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灾害以及防护措施翟正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煤矿地质灾害以及防护措施翟正州

翟正州张庆建

山东东山新驿煤矿有限公司山东兖州272000

摘要:近年,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煤炭行业也有了较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煤矿产业大规模发展,煤矿地质灾害也越发频繁,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公认的最大灾害之一。煤矿地质灾祸指的是因矿井采煤出产而引发的破坏地质环境、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危及生命安全的一种矿区灾祸,它在地质灾祸中是重要分支,损害很大,必须加强防治。本文对煤矿地质灾祸的主要热门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讨论,以便尽可能降低煤矿地质灾祸发生率,削减灾祸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地质灾害;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引言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人们在挖掘时由于对安全欠缺考虑,导致了一些严重的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严重的影响,也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很早就开始对煤矿地质灾害进行研究,对煤矿地质灾害进行了一定的防治。本文就煤矿地质灾害的相关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1、煤矿地质灾害表现

1.1山体滑坡

在对煤矿进行开采的过程中,改变山体原有的坡度和平衡力会造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通过对以往山体滑坡类事件的分析,这类事故的发生给中国造成上亿元的损失。这一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地区当属中国抚顺西露天煤矿,这一煤矿中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在开采中经常造成山体滑坡问题,给附近人们和企业造成严重威胁。

1.2地面下沉和塌陷

地面下沉和塌陷是当前煤矿中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这一灾害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在开采过程中对开采区中围岩的初始应力场造成严重破坏,使开采区中的岩石发生破碎和断落导致地表发生位移产生的现象。此外如果对开采区无限制进行抽水,使地下水进行重新分布,水力坡加大会导致开采区出现漏斗现象,从而形成地表塌陷。煤矿开采中造成地面下沉和塌陷给附近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1.3瓦斯突出

瓦斯存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煤矿资源的缝隙之中,另一种则是存在于比较封闭的系统中。如果煤矿开采过程中破坏了瓦斯存在的封闭系统,就会造成瓦斯气体的释放,引起瓦斯事故。

2、煤矿地质灾害的类型

2.1山体滑坡与塌陷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留下许多采空区,这些区域承载力有限,且很多采空区已积水,从而引发山体塌陷,致使煤矿煤矸石渣场拦堤被冲垮,不仅影响后续施工,还会改变当地地形地貌,影响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此外,煤矿的大量开采还会用到爆破开采等施工工艺,这会破坏坡体的原始应力平衡,从而引发山体滑坡,导致大量矿渣沿着坡地向周围推进,不仅会造成煤炭企业的经济损失,还会压垮周围的房屋,导致人员伤亡。

2.2地面沉降与塌陷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导致岩石发生破碎,随之形成破碎带,影响矿区周围岩石的初始应力场,因此在这部分区域,地面沉降与塌陷的发生率大大增加,一定程度上给煤矿开采造成不利影响。此外,随着煤矿开采深入,采空区不得不扩展,还要根据煤矿开采的需求进行重新分布。由于山体有一定的坡度,因此容易形成降落漏斗,在采空区上方发生地面沉降与塌陷,这不仅导致煤矿采掘工作更加复杂,还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注意这个问题。

2.3煤与瓦斯突出

由于地质构造的差异,不同区域的矿区瓦斯含量不同,一般来说,封闭的岩层结构会导致该矿区的瓦斯含量聚集。而张性断裂结构有助于瓦斯排放,因此拥有该结构的岩层瓦斯含量较小。如果瓦斯含量过大,就会增加火灾、瓦斯爆炸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在煤矿开采之前,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地质的勘察工作,尽量避开在较为封闭的地段施工,减少瓦斯事故发生。此外,还要对均布平衡进行调整,以防瓦斯中毒的发生。

3、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方法

3.1加大灾害宣传和教育力度

作为中国主要的能源,煤矿开采是必然的,为了保护采矿区的生态环境,减少地质灾害,国家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强对煤矿开采的管理。并针对地质灾害采取预防措施。要加大灾害宣传和教育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对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和危害进行大力宣传。同时,相关部门要持续不断的对灾情进行研究,以便能找到更好的预防措施,研发出新技术,引导全民防灾,在地质灾害发生时,使处于灾害中心或周围的人们有能力自救,减轻人员伤亡率和其他损失。

3.2保证煤矿开采的合理性

保证煤矿开采的合理性能有效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国家针对此,颁布了相关的法律,如《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煤矿企业在进行开采时,要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开采,不要做超出要求规定以外的开采行为。相关矿管部门应加强对煤矿开采生产过程的监督,对煤矿开发区的环境进行检测,根据环境实际情况督促煤矿企业重新制定开采计划,使煤矿开采在矿山的承受范围内,使煤矿开采趋向合理,虽然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因为煤矿开采工作是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以往,保障的不仅是生态效益,还有经济效益。

3.3提高煤矿开采技术和效率

当前中国技术水平虽然不足以解决开采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地质灾害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技术防御,如在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地层漏水及矿坑产生的水,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在某些条件作用下形成水灾,可以选用采掘工程和合适的矿井模型进行防治;对于一些易自燃煤矿的开采,要选用合理的开采技术,使煤矿开采更安全;矿压容易使矿体破裂或冒顶现象发生,而采用合适的开采技术,并对开采区进行合理布局,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合适的开采技术可有效防治地质危害的发生,所以相关的人员应该加强对开采技术的研究,提高煤矿开采技术和效率。

3.4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除了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如瓦斯爆炸,其他种类的地质灾害都是经过长期的地质破坏而发生的,在发生前期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为了防治地质灾害,国家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技术部门对开采区的地质进行定期勘测,勘察其结构是否稳定,结合矿区实际情况及经验,对即将出现的地质灾害进行合理预测,并采取有关防御措施,将这些内容及时传播给矿区相关人员及周围居民,使他们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以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占据重要作用,需要时刻对地质进行监督,并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地质结构勘测,要分析勘测数据,以准确判断结果,这项工作具有艰苦性和长期性及技术性,所以对于相关操作人员的要求很严格。

结束语

当下,由于在煤矿生产运行的过程中的过度开发以及没有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开采,导致了我国矿区出现了严重的岩层移位问题,这一问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影响了我国煤矿区域的地质结构发生变化,导致了我国矿山承受的压力不平衡,这样就会导致严重的煤矿地质灾害问题。在矿区生产的过程中,煤矿的地质灾害问题不需要过多的赘述,其严重性已经非常的突出,很多的相关部门已经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因此在我国煤矿开采以及开发的过程中要及时的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来有效的对煤矿地质灾害进行预防以及控制,保障我国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王鹏举.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J].科技资讯,2016,14(24):27+29.

[2]孔祥军.浅析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5):25.

[3]汪培德,吴家杰.煤矿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方法探讨[J].低碳世界,2016(25):73-74.

[4]石磊,米振华,姜智东.浅谈煤矿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6(33):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