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细胞铲在浆膜腔积液细胞块制作中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1

自制细胞铲在浆膜腔积液细胞块制作中应用体会

徐志毅万美珍

(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提高浆膜腔积液细胞块制作成功率。方法:利用自制细胞铲取固定好的细胞块。结果:对于<1细cm?胞块取出率大大提高。结论:自制细胞铲对于细胞量少的细胞块制作十分有用,适合用于实际工作。

【关键词】细胞铲;浆膜腔积液;细胞块制作

【中图分类号】R19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394-01

传统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检查制片有许多局限性,如制片厚、细胞结构不清、背景重、阳性率低、不能用于后期的免疫组化,因而诊断准确率不高。由此产生的细胞块制作及后续免疫组织化学、基因检测及特殊染色等检查是对传统细胞学诊断的补充和优化。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细胞块固定后取出困难的问题,各实验室方法不一,本文旨在分享一种自制细胞铲,特别是对于小体积细胞块完整取出效果尤其明显。

1.材料

本文总结了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2011~2016年21例浆膜腔积液细胞块制作病例。其中腹水6例、胸水14例及附尿液1例。乳腺癌3例、肺癌8例、卵巢癌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移形细胞癌1例、淋巴瘤1例、胃癌1例。其中离心后细胞块体积大于1cm?的11例,小于1cm?的10例。

2.方法

送检积液标本一般约500ml左右,将标本室温静置30min,轻轻弃去上清液,留取50~100ml下层液体,所有标本均使用中佳SC-3612低速离心机处理,血性标本离心后吸出上清液,取沉淀物中表层细胞加安必平细胞清洗液,再离心,吸出上清液加缓冲液打匀后再离心,轻轻取出离心管,弃去上清液,其中一管沉渣用棉签沾取涂片2张,另一管加95%酒精3~5ml摇匀后,2000r离心5min,10%福尔马林固定过夜,常规脱水,包埋,切片及染色,光镜观察诊断,必要时进一步做免疫组化染色标记。

细胞铲制作:用刀片将塑料吸管吸头纵行切开,将其中一半横行切掉,成品见图1。

每例固定后分别用竹签、钢勺和自制细胞铲取细胞块。

3.结果

图1为自制细胞铲,图2为取出细胞块组织

4.讨论

传统脱落细胞学制片质量常常影响病理诊断,其影响因素很多,如制片太厚、掉片、干片细胞退变、红细胞多、细胞量少,即使有一张制片质量很好的HE片有时也因为特异性差及特征不明显难以给临床以满意诊断结果,曾经有单位使用细胞涂片直接免疫组化染色,但是背景很重,随着细胞块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得细胞病理学有了长足的发展,浆膜腔积液标本可以长时间保存,并可利用细胞块开展免疫组化、基因检测、特殊染色及荧光原位杂交,使脱落细胞学诊断的阳性率、准确率提高有很大帮助,尤其在近几年随着靶向治疗的推广基因检测越来越重要,细胞块的制作对于晚期不能耐受手术及其他有创检查的肿瘤病人来说是福音,细胞块制作其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应用广泛的特点,已广泛被临床接受。但是实际工作中往往遇到细胞量少、体积小的细胞块取出困难的问题,一般取细胞块时用竹签和钢针会破坏细胞块,导致细胞量进一步减少,影响后续检测,自制的细胞铲可根据细胞块体积来制作不同的弧度,细胞铲有一定柔韧性能顺离心管斜度分离细胞块,能很完整的取出固定好的细胞块。根据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对于<1cm?细胞块其取出完整率可达80%,作者也希望今后能得到其它单位新的细胞块制作方法及新的细胞学技术,使细胞病理学的诊断正确率得以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永生,李玉红,任玉波.介绍一种新的细胞块制作方法[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6,22(1):99.

[2]王超,周小鸽,余小蒙.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杂交在针吸细胞学中应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6,22(1):96-7.

[3]王超,周小鸽,余小蒙.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杂交在针吸细胞学中的应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6,22(1):96-97.

[4]杨文君,任晓冰,沈宝珠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04,20(4):374-375.

[5]陈颖,石园,孙路得等.联合检测D2_40、calretilliz·及儿BME一1在浆膜腔积液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8,24(3):337-340.

[6]智俐,贾军乐.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疑难浆膜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6,22(4):432_433.

[7]马博文.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诊断[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12.

[8]孙亚军,李梅,吴建农等.细胞块技术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浆膜腔积液中腺癌细胞的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9):93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