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灌+贴缝施工工艺成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灌+贴缝施工工艺成效

曾昊1郝清珍2

1.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2.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绍兴管理处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浅谈营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施工的必要性,并针对传统灌、贴缝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灌+贴”形式进行封闭裂缝,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路面裂缝封闭质量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关键词:营运高速;沥青路面;灌贴缝

随着当前营运高速里程的不断增长,如何进一步提升道路路况服务水平及司乘人员行车感受,已成为养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预防性养护作为全寿命周期养护的重要一环,能够提前介入实施养护,极大延缓病害发展,减少后期因各类专项养护封道施工给道路正常通行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主要结合沪杭甬高速部分路段近年来在冬季路面预防性养护施工开展情况,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沥青路面灌贴缝工作简单归纳总结如下。

一、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必要性

1、提前介入养护,延缓病害发展,提高养护投入效益比

路面预防性养护是指在不增加路面结构承载力的前提下,对结构完好的路面有计划地采取某种具有费用效益的措施,以达到保养路面系统、延缓损坏、保持或改进路面功能状况的目的。而路面灌贴缝作为最传统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施工方式之一,能够主动提前介入实施养护,最大限度提高养护投入的综合效益比,真正实现“花小钱、办大事”。

沪杭甬高速从2016年冬季开始全面加强路面灌贴缝工作,强化质量管控,各管辖路段灌缝长度明显增加,2015年全线完成灌缝58.1万延米,2016年完成灌缝量79.9万延米,2017年达到82.4万延米。在此基础上,2017年全年完成坑槽修补面积累计9372.3m2较16年12940.8m2有大幅降低,路面灌贴缝工作成效显著。

2、提升路况水平,确保道路畅通,有效提高省内管养排名

每年年终,浙江省公路局通过对全省各条高速公路路况质量开展路况检测进行总体排名。根据浙江省公路局2018年工作会议内容,路况质量的好坏将与通行费的收费标准直接挂钩,这对高速公路养管工作成效提出了较高要求。

根据检测指标PQI(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CI(路面损坏状况指数)*0.35+RQ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0.40+RDI(路面车辙深度指数)*0.15+100*0.10,其中PCI即路面完好程度的指数,与路面修补面积及裂缝数量密切相关。

二、传统路面封缝施工工艺浅析及改进探讨

(一)传统封缝工艺浅析

热熔胶灌缝施工作为最传统的路面裂缝封闭施工方法之一,在当前封闭裂缝施工中最为常见。灌缝施工主要是采用热熔胶对横纵裂缝进行封闭,工序简易,经常出现抛洒滴漏、灌缝线型弯曲不规则等问题,尤其是当温度降低较快时,仅采用热熔胶封闭的裂缝极易拉开,雨水渗入后极易导致其他路面病害,耐久性较差,需再次封道补灌。

裂缝贴贴缝相对于热熔胶封缝施工,无需像热熔胶进行现场烧制,仅需要将厂制裂缝贴根据裂缝实际宽度及长度进行剪裁,然后通过外力挤压裂缝贴封闭裂缝。贴缝施工平均每小时可贴缝300延米,施工效率较灌缝施工(含烧制时间)高3倍左右,但裂缝贴也有一定局限性,为保证裂缝贴与路面粘贴紧密,需在平均气温在15℃以上时方可大范围使用,一旦温度降低较快,加之受车辆不断碾压时,裂缝贴极易发生脱落、断裂等问题,贴缝质量难以保证。

(二)“灌+贴”工艺改进

为有效解决传统热熔胶封缝效果不好,以及单纯贴缝施工中贴不牢、贴不紧的问题,2016年在杭甬高速杭州段贴缝施工中尝试采取“灌+贴”的形式封闭裂缝,经过一年多实时跟踪,裂缝周围未出现局部病害,封缝效果较好,现已在各路段17年冬季封缝施工中全面应用。

首先,“封得住”,下灌的热熔胶可直接将裂缝完全封闭,并有效阻止雨水渗入,减少水损病害发生,同时由于裂缝贴较好的抗拉性能,一定程度也可延缓裂缝发展。

其次,“粘得牢”,相对于单纯贴缝,形状规则的裂缝贴加上温度较高的热熔胶更易与沥青路面形成一体,粘贴更为紧密,不会因粘贴不牢发生脱落或断裂等问题。

第三,“综合效益高”,明显减少多次封道作业成本及安全风险,同时大幅减少封道施工对道路正常通行带来的不利影响。以1年内10km标准车道封缝施工为例(单车道,每50m一条缝,长3.75m),作业人员6人+2辆台班为一个灌、贴缝班组,传统灌缝施工:每日灌缝4km,单次成本为10/4*(6*200+2*600)+10000/50*3.75m*2元/m=7500元,每年两次灌缝成本为15000元,贴缝施工:每日贴缝6km,单次成本为10/6*(6*200+2*600)+10000/50*3.75m*3.5元/m=6625元,每年两次贴缝成本为6625*2=13250元;“灌+贴”形式施工:每日灌贴缝3km,10/3*(6*200+2*600)+10000/50*3.75m*(2元/m+3.5元/m)=12125元。

图2.1(1)热熔胶灌缝;(2)裂缝贴贴缝;(3)“灌+贴”封缝整体效果

三、“灌+贴”封缝工艺施工要点

“灌+贴”封缝施工与传统热熔胶以及单纯裂缝贴封缝施工相比,封缝质量较好,充分发挥了热熔胶以及裂缝贴各自优点,对提升道路整体路况水平以及道路通行的通畅度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整个施工周期内仍需加强施工的计划性、规范性及系统性。

1、事前早安排,强化原材料的质量把关。

灌贴缝施工主要集中在每年春冬季,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根据路段裂缝实际情况,及早做好原材料采购,同时确保裂缝贴储存在20℃-35℃恒温空间;热熔胶烧制时间不宜过长,出炉温度控制在190℃-210℃之间,在保证热熔胶流动性的同时需要防止热熔胶老化。

2、事中抓质量,做好质量与进度相统一。

灌缝施工前,需要进行清缝,彻底扫除裂缝周边泥沙、尘土等,确保热熔胶封缝饱满,缝内无杂物,同时热熔胶灌缝宽度需较裂缝贴两侧宽0.5-1cm为宜,确保裂缝贴能骑缝完全,裂缝贴原则上要求不随意剪裁,确保裂缝贴发挥整体抗拉性能。

四、结语

“灌+贴”封缝工艺封缝成效显著,但也有需要进一步完善及改进之处,如何减少裂缝贴与热熔胶重叠后厚度增加带来的短期内行车舒适度降低,如何提高“灌+贴”整个工艺施工效率等,这些也是今后工作重点,同时仍需从上至下强化预防为先的管养理念,管好人、理清事,全力提升路况整体服务水平及司乘人员行车感受。

参考文献

[1]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技术与灌缝材料分析[J].金宏雷,许孛皋,黄瑞三.交通标准化.2013(01).

[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方法[J].黄宏慧.交通标准化.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