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新技术在二级医院的推广运用

/ 2

PICC新技术在二级医院的推广运用

包芙蓉周素蓉丁秀芳

包芙蓉周素蓉丁秀芳(广汉市人民医院四川广汉61830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8-0048-02

PICC全称PeripherallyInsertendCentralCatheter(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经上肢肘部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将导管的尖端放置在上腔静脉的下1/3处的中心静脉导管。[1]PICC导管材质与组织兼容性良好,置管时间长、感染率低,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及生存质量。我国是在90年代引进的国外护理技术操作,2009年德阳地区二级医院开展为空白。我院地属德阳地区二级甲等医院,医院于2009年首次开展PICC技术,于2010年进行此技术在广汉地区的推广运用计划。为期一年。下面就我院PICC新技术推广运用的科研项目介绍如下:

1资料

2010年10月~2011年11月,在普通病房包括肿瘤科、血液内科、神经外科,进行PICC穿刺置管97例,最大年龄90岁,最小年龄10岁.

2方法

2.1建立实施方案:

2.1.1推广应用的可行性评估。包含要素:专职资质技术人员,医院开展的静脉治疗项目(如收治病员种类、开展治疗项目),领导观念意识与支持度,管道的选择,宣传力度。

2.1.2新技术的申请:按照本院的新技术准入制度进行申请,包含申请表、技术评价表、统计表、伦理委员会的通过。

2.1.3应急预案制定:因为是新技术引进,缺乏广泛的临床经验,对并发症的出现要制定应急处理措施与技术支持系统。

2.1.4物资保障:包含设备科负责管道、管道维护所需物资购置(大敷贴、);药剂科相关并发症所需药物。

2.2组织管理:建立以一线为主的静脉治疗小组,建立PICC推广应用科研组,规定职责。

2.3技术人员选拔:静脉输液专科护士,PICC培训合格资质人员为主干人员。在输液临床科室各挑选1~2名输液穿刺技术好,理论知识强,热爱静疗,创新意识强、沟通能力强的护士为组员。

2.4技术培训:分全院培训与重点培训。全院培训内容与目的为让全院护理人员熟知此项技术,熟知管道维护方法与健康指导。重点培训对象为开展此项技术的科室人员,因为管道维护与正确使用贯穿每个班次,因此需人人掌握。采用示范、讲解、实践的培训方式。

2.5软件完善:包括知情同意书、操作记录、护理记录单、出院宣教、化疗拒绝置管同意书、溶栓知情同意书、穿刺登记本。

2.6试点病房:选择需要深静脉用药较多的科室为前期推广科室:肿瘤化疗科、神经外科、血液内科再逐步扩展到其他科室。

2.7观念信息培训:人都依赖于惯性习惯与思维,任何新生事物都让人接受,都需要从思想上认识其价值与作用。护士长是临床护理实践的先行者与领头羊,只有护士长重视才能将新事物贯彻下去。因此,首先需要进行观念培训的是护士长,再由护士长对科室进行培训。

2.8做好宣传,寻找合适病例。利用医院现有的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如科室宣传板报、医院简报、口头宣传。对有适应症患者由穿刺者进行详尽沟通,如同病区有置管先例,可选择乐观者与之进行实例交流。增大患者对新技术的信任度与安全感。

2.9做好记录,总结经验。设计表格式置管与维护记录单,建立穿刺登记表,便于汇总例数、病人基本信息、穿刺血管、并发症、带管时间。

2.10实时评估,建立门诊。带管出院10例以上,开设门诊。针对人群为本院带管出院者、院外化疗间歇期者。根据病人量一周开设两天。

2.11技术支持系统:置管者保留批号标签于操作记录单,便于管道质量追踪,如有质量问题及时联系厂家。维护患者利益。

2.12成熟技术,直线管理:早期科研期间由专科技术开发人一手直线负责,减少并发症,及成熟处理相关技术问题。我院在科研周期内97例患者,穿刺成功率100%,其中1例患者为置有心脏起搏器;3例颈内静脉PICC置入;PICC导管漂移4例均成功调整管道到上腔静脉;接受院外导管血栓性阻塞进行成功溶栓8例。使用赛丁格技术穿刺4例。

3结果

一年内PICC置管例数由开展年4例,推广应用成功进行了97例比预期50例增加了94%。成功开放PICC门诊。成功处理各种相关并发症,含静脉炎、导管阻塞溶栓、导管漂移。开展PICC技术科室人人掌握管道维护技术。一年规范化进行PICC管道维护3648人次,接受院外管道维护576人次.于2011年5月开放PICC门诊,8个月门诊人次640人次。PICC门诊开放受到周边患者的欢迎和好评。

4讨论

4.1从外周到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较传统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更安全,病人使用更方便,舒适,带管时间更长的技术。其穿刺操作并发症比CVC少,无损伤肺、血气胸的危险,PICC感染率低。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保护血管,利于治疗。尤其用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及长期静脉营养患者等,有效保护了患者的血管,降低了各类静脉炎的发生率。

4.2PICC技术是一种成熟技术,对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适应性.

4.3[2]PICC技术是护士可以独立执业的技术,操作较简单、安全,置管成功率高。是护理领域的专科技术,此技术的掌握与开展大大提高了护理的成就感。

4.4我院此技术的开展,方便了本地患者,创造了社会效益,提升医院护理技术形象。本地医院的开展大大减少了患者往返到较远的上级医院进行管道维护的负荷,方便了患者,因此基层医院PICC技术的开展有着利民利院的意义。

4.5基层医院的PICC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领导重视、人员改变传统输液观念、健全的组织、周密的实施方案、成熟的技术人员、科室护士长的支持、人员的培训、试点病区合理选择、宣传力度等几个相关要素的紧密联系才能顺利开展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晶等.中国美容医学.PICC置管在肿瘤病人中应用的有效性,2011,Z4.

[2]姚梦萍,倪红.护士进修杂志.PICC与CVC拔管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