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矿山化验室建设与管理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分析矿山化验室建设与管理要点

吴玉玉

山东黄金冶炼有限公司山东莱州261441

摘要:矿业开发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生态、地表水、地下水、噪声、环境空气及固体废物等。根据项目本身特点,指出了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境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以期望在矿山开发建设中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根据目前煤矿煤质化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煤质化验室的关键问题和管理煤矿企业煤质化验室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化验室;煤质;管理要点

煤质化验在煤炭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着煤炭的质量,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煤炭价格和企业效益,在煤矿生产中不可替代。因此,煤炭生产企业要高度重视煤质化验工作,不断提高煤质化验工作水平,化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是决定煤质化验工作的前提,高水平的化验室加上精细的管理是煤矿能够创造好的效益的“硬件”保障。下面我就十几年在煤矿煤质工作的感悟总结一下,与大家共勉。

1、健全煤质化验室制度,实行以精细管理促进工作精优。

煤矿化验室不同于专业化验室要求面面俱全,煤矿的化验室目的就是是以最低的成本创造出最好的煤炭检测质量。煤质化验室的投资与设备的选用也应根据具体的情况而进行细致的论证,昂贵的设备并非是精确数据的充分必要条件,只有配合适当的制度与管理,才能保证精确数据,如在化验胶质层项目中,目前有先进的自动仪器,然而先进的仪器在带来全自动的同时经常会出现数据不准,以及长期使用会严重降低化验员业务能力。煤质化验是精密程度要求较高的岗位,工作中应不断完善和创新各项规章制度,从岗位职责、岗位标准,责任追究等方面来规范管理,保障煤质的工作执行力,同时,避免制度虚设,通过互监、互查等精细管理使之真正落实到工作中,切实把外在压力变为职工内在动力,不断提高化验工作水平。

2、科学化管理化验室物品,仪器设备。

加强过程控制,注重科学方法。管理无外乎人的管理和材料设备的管理。在对待设备最好实行设备包保负责制,做到“零故障”,及时对设备检测维修,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在材料管理上,关键做好低值易耗品、设备仪器的管理工作,低值易耗品使用频率高,流通性大,管理上要以方便使用为原则,仪器设备按照固定资产建立卡片管理制度,记录仪器有关的详细数据,建立专人管理责任制,建立使用、事故、检修记录制度。另外,精密、贵重仪器的管理工作一定要有特殊的管理要求。

3、矿山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3.1对生态环境影响

煤炭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主要是采煤沉陷及沉陷引发的地下水的漏失对自然植被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由地表沉陷引发的建筑物破坏和居民搬迁等社会环境影响。地表沉陷的生态影响应根据同一地区采煤的生态影响调查,结合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给出评价结论。生态恢复规划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占用农田和林地的要办理相关手续,并进行经济补偿,对占用或使基本农田丧失使用功能的,要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占一补一”,做到基本农田的“占补平衡”,对生态的补偿措施要具体,列出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和生态恢复的执行主体,即生态补偿机制。对居民的搬迁,要制定全井田的搬迁规划,绘制搬迁计划图,对首采区要求煤矿投产前一次搬迁到位,避免二次搬迁。分析迁入地的承载力;对于采煤引发的滑坡现象,应结合国土部门要求开展的地质灾害评价工作,提出具体的环保措施。

3.2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尾矿水中Cu,Pb,Zn,Cd的含量均严重超标,其中Cu的含量超过标准值上百倍。这些污染因子主要来自矿石,部分Pb还来自用于选液配剂的柴油。

硫化矿在潮湿空气中容易被氧化,形成硫酸――硫酸高铁溶液,并与Cu2+,Pb2+,Zn2+,Cd2+等离子形成可溶性盐,随水一起迁移。选矿过程中加入的柴油等有机物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可吸附金属及其离子,残存于选矿水中。因此选矿废水可带走矿石中的金属和硫化物,造成Cu,Pb,Zn,Cd等金属含量超标。

这些污染因子将给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Cu,Pb,Zn,Cd都是金属毒物,很难被生物降解,只能在不同的价态和形式间相互转化、分解,其毒性以离子态存在时最为严重。它们常被生物吸收富集于体内,并通过饮水与食物链最终毒害人体。其中Pb和Cd为毒重金属元素,它们进入人体后,能与生理高分子物质作用而使之失去活性,也可能积累在某些器官中,导致慢性中毒,潜伏期可长达10~20年,严重者会致死。

生活污水中主要是总氮、总磷含量超标。它们是在储积过程中由于浓度的不断增加而导致含量超标。氨态氮和磷是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物质。含有较高浓度的氨氮和磷的废水,进入环境水系后会引起水体缺氧,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构成毒害,并刺激藻类等水生植物过度生长,引起水体的“人为富营养化”。另外,磷还可在人体内富集,当其含量超标时,可导致缺钙。

3.3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地下水的环境影响是煤炭开采项目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评价地下水的环境影响应从区域水文地质(岩性,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地质构造、采煤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等几个方面,结合开采区已有矿井采煤后对地下水的影响和评价项目的实际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其环境影响,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对煤层顶板或底板较为敏感的含水层,可采取划定禁采区的办法减缓其影响,对井田采区或开采巷道毗邻导水断层和河流的,要按设计规范留设足够宽度的防水煤岩柱,确保采煤不对这些敏感地段产生明显的影响。

3.4对噪声环境的影响

煤炭项目的噪声环境影响,施工期需注意施工设施对周围居民的影响,运营期需按矿井和选煤厂固定噪声源及煤炭运输流动生源进行评价。对固定声源,当厂界噪声标准限值大于厂界外环境噪声标准限值时,对流动生源存在时,两种情况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都应提出相应的噪声防护距离要求,要求建设单位配合当地规划部门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工作,避免在防护距离内新建噪声敏感建(构)筑物。噪声的预测和治理措施按声环境导则进行评价即可。其中公路、铁路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参照相应行业常规的评价方法进行,煤炭运输量大的铁路应考虑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为电气化铁路应进行电磁环境影响评价。

3.5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煤炭项目环境空气评价主要表现在施工期扬尘的影响和运营期燃煤锅炉的环境影响,煤炭均有较为成熟的控制措施。另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是高瓦斯矿井的瓦斯综合利用问题。应严格按照国家对瓦斯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制定瓦斯综合利用方案,方案应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瓦斯综合利用率应达到国家规定的逐年的抽采利用指标。瓦斯的抽采利用应严格执行“先抽后采”,综合利用设施与矿井同步(或更早)投产的原则。

3.6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固体废物评价是煤炭开采行业矿井水、瓦斯和煤矸石三大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煤炭行业环评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煤矸石处置与综合利用的评价应从两个方面考虑。处置内容应先做矸石淋溶(或浸泡)试验,鉴别矸石属于固体废物的危险属性、通过计算煤炭自燃的判别指数确定煤矸石的自燃倾向;按国家相关规定,禁止设立永久性矸石堆场,堆场周围500m内不得有集中居民点。矸石的综合利用方案应具体,可操作;煤矸石用于矸石电厂发电的综合利用项目至少应纳入省级电力综合利用规划,须提交相应的承诺文件,否则可认为矸石综合利用措施不落实。

4、结束语

总之,化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上是一个围绕国标动态的过程,并不是机械的执行国标的过程,它随着经济社会与法律行业的发展与更新,必然有一个动态的变化,但我们如果能够抓住关键,科学的建设与管理,我们的化验一定会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准确”服务的。

参考文献

[1]钟文丽,邓江红.矿山开发对矿区水环境影响评价[J].地质找矿论丛,2017(02)

[2]李艳,王恩德,沈丽霞.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程序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1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