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大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林华暖

林华暖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山东蓬莱265600)

【摘要】大学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大学生自身在选择职业、规划人生的过程中存在价值取向偏颇、自我认识不清、生涯目标模糊、职业素质欠佳等问题。很多大学生在缺失职业理想的前提下失去努力的方向、动力,以至于大学四年白白浪费光阴与学校提供的良好教学条件、教学资源。因这诸多问题的存在,且出于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目的,本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研究,使得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内涵、特征、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构成以及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掌握提高道德水准、职业素质的途径,并能够设计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素质提高方案,进而并制定一套策略可供大学生使用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关键词】大学课堂;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职业道德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人所共知的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一现实国家教育部门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其中开设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就是举措之一。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热点的社会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难题。对于大部分毕业生来说,先不说找到好工作,即便是找到一份工作就已经很困难了。很多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很多企业在叹息“招不到合适的人选”。事实表明,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生的职业素养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有关。“满足社会需要”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既然社会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的毕业生,那么,高校教育应该把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其重要目标之一。同时,高校也不是关起门来办教育,社会、企业也应该尽力与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与意义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则指个人发展与组织相结合,是一个人尽其可能地规划其未来职业发展历程,在充分权衡个人的职能、价值以及阻力和助力的前提下,做好明晰的规划和设计,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或岗位,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项目和措施作出合理的安排,以此调整、标正自己在职业生涯中的位置,以期自己能适得其所的行为。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2.有利于我们建立科学的择业观。

3.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4.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就业竞争的能力。

5.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评估目前的工作成绩。

三、大学生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职业心理等方面。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1.职业中的政治素质方面

当前大学生政治素质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着两面性。他们一面积极追求入党,却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政治信仰和政治理想;一面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比较重视企业文化中的民主思想,也希望能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面却利用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延迟性,损害用人单位的利益以及学校的声誉。一方面渴望企业具有宽松民主的氛围,另一方面又自由散漫,缺乏组织纪律性。面对社会上的拜金主义、行贿受贿、贪赃枉法、奢侈浪费、沉迷酒色等违法乱纪的腐败现象,尽管深恶痛绝,但有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也去效仿,这无疑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1]。

2.职业道德方面

在就业中,大学生们也各显神通,在个人简历上过分夸大自己的优点,与事实出入较大。只谈优点不谈缺点的现象在毕业生的简历中较为常见,甚至有的伪造各种证书,弄虚作假。有的毕业生同时和不同的单位签下就业协议,恶意违约。还有的学生注重个人外在形象的发展,轻视道德素质和内在文明素养的培养。而往往正是不良习惯、基础文明素养的缺失,影响了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铺垫人生,养成在先”。

3.在职业心理方面

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面对职业发展中的矛盾,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较弱。对于每一个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带着激情去迎接事业挑战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大学生往往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情,适当宣泄自己的情绪,面对成功与挫折都能辩正地对待。部分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能力差,心理调节能力不足。有的面对成功沾沾自喜,有的面对挫折一撅不振,有的面对收入差距无法平衡。这些心理问题都较大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实现。因而,把心理教育贯穿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过程也是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学生缺乏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与人的价值观、职业期待、职业目标密切相关的,与世界观、人生观密切相关。职业理想的缺失导致很多大学生失去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四、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社会各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只有恪守职业道德,社会各界才会有序工作。职业道德的概念有着广义和狭义的观点。广义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狭义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遵循一定的职业特征、调整一定的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规范[2]。

例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同学,在职业生涯中应遵循如下职业道德:

1.通晓业务,优质服务。营销人员要博学多才,业务娴熟;要牢固树立服务至上的营销理念;要善于收集信息、把握市场行情;要灵活运用各种促销手段,拉近与客户的距离,成功进行沟通;

2.要熟悉经销商品的性能,主动准确地传达商品信息;要为顾客排忧解难,满足他们的特殊要求;平等互惠,诚信无欺。这是营销工作者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营销工作者在工作中不要耍手腕,不坑蒙消费者,不擅自压价或变相提价;

3.要恪守营销承诺,决不图一时之利损害企业信誉;当好参谋,指导消费。营销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媒介和桥梁,营销工作者要在与消费者的沟通中,了解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引导消费者接受新的消费观念。同时,又将消费者需求信息传达给生产者,以帮助企业改进和调整生产;

4.公私分明,廉洁奉公。生产者往往赋予营销工作者一定的职权,营销人员应经得起利益的诱惑,不赚取规定之外的私利,不进行转手倒卖等各种谋私活动。

无论何种职业,从业者都必须具备相关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两者通常是相容的。教书育人,治病救人,教师与医生等在工作中发挥职业素养,也履行了社会责任。而有些行业,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偶尔会发生冲突,譬如律师和记者,以当事人的利益为重与公平正义产生的矛盾,以事件即时报道的新闻性为重与参与事故营救的社会责任产生的矛盾,常常让他们感到茫然和挣扎,面临痛苦的取舍选择。

五、提升职业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一)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1.培养职业意识

一是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职业生活中不仅需要竞争精神,更需要团队精神。老师在平时布置作业时,就需要多以小组为单位,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二是锻炼自主学习的意识。只有具备了不断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进行技术的创新、科学的发展。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同学们设置课前提问环节,激励学生课前自学。

2.养成敬业的工作态度

职业工作事无巨细,每个细节、每个环节都要精益求精,任何一点除了错或者被忽略,势必影响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敬业的工作态度,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教导学生要用心、精心、还有虚心。

(二)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一是机构保障。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指导教研室,负责全校学生职业生涯的指导,同时可以开设选修课程;二是发挥任课教师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三是发挥辅导员老师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主导作用,辅导员老师是接触学生最密切也是最了解学生的,从加强辅导员老师的培训入手也能对提升大学生素质教学提供帮助;四是校园文化。大学四年,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待在校园里面的,会受到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整个学校如果拥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的话有利于大学生明确职业理想,找到职业目标。

(三)发挥社会的支柱作用

一是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形成以学校为中心,企业为外围的职业素质教育的大格局;二是将企业文化融入职业素盾教育是使校园人迅速转变成职业人的有效途径。

六、结语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是中心。课本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期间职业素质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总之,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这一任务的进行,需要大学生、高校及社会3方面的协同配合才能有效。

参考文献:

[1]刘丹,潘苏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改革与开放,2010-06:44.

[2]崔振奎.会计职业道德[J].人力资源管理,2017-09:38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