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经桡动脉穿刺右心导管介入术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肺动脉高压经桡动脉穿刺右心导管介入术后护理

段慧

段慧(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0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7-0303-02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肺动脉高压右心导管介入术病人运用常规桡动脉穿刺术后护理与肺动脉高压患者桡动脉穿刺术后特殊护理的恢复效果,得出结论采用肺动脉高压患者桡动脉穿刺术后特殊护理优于常规桡动脉穿刺术后护理。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桡动脉右心导管介入术后护理

1891年Romberg首次报道1例不能解释的肺动脉高压,此后直到1950年心导管检查术问世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才得以诊断。直至1975年WHO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专家委员会建议临床上笼统地称为“不能解释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最多发生在20~45岁龄组,以女性居多,许多有遗传倾向,可能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庭患病率约占7%。[1]肺动脉高压属于肺循环疾病中的一个重要类别。现将我科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12例经桡动脉穿刺右心导管检查的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常规桡动脉穿刺术后护理与肺动脉高压患者桡动脉穿刺术后护理进行护理,比较两种护理对病人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

1.1病例选择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肺动脉高压患者经桡动脉穿刺右心导管介入术12例,分别采用常规桡动脉穿刺术后护理与肺动脉高压患者桡动脉穿刺术后护理进行护理各6例。其中用肺动脉高压患者桡动脉穿刺术后护理进行护理:患者男3例,女3例,年龄28~40岁,平均34.5岁;对照组男3例,女3例,年龄26~44岁,平均35.1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符合PHA-WHO2003威尼斯会议分类第一类的肺动脉高压患者,无严重右心衰等并发症,病情稳定。

2方法

2.1常规桡动脉穿刺术后护理

2.1.1术毕患者步行或轮椅送回病房后即可进食,嘱患者进食易消化食物,以七分饱为宜,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

2.1.2严密观察病情,向患者说明术后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休息、活动方式。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给予心电血压监护。

2.1.3心理护理应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把握好技巧和时机进行心理疏导。

2.1.4术侧肢体护理

2.1.4.1嘱患者取平卧位,腕部平直制动4-6小时。

2.1.4.2观察患者穿刺处远端是否有肿胀,疼痛,皮温变凉情况。观察穿刺处有无疼痛,渗血,出血,皮下血肿。观察桡动脉搏动情况和术侧肢端皮温,色泽,感觉,甲床颜色,手指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措施。

2.1.4.3止血过程中患者上肢略抬高,避免剧烈活动。术后2小时避免做屈腕动作,48小时禁止术肢测血压、采血、静脉输液。

2.2肺动脉高压患者桡动脉穿刺术后护理

2.2.1常规护理同上

2.2.2肺动脉高压患者桡动脉穿刺术后护理不同点:

2.2.2.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同时应观察患者神志,有否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疲乏、咯血等不适,更应注意有否水肿,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2.2.2用药观察注意有否出血症状,使用利尿药注意电解质变化及记录出入水量。

2.2.2.3饮食指导指导高蛋白、易消化、高维生素、低盐饮食,少食多餐。

2.2.2.4血压监测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做到准确、及时,这对观察降药物的疗效非常重要,注意有否低血压。

2.2.2.5对年老体弱者应当注意补充液体量,可有效防止血容量不足导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及血液浓缩而导致的形成血栓。

2.2.2.6大多数病员精神负担太重,害怕治疗费用过高,效果不好。做好心理护理。

比较两种术后护理方法效果,记录。

3结果

采用肺动脉高压患者桡动脉穿刺术后护理的病人明显比常规桡动脉穿刺护理的病人术后恢复效果好,死亡率低,并发症少,住院费用低,住院时间短。

3.1两种术后护理方法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护理作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显著,说明采用肺动脉高压患者桡动脉穿刺术后护理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要低得多。

3.2两种术后护理方法对病情变化影响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护理对病情变化的影响作比较,有显著差异性显著,说明采用肺动脉高压患者桡动脉穿刺术后护理的病人病情缓解的比常规护理组的多,病情加重死亡的比常规护理组的少。

3.3两种术后护理方法对住院天数比较

肺动脉高压护理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0天,常规护理组平均住院天数为21天,肺动脉高压护理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

3.4两种术后护理方法对住院费用的比较

肺动脉高压护理组平均住院费用为3561.5元,常规护理组平均住院费用为5621.4元。肺动脉高压护理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右心导管检查不仅是肺动脉高压确诊的“金标准”,而且可以协助查找PHA的病因,同时可行急性血管反映试验,在肺动脉高压治疗及评估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术后并发症可有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肺梗死,心力衰竭及感染等,应注意预防,因此做好护理对确保病情恢复至关重要。采用肺动脉高压患者桡动脉穿刺术后护理优于常规桡动脉穿刺术后护理。肺动脉高压病人术后护理运用针对性的护理会使病人术后恢复效果好,死亡率降低,并发症更少,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提高了护理质量。减轻了病员负担,使病员得到了更好的救治。

参考文献

[1]陈明哲.心脏病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2]孙翠芳.肺动脉高压检查术病人的护理.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331(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