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行为问题及家庭功能的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3

青少年行为问题及家庭功能的调查研究

刘辉朱平贵

刘辉朱平贵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徐州221002)

【摘要】目的:了解徐州市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以及青少年问题行为与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以及自编社会人口学调查问卷对1228名12-16岁青少年进行评定分析。结果:①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男生10.05%,女生10.09%;②男、女生的问题检出组和对照组的家庭功能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除了男生在问题解决和行为控制两个维度,男女问题组家庭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男生而言,家庭沟通(OR=2.567)和情感反应(OR=2.973)是问题行为的危险因素;对女生而言,问题解决(OR=1.674)和角色(OR=6.247)是问题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家庭功能存在相关。

【关键词】青少年;行为问题;家庭功能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6-0243-03

BehaviouralproblemsandfamilyfunctioningofadolescentsLiuHui,ZhuPinggui.

XuzhouNo1People’sHospital,Jiangsuprovince,22100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prevalenceofbehaviorproblemsandtheassociativefamilyfunctioninginadolescent.Methods1228adolescentsweretestedbyCBCL(childrenbehaviorchecklist),FAD(FamilyAssessmentDevice)andself-madesocialdemographicinstrument.ResultsTheprevalenceofbehaviorproblemswas10.05%inmaleand10.09%infemalerespectively;familyfunctioningwasdifferencesignificantlybetweenthebehaviorproblemsgroupandthenormalcontrolbesidesproblemsolvingandbehavioralcontroldimensionsinmale(p<0.01),furtherlogisticanalysisshowedthatcommunication(OR=2.567)andaffectiveresponsiveness(OR=2.973)offamilyfunctioningwasriskfactorsformaleadolescentsandproblemsolving(OR=1.674)androle(OR=6.247)offamilyfunctioningwasriskfactorsforfemaleadolescents.ConclusionsThebehaviorproblemsofadolescentsareassociatedwithfamilyfunctioning.

【Keywords】Adolescents;Behaviorproblems;Familyfunctioning

青少年儿童的行为问题是指对青少年儿童的健康、幸福感以及人格发展等具有威胁的行为[1]。国内一些流行病学研究,不同群体中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在的10.4~29.6%之间[2.3]。有关家庭因素的影响是青少年行为问题研究较多领域,其中比较一致的研究结论是:家庭相关的负性事件(父母失业、家庭经济困难或父母离异等)以及特定的家庭过程(父母的过分卷入、父母与青少年的冲突、父母特定的养育方式等)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密切相关[4-7]。

但有关家庭功能和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关系问题,国内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拟就青少年行为问题与家庭功能进行了研究,旨在探索影响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家庭功能因素,为临床心理咨询、家庭干预、青少年行为问题的社区预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指导和帮助。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抽取徐州市6所初中学校的初一、二、三年级的16个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确定调查对象后,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由调查员分班级发放调查问卷、说明调查目的,逐一讲解问卷填写要求、由学生将量表带回家中分别填写,次日早全部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1300份,经核查剔除患有精神疾患的学生和无效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228份,有效率94.5%。男性604名,女性624名;年龄范围在12~16岁。

1.2研究工具

调查工具主要包括:①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中国标准化版本(家长用),由113个问题组成,由父母或带养者估计青少年当前或近六个月的表现填写,然后根据性别进行因子分数统计,男生9个、女生8个因子分及总分,分数越高,问题越严重[12]。②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12]由60个条目组成,分成7个分量表:问题解决、角色、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以及总的功能,分别反应家庭功能的各个方面。分数越低,家庭功能越好。③自编社会人口学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居住条件、独生情况、父母文化程度、职业、父母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等。

1.3统计学分析

评定有无行为问题的标准为:只要学生的CBCL量表中有一个因子分高于常模临床界值,即第98百分位数(P98),或行为问题总分大于第90百分位数(P90)即判为定行为异常,归入问题组。算得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男、女总检出率及各因子的检出率。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α水平设定为0.05。

2.结果

2.1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

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表格1228份,其中男性有行为问题者61例,检出率为10.05%,问题发生率较多的是:攻击性(18例)、躯体化(12例)、分裂样(13例)及敌意(12例);女生的行为问题人数为63,检出率为10.09%,问题发生率较多的是:抑郁(14例)、焦虑(12例)、攻击性(13例)和残忍(13例)。

2.2单因素分析

2.2.1一般人口学比较

分别针对男女两个群体的问题组和对照组,进行卡方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独生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类别、家庭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

2.2.2家庭功能比较

男女两群体的家庭功能比较结果见表1、表2,男生的问题组和对照组在问题解决、行为控制2个因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各因子分差异均呈显著性(P值均<0.01);女生的问题组和对照组各因子分差异均呈显著性(P值均<0.01)。所示。

3.讨论

家庭功能已经被证实与青少年的适应不良、心理健康、学业表现以及违纪行为相关[7]。而父母的养育方式被证实是青少年幸福感的决定性因素[8];同时研究也证实了父母的互动方式在青少年的内向性问题如焦虑、抑郁、退缩及孤独的关键性作用[9],而父母的行为控制以及亲子交流则预测了青少年的攻击、暴力等外向性问题[10,11]。

此次行为问题的男女检出率与全国常模(10.86%)和山东省城市的10.45%大致相当[2]。结果显示,男、女生的问题组和对照组的家庭功能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除男生家庭在问题解决和行为控制连个因子以外,其余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家庭功能和问题行为存在一定的相关,问题行为青少年的家庭功能较差。研究结果支持既往相关研究的结论[7,13]。

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的家庭功能因子与不同性别的青少年问题行为分别相关。对男生问题行为而言,家庭沟通和情感反应是危险因素;而问题解决和角色因子是女生问题行为的危险因素。通常,青春期的男性已经出现了独立自主、脱离父母的保护的意识,在与家人的互动过程中容易出现对抗、逆反、激惹等对立行为,体现在家庭功能上可能是信息交流不清晰,以及交流过程中的情感反应性差,缺少温情和情感支持。相对而言,女性的心理发育成熟度要早于男性1~2年,并且由于文化上的性别身份设定,使得青春期的女性在与家人的互动过程比较温和,较少出现明显对抗性的行为反应,而更多体现在对家庭责任、家庭规范、家庭任务等的角色性关注。因而不良的家庭整体性功能和行为模式,会更多的与女性青少年群体的问题行为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中家庭经济状况没有显示出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相关性。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不一致。一些研究显示[7,15]经济状况差的家庭会更多的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相关。这可能与本研究中应用的主观性的对家庭经济状况评定方式有关,相对于客观性的经济状况指标评定,参与者对自家经济状况的感知更多的是满意程度,而不是客观的经济状况的反应。提示在以后的研究中明确社会人口学变量的评定方式,以获更得有价值的结论。

需要提及的是,本研究属于横断、回顾性的研究,难以获得因果性的结论,因此需要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探索家庭功能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同时,参与者可能存在回忆偏倚,而本研究所涉及的是家庭功能的抽象概念,某些概念的内涵尚不十分清晰,研究中难免存在混杂偏倚,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的干扰,对研究的结论应慎重应用。

【参考文献】

[1]HurrelmannK,RichterM.Riskbehaviourinadolescence:therelationshipbetweendevelopmentalandhealthproblems.JournalofPublicHealth2006;14:20-28.

[2]翟静,郭传琴,刘贤臣等.中学生行为问题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109-110.

[3]高峰,汪玲.上海市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家长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4.

[4]Greenberger,E.,Chen,C.,Tally,S.R.,&Dong,Q.Family,peer,andinpidualcorrelatesofdepressivesymptomatologyamongU.S.andChineseadolescents.JournalofConsulting&ClinicalPsychology,2000;68,209-219.

[5]Shek,D.Familyenvironmentandadolescentpsychologicalwell-being,schooladjustment,andproblembehavior:ApioneerstudyinaChinesecontext.JournalofGeneticPsychology,1997;158,113-128.

[6]AunolaK,NurmiJ.Theroleofparentingstylesinchildren'sproblembehavior.ChildDevelopment2005;76:1144-1159.

[7]ShekD.Familyfunctioningandpsychologicalwell-being,schooladjustment,andproblembehaviorinChineseadolescentswithandwithouteconomicdisadvantage.TheJournalofgeneticpsychology,2002;163:497-502.

[8]McFarlaneA,BellissimoA,NormanG.Familystructure,familyfunctioningandadolescentwell-being:Thetranscendentinfluenceofparentalstyle,JournalofChildPsychologyandPsychiatry1995;36:847-864.

[9]SiuA.APrevalenceStudyonInternalizingProblemsamongPrimarySchoolChildreninHongKong,JournalofChildandFamilyStudies2008;17:779-790.

[10]Loeber,R.,&Stouthamer-Loeber,M..Developmentofjuvenileaggressionandviolence:Somecommonmisconceptionsandcontroversies.AmericanPsychologist,1998;53,242-259.

[11Barber,B.K.,Olsen,J.E.,&Shagle,S.C.Associationsbetweenparentalpsychologicalandbehavioralcontrolandyouthinternalizedandexternalizedbehaviors.ChildDevelopment,1994;65,1120-1136.

[1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1999;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

[13]方晓义,郑宇,林丹华.家庭诸因素与初中生吸烟行为的关系.心理学报,2001,33(3):244-250.

[14]辛自强,陈诗芳,俞国良.小学学习不良儿童家庭功能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22-26.

[15]任传波,李晓非,姜季妍等.大连市1200名儿童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3):21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