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厌学情绪研究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1

边远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厌学情绪研究对策

黄恒善

黄恒善广西百色市德保初中533000

摘要:厌学心理是目前中学生心理障碍中最为普遍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厌学症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的心理表现,通常表现为对学习的消极情绪和远离学习活动的行为。厌学症的学生在农村中学里比比皆是,其数量大有不断蔓延之势。因此,我们对其厌学原因作了两方面的调查:一是针对七年级至八年级年龄段的学生,主要调查其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二是对60名厌学学生进行了个别问卷调查,主要问及学生困惑的原因和心理状况,探寻其厌学的症结,找出其心理归因,以此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原因方法反思

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不容小视,是学校、社会、家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当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多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心理,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体罚,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更多的学生走上健康成长之路。我们要多给学生一些激励,少给学生一些挖苦,经常与学生沟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勇气,不要求学生做得最好,但要求学生做得更好。教师更要注重师德修养,提高学术水平,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学法指导;班主任要科学地分配学生的作息时间,用多元的文化来建构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厌学的原因

1.家庭的影响。我校学生厌学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大约有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认为是家庭因素对其厌学行为构成了直接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具有黄、赌、毒等不良习惯的父母,对学生厌学产生了恶劣的影响。还有父母的离异与感情不和等,也是造成其厌学的又一个原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的留守子女,由于长期的情感缺失,缺乏呵护与关爱等,也是引导其厌学的心理归因。

2.社会的影响。一方面,由于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蔓延,误导了学生的思维,他们信以为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误入了不求上进的歧途。另一方面是色彩斑斓、流光溢彩的社会对学生有极大的诱惑,如网吧的诱惑、夜总会的诱惑、KTV的诱惑,更有甚者是当今社会的不法分子把眼睛瞄向了未成年的女生,找处、找嫩、包养……钱来得容易,何必读书?因此,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厌学影响极其恶劣。

3.学生自身的原因。表现为早恋,整天沉溺于对异性的迷恋之中,想入非非,从而对学习无所作为。

4.学校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体现为:一是学校缺乏优良的育人环境,没有学习氛围;二是教育不公平,好的教师、好的学生相对集中,有些学校教学质量连年低水平运行,学生看不到希望;三是教师对学生的“体罚”,或因教师本身的修养问题,导致了学生身心的创伤等。

二、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厌学思想的纠正方法

针对农村中学生的厌学心理,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构建校园文化,形成校本特色。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新途径,依照美学理论,精心设计校园景观,以优美的环境培育人。

2.关注留守儿童,加强心理疏导。针对学校心理文化的缺失,积极营造心灵文化。我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职教师;邀请百色市心理学会专家到校做健康心理专题讲座,举办专场的励志教育,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心态。我们创办了“校园之声”广播站,开设了“心语”校长信箱,把心理文化播洒在学生的心上,定期出版心理健康板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积极疏导和排除心理障碍;通过专家心理卫生知识讲座,促进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为人文校园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3.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近几年来,我校以人文精神为主题,先后举办了党旗映校园、校园文化艺术节、田径运动会、校园红歌比赛、学雷锋树新风等活动。这些鲜明的主题活动,充满了时代气息,深入了学生的心里,传播时代精神,弘扬传统文化,使传统美德教育在校园蔚然成风,使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4.建构文明班级文化。一个具有特色的班集体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教科书,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可以陶冶、塑造学生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德。班级文化建设要建立在对厌学学生心理关怀的良好氛围中,形成对学困生的结对帮扶风气,处处体现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转变农村初中生厌学思想工作的反思

就农村学校而言,“厌学”之怪象比比皆是。究其根本,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一大动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厌学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因此,必须明确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应当使人得到全面发展。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评价制度,不以考论高低、以分论成败。《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中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一套适合素质教育发展需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评价制度,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要努力转变自身角色,由原来单一的传授者变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学习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关系,传统的课堂讲练模式也将随之而改变。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让他们自己去发展、去探索,这样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