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于彦庆

于彦庆155100双鸭山煤炭总医院七星分院

【摘要】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我科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6例,术后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7例,行保守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经过保守治疗,7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的形成发生率高,尽早诊断并及时治疗可以获得很好临床疗效。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门静脉血栓;

门静脉血栓(PVT)是指发生于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或脾静脉的血栓,是脾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大多认为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凝血状态、门静脉系统局部血管的病理变化、手术对局部血管机械损伤、手术结扎时形成血管盲端、不合理使用凝血药物及局部区域炎症有关[1-2]。国内外研究报道称,脾切除术后PVT发生率为0.6%-15.8%[3]。我科于2014年2月~2015年8月治疗7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男5例,女2例,年龄43-67岁,平均56岁;临床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所有患者排除标准:肝癌、胃肠癌等其他恶性肿瘤行脾切除者、严重基础疾病患者、合并血液系统病症者。

1.2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发热(体温37.6~40.1℃,持续11~18天)、腹痛、腹胀及恶心、呕吐等症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增强CT检查,能够发现血栓多分布于门静脉和脾静脉,可见脾静脉的盲端增粗。

1.3治疗措施①抗凝、抗聚、溶栓: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2次/日,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20ml静脉注射。短期应用尿激酶30万U/日,静脉微量泵入。抗凝溶栓期间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口服拜阿司匹林药物防止血小板聚集;②给予保肝治疗,支链氨基酸、还原性谷胱甘肽静滴,禁用对肝脏功能有损害的药物。③对症处理: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发热的患者给与消炎痛拴25mg塞肛,短期内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给予奥美拉唑40静脉注射2次/日,防治上消化道出血,慎用止血药物。

2结果经过保守治疗,7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手术及死亡病例。

3讨论

门静脉系血栓形成是普外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血栓形成将影响肝血流,加重肝损害。还可升高门静脉压力,增加消化道出血,腹水及肠缺血坏死的风险。PVT形成和以下因素有关:⑴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时有50%-90%血小板"扣押"于脾脏[4],并且血小板破坏增加,生成受阻。脾脏切除后,失去了脾脏生成血小板抑制因子,进而抑制血小板生成的作用,致使血小板数量大量增加。不少学者认为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PVT形成与血小板数量有密切关系[5]。脾切除后绝大多数患者血小板迅速升高,在2周左右达峰值,以后逐渐降低。如果血小板计数>600×109/L,应行抗凝祛聚疗法;⑵脾切除后脾静脉呈一盲端,该部位血流缓慢并有湍流形成,术中手术器械的钳夹、挤压造成脾静脉内膜损伤,胶原纤维暴露,激活凝血系统形成脾静脉血栓,并可向门静脉主干蔓延。脾静脉越粗,形成残留盲袋血栓的机会越大。因此,脾切除后血流动力学发生了改变,血流变得缓慢并在一定部位出现湍流,这两种现象在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时,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的指标,如D-二聚体、内毒素、黏附物质P-selectin等含量均明显增高[6],而与抗凝有关的指标,如组织因子旁路抑制物的含量明显降低。提示门静脉内血液呈高度前凝血状态,为PVT创造另一个有利条件;⑷脾切除后过多使用促血小板聚集和全身抗纤溶等止血药物,可能是血栓形成的外加因素。

临床患者血栓形成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发热、腹痛、腹胀及恶心、呕吐等症状,但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当患者术后出现不规则或持续不明原因的发热及腹水增加且消退较慢等症状时,及时进行影像学确诊。B超检查方法简便、结果可靠、无创伤,可作为常规术后复查。术后及时复查血常规、PT及凝血功能等对诊断也有重要意义。手术中都要进行彻底的止血[7],术后尽量少用或不用止血药。术后补足液体,维持有效血容量,改善微循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合并症,也有助于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血小板增高时可用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等抗血小板药。一旦血栓形成应及早使用低分子肝素、尿激酶等进行溶栓抗凝治疗。

【参考文献】

[1]YoshidaM,WatanabeY,HoriuchiA,etal.Portalandsplenicvenousthrombosisaftersplenectomyinpatientswithhypersplenism[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9,56(90):538-541.

[2]柯茂林,黄韬,王国斌.脾切除后门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5,11(5):348-350.

[3]KinjoN,KawanakaH,AkahoshiT,etal.Riskfactorsforportalvenousthrombosisaftersplenectomyinpatientswithcirrhosisandportalhypertension[J].BrJSurg,2010,97(6):910-916.

[4]祖洪亮,张伟辉,刘冰,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小板数量变化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6,9(6):352-354.

[5]王茂春,李澍,朱继业,等.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5):269-271.

[6]MiniatiDN,PadidarAM,KeeST,etal.Portalveinthrombosisafterlaparoscopicsplenectomy:anongoingclinicalchal-enge[J].JSLS,2005,9:335-338.

[7]马秀现,于博凡,孙玉岭,等.广泛门静脉系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附10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9(6):65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