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不合理处方点评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门诊不合理处方点评与分析

卢忠

卢忠(四川宜宾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处方的点评、分析,了解我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以期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抽查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每月10日,20日两天的门诊处方共22491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2028张,占9.02%;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1683张,用药不适宜处方282张,超常处方63张。人均用药3.12种,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28.46%,使用注射剂的处方为17.52%,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9.85%,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69.57%,平均每张处方药费为126.35元。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规范。

【关键词】处方点评处方分析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4-0035-02

处方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1],处方点评的目的是“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2],处方合格率反映出处方质量的管理水平,合理用药是制约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资料与方法

抽取我院2011年1-12月每月10日、20日两天处方共计22491张。依据《处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新编药物学》(第16版)、《中国药品通用名》和药品说明书等文件要求,对抽查的处方进行评价与分析,并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中关于不合理处方分类方法(3大类28项)进行归类、点评与分析。

2结果

2.1共查处方22491张,不合格处方2028张,占9.02%

2.2不合格处方分类情况见表1。

表1不合格处方统计

Tab1statisticalanalysisofirrationalprescriptions

2.3处方评价统计指标

按卫生部2010年颁布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中的处方评价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门诊处的评价统计指标为:不合格处方2028张,占处方总数9.02%。在2028张不合格处方中,不规范处方1683张;用药不适宜处方282张;超常处方63张。平均每张处方开药3.12种;使用抗菌药物6401张,比例为28.46%;使用注射剂的处方3940张,比例为17.52%;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9.85%;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比例为69.57%;平均每张处方费用为126.35元。

3不合格处方点评分析

3.1不规范处方

3.1.1处方前记、正文、后记填写不完整。

3.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

3.1.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

3.1.4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的。

3.1.5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3.1.6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3.1.7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3.1.8开具处方未填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3.1.9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和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3.1.10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药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3.1.11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3.2用药不适宜处方

3.2.1适应症不适宜的。

3.2.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

3.2.3药品剂型或给药不适宜的。

3.2.4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3.2.5联合用药不适宜。

3.2.6重复给药。

3.2.7有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的。

3.3超常处方

3.3.1无适应症用药。

3.3.2无正当理由超出说明书用药。

3.3.3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的药物。

3.4对策

根据统计指标数据分析,我院门诊处方整体还是很好的,存在的问题需不断学习、沟通加以解决。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临床医师对临床药学,尤其是像《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的学习;加强对抗生素的分级管理,强化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2)药师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对处方严格把关,处方调剂时要坚持四查十对,同时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使医院处方点评常态化,并通过每月一期的由药剂科主办的《药讯》公布,以期对临床用药起到监督、督促作用。(3)医院有关职能部门(如医务科、质量管理科)应统筹安排,对出现的问题积极干预,并对在药物管理、处方管理和临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评价,并运用行政及经济的手段,这样才能使问题不断得到解决。加强临床医师和药师的专业培训,使临床药学的质量越来越好,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2007,2,14.

[2]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20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