效实现语言训练的目的。结果一路训练下来,这节课我只教了4个单词,但是我认为已达到了我想要的效果。

当然,体验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还可以通过活动、游戏、表演等方式进行,来丰富学生的体验。

五、恰当使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

当今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已经离不开我们的生活,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让他们沉迷游戏。因此,我们应采取多种辅助手段,充分利用图、文、声、像并茂的效果,创造全新的教与学的环境,体现英语教学大容量、高密度、面向全体学生的特点,使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参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六、善于进行赏识教育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每点进步,并及时地给予适当的肯定与鼓励,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好奇心,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我们要注意,过多的、廉价的奖励缺乏激励性,甚至有时会让学生误认为是对他的漠视和贬低。因此,我们要合理的、恰如其分的进行赏识教育,同时也应该对学生的错误加以匡正,对学生的不良表现不仅是简单的否定,而是要提出恰如其分的批评和改进意见,使其受到正面教育,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心理教育,完善他们的人格。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对我们老师的要求会更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但是无论做什么尝试,都应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实现让学生从“学英语”到“用英语”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