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中医古籍知识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数字化中医古籍知识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胡成

江苏省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图书室214000

【摘要】知识服务作为专业图书情报机构的重要发展方向,就如何实现中医古籍文献信息的数字化知识服务进行探讨。通过对中医古籍文献支持服务、数字化、语义关联等方面来进行对中医古籍知识服务的研究与探索,将本体理论引入,进一步探究构建在本体之上的中医古籍文献知识库,从而达到中医古籍文献从资源服务转变到知识服务的目的。本文将深入探究构建在本体之上的中医古籍文献知识库,进而为实现数字化中医古籍知识服务提出科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数字化;中医古籍;知识服务;本体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加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知识服务时代的进步。人们开始对知识信息服务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故而专业图书情报机构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图书馆是用来储存知识以及传播利用的一个中心[1]。当前,专业图书情报行业的新课堂主要是如何提供给用户更为个性、专业的高质量信息知识服务,故而针对于图书情报领域之中的知识服务的研究以及实践应用得以发展。知识服务作为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图书情报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其图书馆资源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古籍文献资源,因此实现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方向是实现现代化的古籍文献信息知识服务,进一步促进我国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一、中医古籍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可以应对现代社会知识匮乏以及信息爆炸并存的问题,当前主要是解决用户同决策者于海量数据与信息之中接收到有用的知识进而成为一种知识服务的问题。知识服务可以用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来作为基础,根据搜寻、组织、整理、分析、提炼那些显性以及隐性的知识来形成结构化知识,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此为提供给用户解决方案或者知识产品的专业化与个性化的服务。知识服务主要是对于知识信息的深层次利用与开发,作为一种有着创新性以及决策性的知识服务,需要面向于客户的需求、知识内容以及解决方案等,为用户提供贯穿一整个知识过程且面向增值的知识服务。于图书情报领域顺利开展知识服务需要专业的咨询参考、课题跟踪定题、知识管理、深层次文献加工、建立专业的特色中医古籍知识库[2]。实现知识服务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建立起专业化的特色知识服务系统平台。

数字化中医古籍文献无论是在内容形式上还是利用上皆与期刊图书等文献资源有着一定的不同,存在着语言、文字、阅读、检索等信息方面的应用障碍。故而,数字化中医古籍文献知识服务的实现较于一般文献更具有复杂性和难度,为解决数字化中医古籍文献在利用方面的障碍,需要先在形式上对古籍文献传统的利用方法进行改变。运用现代化数字化的信息手段,通过多媒体、网络等多种载体及方式,来进一步提升中医古籍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另外,还需对古籍进行内容上的深度开发和加工,进而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信息,将中医古籍文献知识的关联、获取以及重组进行实现。最后,需于利用上来实现中医古籍文献的检索便捷以及信息准确等要求,进一步满足用户的实际个性的需求。构建起中医古籍文献知识服务平台,对中医古籍文献知识信息进行全方位的检索,且提供研究支持服务功能于中医古籍内容的信息统计、辅助工具、参考资料之上,最后实现中医古籍的知识服务。

二、中医古籍知识服务的探索

数字化中医古籍文献就是把传统纸质文献经过数字加工来形成能够被计算机进行识别的符号数字,且进一步形成结构化的文档信息。数字化的中医古籍文献将传统文献的物理形态进行突破,且深入至知识单元之中,然后将这些信息采取解析、编辑以及加工等操作,通过计算机算法来实施分合重组,奠定构建中医古籍知识库的基础。加强中医古籍的支持服务,中医古籍的数字化需具备检索、阅读以及支持服务等功能,其中包括运用中医古籍知识系统需要的参考文献、辅助工具、词频统计信息等服务。中医古籍作为知识整体的一种,其中包含着文本、典籍图像、元数据、概念、学术论文、多媒体资料、工具书、现代文献相关著作等,需要对每一个知识整体进行独立的知识整合关联,进一步形成完善的中医古籍支持服务系统。

三、构建基于本体的中医古籍知识库

数字化中医古籍知识服务的基础主要是以中医古籍文献内容深层次的利用及开发。其中中医古籍深层次利用中主要的障碍就是语义关系以及术语概念的复杂性,故而需要形式化地对中医古籍文献之中的术语、词汇进行规范与说明。因而,将本体论思想进行引入,用中医温病类古籍来作为例子,于中医古籍阅览系统的基础之上,建立起特色的专业中医古籍文献知识服务平台,提供给用户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知识服务[3]。概念话的规范说明就是本体,可以准确描述其概念的含义以及之间的联系,根据逻辑推理来进行概念之间隐性知识的获取,本体具有极为强大的获取知识以及语义表达能力。构建个性化的基于本体的中医古籍的知识服务系统,设计出具有个性的系统模型以及知识检索,把用户实际的知识需求同中医古籍知识库之中的本体网络语义环境进行转化。通过语义来延伸、扩展、筛选信息检索的结果,为用户提供符合其实际知识需求的专业中医古籍文献,进一步实现数字化中医古籍知识服务。

结束语

数字化中医古籍文献知识服务的实现,需要不断探索知识经济时代的实际需求,。在探究的过程中,对中医古籍术语进行规范,根据特色中医古籍文献知识库以及中医古籍本体来解决中医语义关联以及中意概念标准化等障碍问题。故而,中医古籍文献知识服务需要建立起实用、专业、合理的中医古籍文献知识服务系统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以及全新的知识获取途径,保证中医古籍文献知识服务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此来支持中医古籍文献信息的获取、利用、转化以及共享,进一步实现数字化中医古籍知识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旭,赵彦辉,刘树春.本草古籍数字化及嵌入学术资源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06):11-15.

[2].曹霞,裴丽.中医古籍数字化建设实践分析与应对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16(13):42-44.

[3].曹霞,常存库,裴丽.中医古籍数字化建设及其平台设计和实现[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6,25(3):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