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抗栓治疗在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中的合理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三联抗栓治疗在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中的合理应用

张轩莲

(九龙坡区妇幼保健院重庆400051)

【摘要】目的:探析三联抗栓治疗在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94例为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列表法分。对比组47例患者行双联抗栓法治疗,研究组47例患者行三联抗栓法治疗。比较两组的出血率、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组治疗后出血率为12.76%,低于研究组的17.02%,差异不显著(P>0.05);对比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53%,高于研究组的8.51%,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行三联抗栓法进行治疗,能使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降低,在具体应用中应对INR严格检测,并与患者具体情况相结合,合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关键词】房颤;冠心病;三联抗栓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034-02

在心血管疾病中房颤是临床多发且常见症,常与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冠心病合并发作,以冠心病合并房颤最为常见[1]。临床对于此合并症的治疗,常处于两难境地,因行房颤治疗时需要予以抗凝剂口服,旨在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减少;患者合并冠心病后,则需要长期予以抗血小板治疗,使冠状动脉事件发生减少,特别是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而言,对抗栓治疗方案合理选择非常重要。现就对三联抗栓治疗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效果情况,做归纳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5月-2019年4月,取我院接收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94例为对象,排除药物禁忌症者,伴肝肾等严重脏器功能异常者。根据数字随机列表法分设组别。对比组(n=47)患者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39~80岁(53.6±2.4)岁。研究组(n=47)患者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40~81岁(54.5±2.5)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比组患者行双联抗栓法治疗,即氯吡格雷(生产厂家: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35;规格:75mg)、阿司匹林(生产厂家:四川天平洋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51021475;规格:0.5g),指导患者口服用药,其中行氯吡格雷治疗时每次用药剂量为75mg,每次1次;行阿司匹林治疗时,每次用药剂量为1g,每日1次。

研究组患者行三联抗栓法治疗,即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华法林(生产厂家: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247;规格:5mg),行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时,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均参照对比组进行,行法华林治疗时,指导患者口服用药,其每日用药剂量应结合INR进行调整.

1.3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对比组与研究组的出血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其中,出血情况可分为两种,即严重出血与不严重出血,前者包括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后者包括皮肤瘀斑、鼻出血和齿龈出血等。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出血率

对比组治疗后出血率为12.76%,低于研究组的17.02%,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合并房颤一直是临床治疗难点,具体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于冠心病症,临床需实施抗血小板治疗,旨在使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2)以房颤病症来说,血栓栓塞属于严重并发症之一,对于房颤的治疗,建议予以抗凝剂口服,从而能使卒中病症的发生降低[2]。

伴随医疗研究的深入与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于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治疗,目前临床有以下几种方案:①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②阿司匹林单纯治疗;③单用OAC(抗凝剂)口服治疗;④法华林、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三联抗栓治疗。其中,三联抗栓疗法就是在行双联抗栓治疗的基础上行华法林治疗,大量研究实践表明[3],华法林抗凝功效显著,能使房颤患者病死率与脑卒中的发生降低。然而法华林在我国治疗房颤患者的应用率较低,用药人群仅有1.7%~18.9%左右。而这一情况的发生主要是临床医师对法华林的用药安全性无法有效肯定导致的,该药物虽然能使患者病死率与脑卒中的发生降低,但也存在局限性,能一定成程度增加出血情况发生。本文以我院接收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94例为对象,经对上述阐述的归纳总结可知,三联抗栓疗法的应用能取得的较好疗效,同时能对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进行有效预防,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行三联抗栓法进行治疗,能使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降低,在具体应用中应对INR严格检测,并与患者具体情况相结合合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体格抗栓效果,有效降低出血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钱军,陈键峰,王丽洁,等.冠心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方案的研究[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8,22(3):215-221.

[2]董玲玲,刘俊,吴继雄,等.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不同抗栓方案的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6):906-909.

[3]刘文禹,俞晶晶,陈传品,等.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三联抗栓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12):1161-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