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教学生活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1

浅析数学教学生活化

陈红霞

陈红霞(湖北省竹山县张振武小学湖北十堰442200)

摘要:“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一句话,也是对数学与生活精彩的描述。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无法剥离的。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应用

一、问题背景

现在谈到数学教学,老师们都知道数学教学要生活化,并在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地正在实施。然而,在实施生活化的过程中又时常出现仅仅停留在生活化的表象上,人为编制生活素材,忽视了生活经验对数学学习产生的负面影响,过分强调生活化进而肢解了数学本身的系统性等问题。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

1.数学化。怎样理解数学生活化?这又涉及到数学学习最核心的活动“数学化”。数学家反省自身的研究生涯了发现了一个数学过程的循环,形成了最基本的形式,即抽象、符号和应用。弗赖登塔尔称之为数学化,即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过程。“毫无疑问,学生应当学习数学化,自然先在最低层次对非数学事物进行数学化,使之合乎数学精确性要求,以保证数学的应用,接着还应进行下一层次,至少能对数学事物进行局部组织……应当懂得,没有数学化就没有数学。”从弗氏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数学化是一种由现实问题到数学问题、由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的认知转化活动。

2.生活数学化。生活数学化要求数学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注重把日常生活的经验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必要背景,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概念和方法,获得抽象的数学知识。要认识立体图形则从儿童熟悉的玩积木活动开始,认识百分比则从生活中常见的折扣、成数引入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生活数学化所指的生活,不能简单狭隘地解释为每天的生活实际,数学学习联系的生活有时会超出人们熟悉的范围。所以数学学习强调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这种经验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既可以是自己生活中能够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也可以是他们在数学学习或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能够思考或理解的、属于思维层面的。

3.数学生活化。现在来理解数学生活化就简单多了。如果从生活数学化演推过来,就可以理解为从数学的方法到生活实际应用的全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不是生活数学化的回归,而是抽象的数学知识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让学生经历数学生活化的过程,获得真正的数学知识。

首先,数学生活化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观念认为:学生积累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随之发展起来了。所以教学过程实际是知识传递和积累的过程。但事实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会随知识的增长而自然增长起来,必须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比较现实的、有趣的、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或富于挑战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新的知识点或有待于形成的技能,学生带着明确的解决问题的目的了解新知、形成技能,反过来解决原来的问题。

其次,数学生活化重视数学模型到生活的应用。生活中不能直接用数学方法解决的问题是大量的,面临实际问题,人们往往难以表达成数学的形式,主要问题在于难以从杂乱无章的现象中抽象出恰当的数学问题,并确定解决问题的路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学生学习了新知识又用新知识解决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就是数学生活化。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理解了上面的内容,我们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有了依据。要实施好数学生活化还应遵循如下策略:

1.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重视学生的学习经验,把学生的学习经验作为教学资源。学生学习的起点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现实。我们需要分析的是学生在学新知之前的状态,学生可能知道哪些与新知识相关的知识,哪些是学生肯定不知道的等。知道了这些,我们就可以把握学生学习的脉搏,因势利导进行教学,把学生一知半解的或不成熟的经验作为我们教学的资源。积累生活素材是第一步,引导到数学的本质上来才是最关键的。

学生还有一种经验就是活动经验,这种经验却是隐性的,存在于教学的组织活动之中。由于学生所处的家庭和社会背景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经验参差不齐。活动经验一般不会引起太多的重视,它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了解了学生活动经验不仅方便学生沟通知识内在联系,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2.“数学模型”应用到生活中应成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经历了数学化,是否真正内化了新知识?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那么,我们要将数学知识还原于生活,来检验学生能否从较复杂的生活现象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知识合理地解释它。这样的过程可不是单纯的巩固知识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导者的教师,以怎样的方式介入,决定着学生能力的形成。让学生对活动经验进行反思,使知识经验和问题情境产生广泛联系,真正经历从模型到应用的过程,才算是在实践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获得数学知识。

当然,我们只是从生活化的角度简单地谈论课堂教学的问题,其实实际课堂是一个丰富多彩又变化无穷的阵地。我们还应在教学实践中面向每一个个体,树立动态生成的教学观念,真正做到数学教学生活化,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