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朱娜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东烟台265500

摘要: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基础管理工作,能够为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能够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事业单位的档案是全面地、系统地反映本单位的工作面貌,完整地记录本单位工作历史的真实记载,因此,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开发利用

引言

相比于以行政管理为主的机关及注重营利的企业,事业单位更侧重于提供公共服务及从事科技研究,它具有业务范围广泛、知识密集、公益性的特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信息化背景下,对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也是一项新的挑战,在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档案管理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1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事业单位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目前,事业单位的大部分领导对于单位内部的管理不够重视,领导们对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的这种忽视,主要是因为对档案管理工作内容不熟悉,不了解其中的重要作用,而是把工作重心和精力全部放在了人力资源和技术人员的培养上,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的水平与业绩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长此以往,会造成大量的人才流失,业务上也会出现纰漏,落实到档案管理的工作迫在眉睫,是事业单位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

1.2事业单位内部缺乏专职管理档案人才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大部分不是科班出身,需要到工作岗位上根据具体业务进行学习,与档案有关的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一般都是由其它岗位调到档案部门,大部分年龄偏大,缺乏专业的档案知识,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无法跟上信息化的步伐,工作中缺乏责

任心与耐心,工作中容易出现纰漏,所以我们首先要改进的就是档案人员的专业水平,因为只有专业的人员才能保证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

1.3档案管理制度缺乏规范化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档案管理要有档案管理的标准和准则,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但是没有真正落实和实行,档案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部分单位虽然会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开展工作,但是因为制度不完善,管理松懈,加上单位各部门没有及时沟通和交流,缺乏共同协作的能力,导致档案管理制度执行力下降,同时影响档案的规范管理。

2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加强收集工作,夯实档案业务基础

首先要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制度,使收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制定有约束力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归档材料的范围和归档期限,加大档案收集工作宣传力度,提升档案收集意识,档案管理人员也将坐等收集转变为主动收集,同时,争取单位领导和各部门的对档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根据档案管理需要主动上交应归档的文件资料,提升档案收集的效率。其次要重点做好账外文件材料的收集。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一些档案人员在理解归档范围时存在误区,以为只有红头的正式文件才真正重要,致使归档文件质量不高,大量的账外文件散失,间接影响了归档工作。账外文件是指未经发文登记和打印的文件,包括调研报告、基础数字统计报表和分析材料、会议记录、规章制度、大事记、图片、重大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等。相比红头文件,事业单位的账外文件更充分反映业务活动的真实面貌、业务运行的轨迹,更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多得性。

2.2加强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使其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1做好日常的查阅利用工作。档案的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不仅能反映本单位的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绩效、个人成长历程,还能维护干部职工的正当权益,又能在处理一些事项时,证明程序是否合规,决定是否科学合理。做为一名合格的档案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既要通晓档案法律法规,又要熟悉室藏,了解本单位的业务工作,掌握档案现代化管理手段,还应该定期编制并公布本单位档案全宗介绍、大事记及重要文件材料汇编。面对查档者的合理需求,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领导层面做出重大决策、关乎集体、职工合法权益时,履行好岗位职能,积极主动地为领导提供完整的资料和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发挥好智库助手的作用。

2.2.2做好档案的深层次开发挖掘工作,摒弃“看摊守铺”的陈旧档案观念,做好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工作,对政府部门和领导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即不停留于一两份档案的表面,而是在第一手档案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具有关联的系列档案信息的汇总,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筛选、思考、研究形成新的档案研究成果[1]。如水务部门利用监测档案,及时推测五十年一遇、一百年一遇洪峰的来袭,以便在防灾抢险中提前向政府提出可行性方案。环保部门通过对历史环境指标和目前环境指标的比较分析,可以了解人居环境的变化,制定出可行的整治污染方案。

2.3加强档案的实体和信息保护工作,筑牢人防、物防的安全防线

档案安全工作是档案工作的生命线,为了确保档案实体的安全,首先档案室应该认真遵守“十防”规定,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如安装防盗门、监控器,窗帘,使档案室保持通风,保持适当的温湿度,远离火灾、水患及放射性污染源,放置鼠药、驱虫剂等防止档案的实体破坏损毁。档案员还要坚持做好每日的巡查工作,并认真做好记录,随时监控档案室的安全,防止档案出现损坏或丢失,使档案安全得到有效的保护[2]。其次,在互联网时代,更要警惕档案电子信息的被攻击和篡改。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一定保持高度警惕并高度重视安全防范工作。为了加强电子档案的安全性,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还应设置防火墙等防护系统,做好系统的维护,并将档案数据信息定期备份,从而确保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

2.4建立健全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工作一定要按照制度执行和完成,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保证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在工作的实施中,一切按照档案管理制度的要求和操作流程进行,将内部档案的归档、集中管理、利用、保密工作以及档案管理工作的交接等事项,通过相关条例以书面的形式确定下来,只有按照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规定办事,才能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在规定的轨道下进行。

2.5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事业单位在重视档案管理的同时,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在招聘档案管理人员时,应该在招聘内容上注明任职的条件,要具备一定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对待档案管理工作要有责任感[3]。在实际的工作中,要经常参加各种提高学习能力的培训,便于更快接受新的管理理念,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到工作中,确保档案管理人员是一支综合能力和素质很强的队伍。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档案管理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虽然事业单位在进行档案管理改革的时候,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但是要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准确,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发展,那么就需要不断提高档案

管理工作的水平。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抓住机遇,创新思维,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利用科学的办法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面对新机遇,迎接新挑战,采取新措施,不断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有较高价值的参考,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高娟.推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09):50-51.

[2]何丽芬.解析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提升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05):172-173.

[3]周晨.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动物卫生监督部门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03):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