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药物误服及中毒的防范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老年人药物误服及中毒的防范护理

林琳姜雪陈艳妮

林琳姜雪陈艳妮(大连疗养院傅家庄疗养区护理办)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人药物误服及中毒的防范护理。方法抽选我所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例药物误服及中毒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实施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误服药物均得到及时纠正,患者恐慌、焦虑程度有所减轻,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使患者增加了使用药物的相关知识,护理满意度达90%(9/10)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纠正老年人误服药物及中毒的情况,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慌心理,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增加患者用药知识,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药物误服;药物中毒;预防;护理

误服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吃错药、漏服或过量服药,服用变质、过期的药品[1]。药物中毒是指药物进入人体,在效应部位积累到一定量而产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药物中毒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现抽选我所收治的10例药物误服及中毒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老年人药物误服及中毒的防范护理。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所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例药物误服及中毒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3例,年龄64~75岁,平均年龄(69.5±2.2)岁。

2临床表现

老年人服药时如果出现以下临床表现,考虑有药物副作用或药物中毒的可能。

2.1洋地黄类药物

2.1.1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及食欲不振等。

2.1.2心律失常。

2.1.3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眩晕、耳鸣,烦躁不安及幻觉等。

2.1.4视物模糊不清,黄视或绿视等。

2.1.5尿少。

2.2磺脲类降糖药

心慌、头晕及出汗等低血糖反应。

2.3降压药

2.3.1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可引起头晕、头痛等症状。

2.3.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可引起干咳。

2.3.3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和普萘洛尔可引起心率减慢等症状。

3护理干预

3.1预防误服及药物中毒的措施

3.1.1评估

(1)所用药物种类、剂量、用法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等;有无过敏史是否发生过误服、药物中毒事件。

(2)用药后的临床表现、效果及有无毒、副作用的表现。

(3)老年人年龄、视力、听力状况及肝肾功能状况,服药能力。

(4)老年人及家属或陪护对药物的认知情况。

3.1.2用药简单易行

对老年人用药应采用适宜的药物,如易于吞咽的液体制剂,尽量减少每日服药的种类和数量[2]。

3.1.3加强用药指导

(1)对认知清楚的老年人,言简意赅地讲明药物种类及作用,可与家属或陪伴一起商讨服药计划。

(2)告知老年人及照顾者用药的方法,特别是首次或更改药物时,应重复强调,提高记忆。

(3)告知老年人及照顾者药物的作用和毒副作用、特殊药物的服药时间及不同药物需要观察的症状,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及时对症治疗。

(4)教会老年人使用药袋或药盒,使用不同颜色的药盒,便于区分;应在药袋上面注明服药的时间,遵医服药[3]。

(5)告知老年人勿自行增加或减少服药种类和数量,住院期间遵医用药。

3.1.4加强开药管理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2)注意观察药后的效果和副作用,及时记录。

(3)口服药物应放置在避光、干燥的地方,护士发药时应检查药物是否变质,确保服药的安全[4]。

3.2一般护理措施

3.2.1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及瞳孔的变化。

(2)监测生命体征。

(3)治疗后的改善状态。

3.2.2急救配合

(1)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异物吸入。

(2)监测血药浓度,正确收集标本,及时送检。

(3)对可疑或肯定有心脏毒性的中毒,应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并监测心肌酶谱改变。

(4)记录24小时出入量,监测尿比重、血尿素氮及血肌酐等,谨防发生肾功能衰竭[5]。

3.2.3心理护理

当患者脱离危险后,应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以安慰患者情绪,减轻或消除患者的恐惧感。

4结果

10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误服药物均得到及时纠正,患者恐慌、焦虑程度有所减轻,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使患者增加了使用药物的相关知识,护理满意度达90%(9/10)

5讨论

国内调查显示,有73.3%的老年人经常根据自己或他人经验而自行用药,6.2‰的老年人曾经服错过药[6]。误服药物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严重者还会产生药物中毒,导致老年人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国内调查显示,急性药物中毒占急性中毒病例的23.4%,仅次于急性化学物中毒,居第二位[7]。发生急性药物中毒人数存在上升趋势。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往往患有多种疾病,因此服用药物种类也繁多,继而产生药物不良反应也较多。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与成年人不同,用药后可能产生眩晕、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本研究通过对10例药物误服及中毒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可知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纠正老年人误服药物及中毒的情况,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慌心理,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增加患者用药知识,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英,陈燕,姚静珠.优质护理对提高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4,(3).

[2]钟仁平.浅谈老年人合理用药策略[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9):619.

[3]温新华.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四)——药物中毒篇[J].健康,2016,(7):9.

[4]武建军,李凡,曹秀堂,英明中.急性药物中毒235例临床特征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3,12(12):941-943.

[5]代明彬,吕洋.老年人合理用药策略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1):100-104.

[6]许蔚文.加强老年人的用药指导[J].健康指南:中老年,2017,(12):56-57.

[7]蒋发根,潘雅东,张芹洪.老年患者合理用药对策[J].解放军健康,201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