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化检验结果误差之间的统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浅谈生化检验结果误差之间的统计分析

栾聪颖张萌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检验科150010

摘要:目前不规范的血标本采集是导致生化检验结果不准确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重视生化检验结果误差之间的统计分析,从多角度分析误差对血生化检验的影响,并阐述了具体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生化检验;误差;统计

生化检验对于协助诊断与指导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其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或避免检验结果的误差率。由于标本在采集,送检,处理,分析,甚至报告等环节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误差的隐患,这样便给生化检验结果误差进行统计与分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随着临床生化检验在治疗用药选择,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等诸多方面的应用,为了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需要对临床生化检验进行科学全面的质量控制。

一生化检验结果中误差的产生原因

生化检验资料通过二次复查后,发现误差可分为临床误差与实验室误差,其中临床误差与标本送检不及时以及标本与申请单存在误差有关,而实验室出现的误差主要含有标本处理不当有关。

1临床误差.临床误差主要以血液采集方法不当较为常见,而实验室误差误差明显高于其他误差,临床误差主要是患者在采集标本时为了使血管更加明显暴露而过度使用止血带,价值对患者血管进行过度拍打而造成严重溶血等,这样就会造成严重误差的出现;由于在在输液侧进行标本采集,最后导致生化检验结果的误差。为了更好的反应机体状况,防止血液凝固标本量应以适量为度,同时对于标本的送检应坚持及时的原则,对于一旦标本不能及时送检的应立即放入冰箱中予以保存。

2实验室误差。质量控制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至关重要,因为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实验方法的可靠性以及结果的准确性,而且也可以减少误差率。为了使其能够达到最佳运行状态,我们应该严格遵守仪器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勿将试剂放在阳光直射或潮湿的地方,避免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减少人为不规范操作和控制造成生化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因素,进而提高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二溶血对生化检验误差的统计与分析的影响

样本的溶血原因大部分是由于采血不当、检验过程未按正规操作所致。生化检验过程中,需要采用相应措施来预防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在血液样本运输时预防因过度振荡发生溶血,严格掌握一次性试管的质量关,了解溶血引起的检验项目并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

标本溶血后,红细胞中含量高的成分导致相应检项的检测值增高.如:标本溶血后,大部分含量高的成分进入血清中,导致相应检项的检测值增高;血红蛋白随着溶血进入血清,使血清中的DBIL浓度增高;红细胞中的LDH会引起血清中这些酶的活性升高;溶血后RBC的磷脂造成血IP浓度显着增高。标本溶血后,血红蛋白的颜色使吸光特性和吸光度发生改变,导致血清中原有各成分浓度的相对下降,当红细胞内浓度低于血清(浆)浓度,使某些血清成分的检测值降低,从而抑制葡萄糖氧化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一些溶血引起的稀释作用等负干扰和血红蛋白增加吸光度等正干扰相互抵消,溶血对较多的生化检验项目有明显的干扰影响,在工作中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在日常工作中,应规范操作以减少误差。

三做好生化检验结果误差的统计分析的具体措施

1采血器械的标准化。

1.1仪器的维护与保养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临床上的普遍的应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生化分析的精密度。仪器的维护与保养就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工作环节,科室应该做到每天用消毒乙醇擦拭样品针和试剂针的外部。每周清洗使用过的各种仪器,定期更换样品吸量器密封垫和试剂吸量器密封垫,把仪器维护与保养好,为以后更好的分析工作做好基础。

1.2真空采血系统的应用。临床生化采血需要采取统一的器械,玻璃试管要洗涤干净造成,避免溶血或残存物质对测定的干扰。应该逐步开始使用真空采血系统,真空采血试管系统可极大减少医务工作者从采血到血样测定全过程血样污染引起交叉感染的危险性,从而减少检验结果的误差。

2.把握好对采集血液标本的过程和送检时间。大部分采集血样的过程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首先是采血体位与时间:采血体位要求卧位采血,时间以早晨空腹采血为宜;其次是溶血:溶血不当会干扰和影响检验结果。加强护理人员的技术训练,严重溶血标本不能使用且标本放置时间不要过长,标本放置时间长会引起部分酶活性下降。

3处理好送检标。检验科应尽快低速离心分离标本进行测定。如果因特殊情况不能马上分析的应分离标本,吸取血清或血浆,加塞保存在冰箱中。

4做好测定后质量控制。认真审核测定结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出现,减少填写的误差,另一方面要认真审核异常结果的取舍,对于假性结果应进程曲线加以判断。对一些急诊项目要及时与临床医生取得联系,以便对患者做到及时处理。

总之,临床生化检验中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都会给临床诊疗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加强对生化检验结果误差统计与分析,能够有效减少人为不规范操作和控制造成生化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因素,从而有效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左安业.浅谈做好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体会[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22):3306.

[2]陈芳建.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各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J].检验医学,2006,2l(1):87.

[3]李燕平.重视分析前质量控制提高检验质量[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2):21.

[4]崔之础,冯仁丰,主编.现代医学检验质量保证问答[J].第1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0.

[5]陈湘译.参考值(正常范围):对实验室工作的挑战[J].国外医学临床生化与检验学分册,1981;3:40.

[6]张舒,唐先平.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探讨[J].中外医疗,2010,10(1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