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75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研究

田秀芬

哈尔滨市阿城区结核病防治所黑龙江哈尔滨150300

摘要:目的:探讨涂阳肺结核患者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在知情同意下,以2017年10-12月到我医院接受固定复合制剂(FDC)治疗的75例初治涂阳患者为研究对象,监测其疗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其抗结核病药物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75例涂阳肺结核患者中1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3%。经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χ2=23.815,P<0.001)、吸烟情况(χ2=12.040,P=0.024)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该疾病治疗期间,用充分考虑其影响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控制。

关键词: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incidenceandinfluencingfactorsofadversereactionsinpatientswithsmearpositivepulmonarytuberculosisreceivingantituberculosisdrugsandtoprovidereferenceforthedevelopmentoftuberculosispreventionandcontrolstrategies.Methods:Withinformedconsent,75patientswithnewlydiagnosedsmearpositivepatientsreceivingfixedcompositepreparation(FDC)fromOctobertoDecember2017inahospitalinChangchunwereenrolled.Theincidenceofadversedrugreactionsduringthecourseoftheirmedicationwasmonitored.Univariateandmultivariateanalysismethodswereusedtostudytheinfluencingfactorsofanti-tuberculosisdrug.Results:Ninety-sevenpatientswithsmear-positivepulmonarytuberculosishadadversereactionsandtherateofadversereactionswas25.3%.Theresultsofunivariateanalysisshowedthatage(χ2=23.815,P<0.001),smoking(χ2=12.040,P=0.024)andtheresult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The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sofanti-TBdrugsinnewlysmearpositivepulmonarytuberculosispatientsisrelativelyhigh.Duringthetreatmentofthisdisease,theinfluencingfactorsshouldbefullyconsideredandthecorrespondingcontrolshouldbecarriedout.

Keywords:Newlysmearedpositivepulmonarytuberculosispatients;anti-TBdrugs;adversereactions

前言: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传染性疾病,除毛发牙齿外,几乎全身任何组织器官均可发生结核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多见。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传染病,目前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由于抗结核治疗具有药物品种多及用药时间长等特点,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目前,涂阳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具有严重影响。本研究对我医院2017年10月1日-12月31日登记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服用FDC制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选择2017年10-12月到我医院接受固定复合制剂(FDC)治疗的75例初治涂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25岁~87岁,平均年龄(43.25±11.53)岁。以上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的患者中排除以下病例:(1)药物过敏者;(2)有严重胃肠疾病者;(3)有精神疾患者。

1.2方法:本研究应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咨询相关专家、查阅相关文件及文献等制定调查问卷,根据设计好的调查问卷,由调查人员对患者一般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等内容进行面对面的调查,同时并记录患者吸烟饮酒等生活行为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内容。此外,要根据对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分析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对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影响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

1.3数据分析:使用Epidata3.1录入调查问卷,建立相关数据库。对各研究因素与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进行多因素分析。进行数据处理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完成。

2结果

本次研究在2017年10月-12月期间,共纳入现场实施单位确诊的75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占53.3%,女性患者占46.7%;年龄25岁~87岁,平均年龄(43.25±11.53)岁;职业以农民比例最多,占53.5%;文化程度以中学比例最高,占54.9%;75例涂阳肺结核患者中1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3%。经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χ2=23.815,P<0.001)、吸烟情况(χ2=12.040,P=0.024)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肺结核是临床中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其具有普遍的传染性,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具有严重的影响。近年来,肺结核拮抗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014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达960万,其中,因结核病死亡约150万人。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结核病报告发病人数始终位居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前列。我市2013年开始在全市普及使用固定剂量复合剂(FDC)抗结核治疗。FDC是将多种一线抗结核药物按照一定剂量配方制成的一种复合制剂,根据患者的体重不同用药量不同,且单次服药片数少。本研究表明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和饮酒史,是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吸烟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是不吸烟患者的1.62倍,是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总之,早期、正确的处理不良反应是保证患者依从性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要坚持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原则,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会影响到患者治疗依从性,甚至引起治疗中断,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利于早期准确判定不良反应,合理处理并积极防治,减少不良反应及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谢靖.抗结核板式药物治疗肺结核不良反应对照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1):1288-1291.

[2]金韬.板式抗结核组合药物不良反应调查[J].临床荟萃,2014,29(6):614-616.

[3]王珂,赵一红,刘卫华.酒精对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J].医学专业,2012,14(3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