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肠白塞病长期误诊误治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老年肠白塞病长期误诊误治反思

杨礼维

杨礼维

(大理大学临床医学院;云南大理671000)

【摘要】目的:对肠白塞病诊断要点临床特征和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提高临床中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在本文中主要回顾,曾经我院进行治疗的一例肠白塞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吃饭以后上腹隐痛,3月住院。患者在入院前在多家医院进行过治疗。被误诊为肠炎。进行相关的治疗后,患者症状没有得到缓解。经过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口腔有一处溃疡,下肢有严重水肿现象。询问患者的患病历史得知患者两年前,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近期视力明显下降。请许多专家会诊后,得知患者为肠白塞病。结论:对于临床中,消化溃疡且反复发作的患者。并且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的患者。要考虑是否为肠白塞病。并进行相关的检查。尽早的进行准确诊断,减少误诊现象的产生。

【关键词】老年;肠白塞;误诊误治;反思

白塞病,是反复发作的口腔和生殖器的溃疡,眼膜皮肤的损害。主要表现为自身免疫系统疾病[1]。临床表现非常的多样并且相对复杂。白塞病造成的消化道损害又叫做肠白塞病。发病率相对较高为10%到50%。这种病上至口腔,下至肛门,都会受到伤害[2]。溃疡为多发或者单发,严重的溃疡可以出现穿孔的症状。甚至会引起死亡。由于现阶段消化科对白塞病认识尚浅。比较容易产生误诊的现象,影响疾病的治疗。我院近期有一例肠白塞病的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男,78岁。因进食后出现上腹部的痛在3月份入院。在6个月前进食后,会出现上腹部和胸骨后的痛感。吃流食以后,疼痛相对较轻。常常伴有夜间的咳嗽和喉咙的瘙痒[3]。在当地医院进行CT检查后,显示:食管中下部产生病变。双肺部产生钙化现象。胃镜结果显示:食管有多发性的溃疡,并且有胃炎的现象产生[4]。因病症不断加重且治疗效果不显著。患者转入我院进行治疗。首先患者有高血压38余年,高压血压达178,低压血压达126。40年前患者进行了阑尾的切除手术。8年前患者因为胆结石切除胆囊。三年前患者进行了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血压高压136,低压100。患者精神较差,并且口腔处产生一处溃疡。双肺呼吸澄清。腹部较软,上腹部有明显的压痛现象,不曾触及到包块。双下肢有重度的水肿现象。胃镜检查显示患者表面有多处白色斑点。并且产生糜烂性的胃炎,多发性的浅表溃疡。对患者的患病时进行追问得知。患者在两年前,反复发生口腔溃疡。随后给予患者护胃一酸营养,支持补液等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之后经过三个月的随访发现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较为良好。进食后,也没有上腹部的疼痛。

1.2诊断标准

根据13年国际白塞病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5],诊断患者为肠白塞病。根据13年国际发布的白塞病诊断标准。生殖系统溃疡有两分,口腔溃疡有两分,皮肤损害有一分,眼部诊断为两分,神经系统损害为两分,血管症状为一分。累计大于4分,或者等于4分,就可诊断为白塞病。在镜检的过程中,白色并没有什么特异性,主要的表现就是,使馆的溃疡,食管周围黏膜发红。在镜检下,病变处的粘膜没有明显的炎症表现。部分粘膜有炎症病变。本文中的案例,临床表现诊断为白塞病,且治疗效果较好。

1.3排除病例

初步诊断为肠胃炎,进行治疗后,没有得到缓解。随后患者进行转院治疗[6]。转院后,经过检查,被诊断为消化道溃疡。口服硫酸铝等药物后,病情仍未得到好转。后进行了第3次转院。转院后被诊断为克罗恩病。治疗效果欠佳。

2.治疗

2.1疾病的概述

白塞病是一种复发性慢性的损害性疾病。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和女性身上。主要病理学基础是血管炎,发病时期可以累及全身的所有血管[7]。目前,此病的病因没有得到明确。现阶段主要认为与遗传环境感染和自身免疫系统的免疫缺陷等因素有关。经过文献和资料的搜集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在白塞病的发病过程中作用非常重要。降低该病的发病症状,可以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入手。比如从生殖器口腔以及皮肤的损伤之中根除螺旋杆菌。此病没有一个完整的临床表现。消化道病变多累及回盲部,回肠末端和升结肠。并且溃疡坏事结核型和肉芽肿型。腹部的症状大部分为血便,以及腹部的肿痛。有时会伴有饥饿现象的产生。

2.2疾病的治疗

白塞病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症状继续发生。防止此病损害患者的器官[8]。手术进行后具有较多的并发症,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所以此并不提倡使用手术进行治疗。现阶段治疗的方法主要是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中医治疗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以及患者的体征,提供特定的治疗方案。而西医治疗主要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等。早期糖皮质激素,对症状的控制较为有效。现相关报道显示,已经产生新型的抑制剂用于治疗肠白塞病。肠白塞病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消化道系统的疾病,非常的容易和肠白塞病混淆,若不积极的进行控制和治疗。就无法获得满意的疗效。因此如果想及时的控制肠白塞病的症状。又要对消化道进行对症的处理。则尽早对肠白塞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3.结果

白塞病的临床症状非常的不典型,累及器官又非常的多。并且有时医师在询问患者病症时不详细。采集到的病症历史不完整。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导致误诊为消化性溃疡,等各种肠胃疾病。且本病的发生部位主要表现在食管中下段。此段易发生多种疾病,容易忽视疾病的复杂性。有时医师仅仅针对胃镜所显示的结果,就作出诊断。没有思维的开拓导致了误诊现象的发生。

当患者消化溃疡为主要表现有口腔溃疡时。要考虑肠白塞病。及时的进行检查。及时的对白塞病的患者进行检查是非常的重要的一个部分,检查可以很多大的程度上减少对白塞病的误诊现象。必要的时候进行针刺实验。争取减少误诊现象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王帅,张帆,张威,钱珍.老年肠白塞病长时间误诊误治反思[J].临床误诊误治,2017,30(06):45-47.

[2]孔宪诚,沙粒,阎良,黄建平.青年结直肠癌15例误诊误治临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7,30(06):23-25.

[3]李陈婕,霍继荣,施小六,等.白塞病9例临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4,32(3):30.

[4]YazdanpanahMJ,BanihashemiM,PezeshkpoorF,etal.Evaluationbetweenassociationofpsoriasisandvitiligo[J].JCutanMedSurg,2015,19(2):140-143.

[5]任桂晶,周长玉.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肠白塞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吉林医学,2019,40(02):437-438.

[6]罗丹,申艳,邹峻,管剑龙.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在肠白塞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6,43(02):154-158.

[7]陈伟玲,李纬明,单彩燕.肠型白塞病20例护理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7):3237-3238.

[8]尤立平,白彦平,杨顶权.前列腺素E1脂肪乳注射液治疗伴有肠病变的白塞病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8(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