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1

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张焕莉

(新矿集团莱芜中心医院山东济南271103)

【摘要】目的:深入研究患有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并发症的临床发病原因。方法:本次论文研究地点定位于作者工作的医疗单位,具体地点为作者所处科室,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这26例患者同时患有腔隙性脑梗死并发症,另外选择2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例如,年龄大小、身体质量指标、血糖高低。结果:通过分析对比得知,试验组患者的年龄比对照组年龄大,而身体质量指数、SBP指标、DBP指标低于对照组患者。再进行医学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能确定脑梗死发病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和糖尿病有关系。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脑梗死和患者的高血压病史、颈部的中膜和厚度增加、血红蛋白量增加有很大的关系。

【关键词】2型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075-02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论文研究地点定位于作者工作的医疗单位,具体地点为作者所处科室,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这26例患者同时患有腔隙性脑梗死并发症,另外选择2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为了能避免其他疾病影响研究结果,作为研究对象的前提是排出肝脏、心脏功能不健全,呼吸道系统有严重病患。再根据国际相关医学学术诊断标准判定为2型糖尿病,而同时患有脑梗死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诊断。

1.2方法

50例患者都按研究计划中进行静脉抽血,抽血前要空腹8个小时以上,通过血样检查患者各项指标,例如,TG、TC、LDL-C、HDL-C、血糖、SBP、DBP、血压等指标。通过患者身高体重计算身体质量指标(BMI),同时询问患者的高血压病史,通过B超观察患者的颈部中膜厚度是否有增加的迹象。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信息及生化资料分析

从表1中能看出,试验组患者的年龄大于对照组,但是,身体质量指数(BMI)、患糖尿病时间、SBP指标比对照组低,DBP指标高于对照组,所有指标信息分析差异存在医学统计意义。

2.2试验组患者Logistic回归研究分析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并发症的主体原因,以脑梗死发病为随机应变因素,以患者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标、SBP指标、DBP指标、糖尿病患病时间、高血压患病时间为自动变化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是高血压病程、颈部中膜厚度、HbA1c等指标是造成脑梗死并发症的关键因素。具体如表2所示。

3.讨论

在临床治疗和检测过程中经常发现很多患者在糖尿病患基础上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出脑梗死并发症。而此类并发症多数都是腔隙性的脑梗死,病患特点是患者的大脑半球、脑干深处穿过动脉,如果患者血压有所变化(升高),血管就会出现病患,造成管腔堵塞,患者就会出现脑梗死情况,吞噬组织细胞就会将缺血性、坏死等组织移走,最后形成空隙。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病患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于各种不良病灶引起的,脑梗死病灶多数都处于基底节区。糖尿病患者血糖量非常高,所以其具备的高糖毒性能导致血管出现病变,尤其是对于血管循环障碍、血管基底模厚度增加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其作用机理是:患者的蛋白质所含的非酶糖会随着血糖量升高而基化,同时还会造成代谢紊乱情况,所以患者血液浓度变高,长时间处于高凝状态,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另外,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数量增加就会增加凝聚程度,但是变形能力减弱,如此一来,血管中就形成了血栓,血管细胞循环功能降低,进而影响了血流能力,最终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最后,如果长时间持续下去,就会威胁到患者身体的各个器官组织,引起腔隙性脑梗死。

通过上述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并发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血压升高。从本次论文分析出高血压患病时间越久的患者发生脑梗死几率更高,故高血压病仍为腔隙性脑梗死的易患因素。

结束语

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脑梗死和患者的高血压病史、颈部的中膜和厚度增加、血红蛋白量增加有很大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邱奉林,万国琳.养血清脑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34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06):53.

[2]何丽,罗方,唐建东,雷龙涛,康志强,李清楚.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04):45.

[3]覃少东,陈霞.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41例的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9,31(10):1463-1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