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反思

奚军秀

奚军秀西安外事学院外国语学院710077

摘要: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非凡的听说能力,能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很多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甚至超过其专业课的学习,但收效甚微。从建构主义教学观和学习观看,学生很大程度上违反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在自主学习、情景交流和互动上都存在很大熟悉上的误区。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透视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所出现的种种迷惑,探索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法和路子。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反思

一、建构主义综述

皮亚杰(J.Piaget)的建构主义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该理论认为,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的长期储存形式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由于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换言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为其四大要素。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于上述理论的四个要素,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1.用探索法、发现法去构建知识的意义;2.在构建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的各种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努力加以论证;3.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努力联系到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要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4.引导的方法多样,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教师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知。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大学教学模式反思

学生、教师、教材、媒体构成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成分,在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于教学中时,网络能帮助学习者,但仍不能代替课堂。因为课堂教学以及教师的辅导则具有面对面交流、富于情感、更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更好地互动等特点。两者各有所长,各有优势。我们应该积极地将两方面的长处恰当地组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设计出适合本校情况的新的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学生享有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但是这种模式中却隐藏着一种风险:即如果没有有力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对于部分学生而言,个性化的学习很可能会变成无约束的学习,甚至主动学习可能会变成不学习。美国有一项关于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统计报告已经显示,远程教育的学生明显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这说明缺乏教师的直接指导,一些学生会滥用所享有的自由和主动权,导致学习效果下降。所以,不能盲目相信学生自我管理的意愿和能力。

教师素质的高低将最终决定教学模式改革能否成功。新模式改革需要高校在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加大投入的力度。提供新模式运营所需的校园网和计算机的硬件建设和培训出能够胜任新的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师资的软件建设,虽然应该并重,但是培养英语师资才是重中之重,应将足够的资金投放到其中。教师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的角色上来,主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DavidJonassenetalConstructi-vismandCom2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inDistanceEducation[M].theAmericanJou-rnalofDistanceEducationVol,9No,2,1995。

[2]詹朋朋语言输进:学习者的主动建构[J].外语界,2001年第3期,P24。

[3]刘润清外语教学和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P321。

[4]BrownH.DouglasPrinciplesofLanguageLearn2ingAndTeaching(3rd)[M].北京外语教学和探究社,2002年5月,P226-7。

[5]夏纪梅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J].外语界,2000年第4期。

[6]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1期。

[7]BrentG.WilsonMetaphorsforIns-truction:WhyWeTalkAboutLearningEnvironments[M].Educa2tionalTechnology,Sept-Oct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