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住院老年患者便秘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浅谈住院老年患者便秘的护理

翟亚云

翟亚云(海安县曲塘中心卫生院江苏海安226661)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5-0300-01

【摘要】目的减轻老年便秘患者排便时的痛苦方法对20例60岁以上的住院老年患者的大便次数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20例老年患者中有13例有便秘现象结论通过对老年便秘患者的护理,能够减轻患者排便时的痛苦,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病患的信心便秘是由于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形成粪便,而粪便在患者肠道内滞留过久粪便干结,导致排便不畅引起的。老年人由于消化道蠕动和吸收功能的减退,便秘的发生率较高,做好老年人便秘的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键词】老年便秘护理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0例,均为老年病人,平均年龄60岁以上,其中男10例,女10例,发生便秘者12例,便秘发生率达60%。

2护理

(1)患者住院后应尽快帮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询问患者日常排便的习惯,告知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有的患者因为环境的改变会影响排便,在患者需要排便时应用屏风遮挡,保护患者的隐私,尽量减少病室内的人员,排便后应及时开窗通风,有的病人因活动不便在需要排便时不愿意麻烦其他人而控制自己不排便,这时候就需要护理人员注意观察,并向患者讲解不及时排便会导致便秘,以及便秘的危害性,对需要卧床休息的病人,应训练患者床上排便的习惯,定时给予便器。对在床上排便有顾虑者应及时做好疏导工作。取放便盆时应注意不要擦伤皮肤,为患者大便提供充足的时间,不要催病人,床单被服污染时及时更换,保持床单元整洁。

(2)患者生病或者住院后常常会出现紧张,焦虑等等情况,患者的焦虑常会引起便秘,护理人员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及时与家属和陪护人员沟通,老年患者由于感觉器官和神经功能的减退,常不能迅速的接受和理解语言的信息,护士在与病人交谈时应放慢语速,耐心的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知识,一次讲解一个内容,并多次重复,利于病人的接受。在交谈过程中能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经常巡视患者,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时提供与患者有关治疗和护理方面的信息,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

(3)患者住院后活动较前减少,如:吸氧;输液时间较长;尿管等引流管的限制,这时对患者应根据病情决定其活动方式、活动时间;对不能下床活动的患者应帮助其被动活动,如床上翻身、腹部按摩等;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帮助患者坐起或床边活动,多向患者讲解活动的好处,活动的方法,并亲自指导。能下床活动的患者输液结束后督促患者尽可能的在室内;室外多走动,以促进肠蠕动。减少便秘。

(4)患者患病会,常常会食欲减退,这时护士要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指导,注意营养全面,品种多样化,粗细搭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尊重患者的饮食习惯,鼓励患者多饮水,多进食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等等。

(5)老年患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压等患者出现便秘时切勿用力排便,应遵医嘱可采用口服导泻药物;简易通便法,如:开塞露通便法,甘油栓通便法等或者行腹部按摩,在乙状结肠部用右手食;中;无名指按下,由近心端向远心端作环状按摩,可帮助通便,必要时采用灌肠及人工通便法。

3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机体的老化,体能的衰退,以及消化和吸收功能的减退,导致便秘发生率较高,住院的老年患者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疾病的影响,紧张焦虑等等,便秘发生率更高。通过指导患者多活动,多饮水,调整饮食,协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等护理措施。使老年人保持大便通畅,不但减轻了患者排便时的痛苦,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了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