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平固定管的焊接工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浅谈水平固定管的焊接工艺

牛连山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廊坊065000

摘要:焊接方法及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实际生产焊接中,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电渣焊,埋弧焊等一些焊接方法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保证了产品质量,焊条电弧焊作为一种焊接方法,在产品的焊接中虽然所占比例减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焊接操作及设备的灵活性得到了肯定,尤其是在空间位置比较小的地方施工,更能体现出焊条电弧焊的优点,本人从事电焊多年,对于焊条电弧焊的实用性和灵活性感受颇深,尤其是在油田管道的施工过程中很是实用,下面根据本人的一些经验浅谈一下焊条电弧焊水平固定管的焊接。

关键词:焊接质量工艺

一、焊前准备工作:

1、由于施工中的管径不同,我们统一选用材质为20#钢、直径ø114×8mm的钢管作为焊接试件。对于一名电焊工来说,能否熟练掌握焊条电弧焊焊接水平固定管,也是评判电焊工技术水平好坏的一项标准。试件采用车床或气割加工出35°坡口,要求正负3°。

2、焊条采用E5015直径ø3.2mm焊条,焊前为保证焊道质量必须进行350°烘干,保温一小时。

3、试件组对前需要把坡口及坡口两侧20mm内的油、水、锈及杂质等用角向磨光机清理干净露出金属光泽,防止在焊接过程中出现气孔、夹渣等焊接缺陷。

4、试件的组对要求:

定位焊:在管件10点位置和2点钟位置进行定位焊,要求定位焊全部焊透,且长度小于10mm。

对接间隙:由于实际生产中所焊接的管材对接间隙不规则,或大或小,因此结合生产我们把组对间隙相对于标准间隙适当加大。始焊端也就是6点钟位置间隙为3.5mm,终焊端12点位置间隙为4.0mm,钝边小于1mm。

5焊接工艺参数:

打底焊:直径ø3.2电流100--110[A]电弧推力4

填充焊:直径ø3.2电流105--115[A]电弧推力1

盖面焊:直径ø3.2电流100--120[A]电弧推力1

二、焊接过程及要点:

1、打底焊:我们采用断弧的操作手法,因为相对于连弧焊所采用的电流较大,在每次引弧的间隔时间上,熔池的温度易于控制不宜出现夹渣,焊道过高等焊接缺陷。由于采用了相对大一些的电流,更加易于控制接头质量,保证了根部焊透,背面的焊缝高度不低于母材表面,打底层焊缝沿垂直中心线把管件分为两半周分别进行焊接,为保证6点位置和12点位置的接头质量,起弧位置须超过试件的中心线约10mm,收弧位置也是如此。

(1)、打底焊前半周的焊接:引弧,在超过6点位置10mm处坡口面上引弧至间隙内,使焊条在两钝边间做微小横向摆动,当钝边熔化铁水与焊条熔点连在一起时,焊条进一步压低,并做小幅横向摆动,摆动的幅度应不大于2倍的焊条直径,目的是为了预热局部焊道,从而保证第二次电弧的顺利引燃不粘条。当第一个熔池的大小达到2倍于焊条的直径时,迅速的向自己身体的方向拉断电弧,操作过程应迅速,焊条端部距离熔池不应过大,应控制在30--40mm,以利于第二次引弧,当从镜片中观察到熔池的颜色从亮红变为暗红色时,焊条迅速送进到熔池3分之2的位置引弧,当电弧燃烧稳定后尽量压向间隙根部,使电弧的3分之2在坡口背面燃烧,这样有利于防止因重力作用而导致的内凹。

(2)、第二次接弧,焊条在坡口根部燃烧约2--3秒钟,熔孔出现后为了防止焊道过厚,就可以拉断电弧,进行下一滴铁水的送进,要求引弧的位置要准确,每次引弧时焊条对准熔池前的2分之1处左右,使每滴铁水覆盖前一熔池一半左右,起弧灭弧动作要干净利落,不要拉长弧,灭弧和起弧时间要控制好,灭弧的频率主要根据熔池的温度来控制,仰焊和立焊位置,由于刚开始焊接试件温度低,在焊接时主要的问题是易粘条,不易引弧,所以在此位置焊接时使焊条燃烧的时间稍长些,以利于焊缝局部的温度迅速的上升。其灭弧的频率约为每分钟40次左右,立焊和平焊位置,由于经过了仰焊位置的焊接,使试件的温度升高,这样在接下来的焊接中使引燃电弧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更加有利于焊缝背面的成型,但同时由于温度的提高,灭弧的频率有所增加,约为每分钟50次左右。

重点:焊接过程中,要控制好熔池和熔孔的形状,大小基本保持一致,灭弧的频率要控制好,仰焊和下爬坡位置焊接时,应压低电弧,作小幅的横向摆动,为了保证背部焊缝不产生内凹,电弧必须保证3分之2在管内燃烧,当焊至立焊位置时,焊条的送进深度由原来的3分之2逐渐的变浅到2分之1,焊条角度的变化根据熔池的温度控制,在90°正负10°。立焊及平焊位置时,由于改变了空间位置,熔化的铁水易受到重力的影响,背面焊道易过高,在操作的过程中首先应缩短每次引弧后燃烧的时间,减小熔池的受热,其次焊条送进的深度应慢慢变浅,从立焊位置电弧在管内2分之1位置燃烧渐渐变为3分之1位置燃烧,焊条角度同上。

(3)、更换焊条时接头的方法分为热接头和冷接头,由于采用的焊接电流较大,相比较连弧的接头容易操作一些,热接头时是指熔池在保持红热状态时,快速的更换焊条,准确的从熔池一侧的坡口面引弧,迅速把电弧拉到收弧处,以原来的灭弧频率和手法焊接。冷接头时,必须将收弧处修磨成斜坡,并在距接头5--10mm处引弧,做小幅的横向摆动,并压低电弧,向前焊接,当焊接至接头处时,稍停顿并下压焊条,这时可听到“噗噗”声,并出现熔孔后,表明根部已焊透,这样就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操作手法。

(4)、后半周的焊接:后半周的焊接前需要把6点位置接头处用砂轮机修磨成斜坡,从而保证接头质量,仰焊位置接头时,距接头处10mm处引弧,以连弧不摆动焊法运条至接头末端时,焊条摆动幅度稍变大,进行局部预热,当出现焊缝铁水熔化出现熔孔后,快速收弧,当熔池温度由亮红色变为暗红色时,快速送进焊条进行引弧,使电弧穿透坡口根部并有“噗噗”声后,恢复原来的操作手法。12电位置接头时,先修磨出斜坡,当运条至距接头约3mm左右时,应压低电弧,将焊条向坡口根部压送,当听到电弧穿透坡口根部并有“噗噗”声后,在接头处来回摆动几下,保证充分融合,填满弧坑后在坡口一侧熄弧。

2、填充焊:填充焊采用小幅锯齿摆动手法,焊条角度同打底焊过程相同,短弧操作,焊前应将打底层的熔渣和飞溅清理干净,焊道及接头处的缺陷等,应打磨干净,以保证填充焊道质量。在6点位置焊道中心引弧,等电弧燃烧稳,铁水熔化约2--3秒,焊条做由小到大的锯齿形摆动,为保证填充焊道的平整,以更利于盖面焊的操作,当焊条摆动至坡口两侧时,在不破坏坡口棱边的情况下应尽量多停留一些时间。

重点:(1)、填充焊的高度应低于母材表面约1.5mm

(2)、坡口两侧应控制好电弧燃烧的时间,以防止夹渣

(3)、6点位置后半周接头前应把接头处打磨成半圆槽形

3、盖面层:焊前把上一层的熔渣及飞溅清理干净,接头处打磨平整后进行焊接,盖面层焊接时焊条摆动幅度略大于填充层的宽度,两侧停留的时间相对于填充层要短,依靠熔池的热量熔化棱边约1mm左右,焊条角度同填充层。

重点:为了保证焊道美观,应控制好熔池的几何形状,如熔池形状为倒三角形,说明此时熔池温度过高,易产生咬边和铁水下淌现象,应适当增加焊接速度或增大焊条角度,以保证焊缝均匀美观,当熔池形状为横椭圆形时,说明此时熔池温度低,焊道易产生夹渣和脱节的现象,应适当增加电流或减慢焊接速度。

结束语

焊后应检查焊道是否有缺陷,应符合焊接要求。

(1)、焊道焊后不得有未熔合、夹渣、气孔、未焊透及焊瘤等缺陷

(2)、焊道的高低宽窄应均匀,咬边的深度应小于0.5mm且长度不大于36mm

(3)、背面焊道的高度应不低于母材

(4)、焊口必须经X光射线检查合格后方可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