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条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1

模仿——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条途径

文彩云

◆文彩云甘肃省高台县解放街小学734300

摘要:模仿的确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一条捷径。仿句式,可以提高学生造句之能力;仿结构,能让学生体会构思之精巧;仿篇章,能让学生领悟布局之诀窍;仿立意,能让学生感悟习作之匠心……通过模仿,能丰富学生的视野,增强词汇的积累量,拓展作文素材,不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关键词:模仿作文水平途径

模仿,从生物学角度来讲,是指通过观察、仿效其他个体的行为而改进自身技能和学会新技能的一种学习类型,是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模仿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对学生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智力、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启迪心智的重要作用。本文就模仿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朱熹说:“模仿者,古人用功之法也。”叶圣陶先生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在作文训练中也深感模仿的确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一条捷径。不过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龄段,让学生在模仿中摸索、领悟,逐渐成熟、创新,方能得其门而入。模仿还要讲究方法,方法对头了可以事半功倍。如何利用好学生模仿的天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一、仿句式,提高造句之能力

句是构成段的最基本单位。文本中有许多精美片断用了特殊句式,教师在阅读训练中要善于挖掘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进行仿句练笔。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中写道:“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好像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个排比句表达了作者对漓江的水的喜爱之情。在带领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过后,我问大家:你能模仿写一段话吗?同学们露出为难的神情。我说:老师已经写了一段话,大家来听一下。“春天来了,百花盛开,我走进公园,被眼前的景色陶醉了。公园里的花真多啊,一眼望去,满园姹紫嫣红,犹如花的海洋;公园里的花真美啊,红的像霞,白的似雪,黄的如金;公园里的花真香啊……”刚读完,有几个同学就笑起来了,其中有个同学笑着说:“公园里的花真香啊,香得让你感觉到百花争艳的热闹景象。”这样的启发使同学们豁然开朗,兴趣十足,个个跃跃欲试。有的同学还从色、香、味写了妈妈做的菜。通过尝试运用,丰富了语言,提高了写作技巧。

二、仿结构,体会构思之精巧

小学生初学写作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苦思冥想却难以下笔,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构思文章,包括怎样开头和结尾。此时,如果给他一把拐杖扶持一下,他就会顺利渡过难关。范文就是帮助学生学写作文的拐杖。比如北师大版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和时间顺序写的,条理很清晰,是学生仿写的典范。学完课文后可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结构仿写,描写自己《美丽的校园》。了解了总分总这种写作方法之后,继续扩展练写其它写景和状物的文章,学生就有法可依,写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仿篇章,领悟布局之诀窍

着眼于整篇文章的模仿练笔,要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文内容,通过学习将课文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激发学生回忆生活,依照文本的表述方式记录生活、描绘生活。如: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可以以“家乡的特产”为主题,让学生以《我爱家乡的××》为题。有写水果的,如苹果、葡萄,有写农产品的,如辣椒、番茄等,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家乡的特产。教学时善于抓住“读写结合点”进行练笔,使孩子不仅有话说、有东西写,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借鉴作者的布局谋篇之诀窍,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去实现他们的快乐创作之梦。

四、仿立意,明确习作之匠心

“意胜则文高”,“意”是文章的精髓、灵魂,是一切文学体裁的生命。立意是否深远、独到、新颖,是评价一篇文章很重要的依据。如何立意是学生习作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感觉最难的。而教材中许多文章的立意独具匠心,都值得学生仿效。如《落花生》这篇课文,借物喻人,语言浅显朴素,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子女:“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用的人。”教学时,教师要有机地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作者确定主题和表达中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立意能力。教完这一课,就可指导学生练笔,模仿这课的写作方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东西。学生分别写了“蜡烛颂”、“桥赞”等文章。有一位学生在《蜡烛颂》一文中写道:“在停电的时侯蜡烛就用生命之躯为人们拼搏,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由此,我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这样奉献的人,那就是我们的老师。他们热爱自己平凡的工作,每天早起晚睡,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着我们这些‘小树苗’。直到两鬓花白,他们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热温暖着我们每个孩子的心,用自己的光为我们照亮前进的方向,就和蜡烛一样,点亮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实践证明,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仿效性的课堂练笔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仿”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在“仿”中求“创”、“仿”中求“活”、“仿”中求“新”,从机械仿写过渡到变通的仿写,最后发展成创造性仿写,这才是我们作文教学的目的,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条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