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中药调剂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朱燮翔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300)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以提高中药调剂质量。方法:以我院2013年3月到2016年3月发生的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38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因素及其对策。结果:38个案例当中7例是因为中药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所致,5例是因为混淆炮制品导致的,5例是因为中药剂量错误导致的,4例为因为脚注执行错误,5例是因为中药植物取位错误,4例是因为发药与药房之间交接不清楚等等。结论: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大多数是与管理不到位有关,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中药调剂的管理,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流程操作,加强操作过程监督。

【关键词】中药调剂;质量;因素;管理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2-0096-02

中药调剂是按照中医处方的要去,将处方的中药饮片按照要求进行调配,让患者服用的中药处理过程。调剂的过程涉及到理论、方法、中药理论与应用实践等诸多因素,是医院药房药剂工作的中药方面。中药调剂工作对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对操作人员的中药理论知识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有很高的要去,稍有不慎便可能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分析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最大程度的保证中药调剂质量是医院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本院以已经出现质量问题的中药调剂案例为例,分析和研究了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主要因素,现将研究的情况回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3年3月到2016年3月发生的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38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对收集的38例中药调剂质量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导致中药调节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分类归纳,针对每一种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2.结果

7例是因为中药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所致,5例是因为混淆炮制品导致的,5例是因为中药剂量错误导致的,4例为因为脚注执行错误,5例是因为中药植物取位错误,4例是因为发药与药房之间交接不清楚,5例是因为处方存在错误,3历史因为复核不严谨。

3.讨论

3.1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主要因素

3.1.1处方审核错误中药调剂人员在拿到处方以后要及时核对处方的内容,主要检查属否有书写错误、字迹是否情况,是否有搭配禁忌,这些都是本身处方的问题,在核对的过程中如果及时发现则可以排除。如果没有发现,以错误的处方调配中药,自然会导致质量问题。

3.1.2调剂过程中出现错误中药处方中医生为了更好的进行说明,一些时候会在处方进行脚注,主要说明中药调剂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调剂人员在调剂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脚注,在核对好脚注以后,需要根据脚注要去进行调配。比如说炮制的方法、时间等,有特殊煎煮要求的还应该进行独立包装,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出现马虎大意,药品种类和数量出现错误、部位取错等,都可能导致严重的质量事故。

3.1.3炮制处理方法不恰当很多中药都是炮制品,在使用之前一般都需要对炮制品进行炮制加工,其过程基本要求是准确、规范,炮制的过程中因为可能出现种类、时间等方面错误,导致炮制品中药种类、药性、炮制方法等发生变化,也会影响到中药调剂质量。

3.1.4调剂复核不到位按照目前本院的药品调剂相关管理规定,在调剂的过程中出现检查之外,还需要对处方进行复核,在复核的过程中要仔细核对药味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漏药、多药、少药的问题,是否有脚注,脚注的内容是什么,如果不认真做好复核工作,出现纰漏自然也会导致质量问题。

3.1.5发药以后交代不清楚根据我院现在的管理规定,发药的过程中必须在中药包装上详细说明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检查药品调剂种类、方法等是否存在错误,还要仔细的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防止出现发药错误,甚至还要仔细核对煎煮方法、处方内容等,在此基础上认真回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如果这些过程不到位,也会出现调剂质量问题。

3.2中药调剂质量问题预防控制对策

3.2.1制定和完善中药调剂流程建议医院必须对中药调剂过程中做出更加详细、科学和规范的规定,明确调剂的流程安排,将调剂过程中的开方、审方、取药、包装、复核、炮制等每一个环节都纳入到中药调剂规范化管理流程当中,对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重点检查,要求调剂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流程进行,增强调剂质量责任心,最大程度的预防调剂错误的发生。对出现字迹不清晰、搭配错误、漏药、多药的可能性的时候,要即使与处方医生进行沟通,详细询问疑问之处是否存在错误,并填写医生复核记录,依法确定问题要充分开方纠正。

3.2.2构建科学、严格的检查与奖惩制度在中药调剂检查当中,要去调剂之前必须经过两个检查程序,包括两个调剂人员的检查和取药复核。在管理当中,每一个流程都应该签字留名,有明确的责任人员,禁止任何形式的代签或不签,药房主管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处方及调剂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对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要进行分类和质量问题溯源,确定中药调剂质量问题的直接责任人。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的奖惩制度,每个月作为一个考核周期,对出现调剂质量问题的人员按照次数、性质和不良后果等特点,确定不同层次的处罚措施,对没有出现调剂质量问题的相关人员给与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等。

3.2.3进一步提高中药调剂人员素质与能力第一,要对中药调剂人员进行科学培训,为其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接受专业的中药调剂培训,主要针对处方、药品及其搭配禁忌、称量、调剂流程、炮制方法等进行培训,使其不断提高字迹的中药理论知识,同时具备较高的中药调剂质量控制能力。第二,要进一步增强中药调剂人员的责任心,在中药调剂岗位上实行岗位打分评价与末位淘汰制,即使淘汰专业素质能力不高、责任心不强的调剂人员,引导调剂人员在自觉总结中药调剂的得失、经验,主动该进和提高字迹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中药调剂的配方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左红.中国医药指南,2010(04).

[2]ISO9001过程方法在规范处方调配中的应用[J].袁进,陈新,季波,赵树进.中国药房.2007(01).

[3]关于中药“处方应付”的调查[J].高素强,任百建.中医药管理杂志.19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