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心理障碍帮助学困生进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1

消除心理障碍帮助学困生进步

张兰云

张兰云(如皋市薛窑中学,江苏南通226541)

在日趋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有的学生由于学习兴趣、方法、意志等多种因素存在问题,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高,导致数学成绩与别的同学产生了差距,逐渐呈现两极分化现象。

一般来说,学生在进入高中时往往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制定了较高的学习目标,一旦形成差距后,往往不能及时调整好学习心态、学习方法,导致差距进一步拉大。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形成,给学习落后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心情悲观、心态失衡,影响他们正常心理的形成和个性品格的发展,给教学带来很大的负作用,也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很多不和谐的因素。针对学困生现象,笔者从消除心理障碍方面进行了一番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自信心的培养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有强烈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才会心存理想,才会精力充沛。数学学习也是如此。笔者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养成积极向上、勇于探索、乐观开朗的心态品质。因为信心是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条件和重要前提。人往往是自己打倒自己的,也是自己拯救自己的,关键是看一个人有没有信心。

首先,给学生一个合适的评价标尺。给学生以信心,最关键的是要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潜能,感到自己能获得最好的发展。这样的关怀与鼓励,不但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与新课标的精神相一致。在给学生树立信心的同时,要树立这样一种信念:每个学生都具有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发展潜力,只要为他们提供了合适的教育,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只有这样,才能让丧失学习信心的学生克服自卑,找回自信,获得成功。

其次,给予学生真诚的关怀。《礼记》中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说的是教育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只有跟学生达到心与心的沟通、交流,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关怀。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真诚的关切,是和谐发展的一般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的各个品质都会获得真正的意义。”强调的是教育需要真诚,惟有真诚,才能走进学生心灵,才会有成功的教育,才会获得学生的信任。

二、兴趣的激发是学好数学的动力

笔者从如何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研究如何激发每个学生的求知欲。在平时的教学中,针对学困生,笔者严格控制教学和练习的难度,让这部分同学逐步培养出兴趣来,这一做法效果最为明显。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就必须实施个性化教学。在教学中选用不同的教学内容。这样就会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会教学内容的机会,并将所学到的内容向他人展示,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让每个学生既能恰当地表现自己,又能让别人有表现的机会,学生参与教学的高昂热情将在一定程度上助长教师上课的情趣,一种更加强烈的师爱或许由此产生,学生的人格价值将由此得到体现,教师的人格将会在学生心目中得到升华,以达到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理想境界。这十分有利于学困生的培养。

三、正确的思维方法是学好数学的决定因素

教师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就是个性化教学的表现。在可能的范围内,教师的教应根据不同的学生智力特点来进行,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以向他人展现他们所学的、所理解的内容的方式去了解和掌握教学材料,并给予他们每个人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学生掌握适合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设计平时的作业、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促使其在掌握较牢固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较高的数学学习能力。

课堂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阵地,利用合理的课堂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教学,是解决学习分化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实现“把第一思考的时间留给学困生”、“第一表达的机会留给学困生”、“第一感官体验留给学困生”、“第一反思过程留给学困生”,促使每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从而有效防止了数学学习的分化。

总之,教师要秉承“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尊重学困生,关爱学困生,不以透支学生的生命活力而耗费他们靓丽的青春,而是用心描绘学生的春天万紫千红,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一朵朵含苞欲放的鲜花,搀扶他们、引导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让每一株鲜花都能完成自己所拥用的庄严使命,充分证明自己的价值。在教育的方式上,我们注重的应是点燃而不是灌输,是唤醒而不是打压,是尊重与平等而不是“声色俱厉”,是每天每时每刻提高一点的过程,是抓住细节潜移默化的点化,这样久而久之,学困生现象也就消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