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例高危妊娠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06例高危妊娠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李春梅

李春梅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妇幼保健院665699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危因素,提出管理措施和预防对策,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方法将保健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6例高危妊娠产妇(高危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138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死亡情况。结果高危组病例的高危因素依次为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妊娠期高血压、骨盆异常、年龄≥35岁、人工流产≥2次。高危组阴道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加强高危妊娠产妇的专项管理工作,进行高危孕产妇筛查,针对高危妊娠产妇情况,及时转诊治疗和住院分娩,以确保母婴安全。

【关键词】高危妊娠;高危因素;预防对策

高危妊娠是指在妊娠期存在着某种病理或致病因素可能会危及孕妇、胎儿或新生儿生命,或导致难产的妊娠。对于高危妊娠患者的监测及管理是围生期母婴儿的安全最核心问题,这直接影响到母亲及胎儿的健康,也成为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做好孕期保健工作,早期发现危险因素,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及处理,从而促进母儿健康。笔者对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6例高危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与同期住院分娩孕产妇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接诊的106例高危孕产妇,年龄21~38岁,平均28.5岁。初产妇69例,经产妇37例;选择同期正常孕妇138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2~37岁,平均26.5岁。初产妇76例,经产妇62例;两组一般资料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筛查的标准根据2002年修订的高危妊娠评分标准统计规定的,可导致难产或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高危因素进行评分。将高危情况分为三级:5分(A级)、10分(B级)和20分(C级),有两种以上高危因素时总评分由各单项相加累计,高危级别则由单项中最高者记录。在每级评定中,累计分值越高,危险程度越大。

1.3具体方法:①建保健卡:从妇女确诊早孕开始建卡,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的孕妇基本情况、年龄、引、流产史、异常孕产史及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等;②系统产科检查:指导孕妇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孕妇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③进行高危孕产妇筛查。按《高危妊娠产前评分标准》在孕12周、24~28周、32周对孕妇常规进行评分分级;轻度高危孕妇,实行专案管理,适当增加产检次数,对未按时产检者进行追访,督促进行产检,每次产检均给予再次高危评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高危因素及时得到处理和缓解;④对中、重度高危孕妇收住院进行相应的治疗、及时上报,如病情无好转必要时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进一步治疗;⑤对重症高危孕产妇,积极进行处理,加强与县级医院产科的联系,请求会诊指导救治,转诊时安排有一定经验的产科医生进行护送,使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⑥加强产妇及围生儿的管理,定期随访、跟踪,了解转归情况。对所有高危孕产妇及其胎儿,新生儿进行全程监护管理至28天。

2结果

2.1高危因素106例孕产妇高危因素构成见表1。

3讨论

近几年,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孕产妇健康管理规范》的要求,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不断细化,系统管理率、高危妊娠管理率、高危筛查率等不断提高,有效的保障了母婴安全。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医疗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大量的证据表明,良好的孕产期保健可以改善母婴健康状况,显著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

我们对妊娠病例进行高危因素筛查,该组病例资料显示高危因素依次为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妊娠期高血压、骨盆异常、年龄≥35岁、人工流产≥2次。与冯艳丽[2]研究结果基本相似,提示我们在妊娠期预防保健中尤其应加强产前检查,根据高危因素,适当增加产检次数,及时发现骨盆异常及胎位异常,加强妊娠期高血压的管理,针对上述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有效预防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同时,加大对孕龄人群性保健知识的宣传,以使其充分认识和重视人工流产对育龄妇女的危害,引起孕妇及家属的重视,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另外,提倡最佳生育年龄的同时应加强对高龄初产妇的妊娠期、围产期保健等。巨大儿危险因素主要与产妇妊娠期尤其是妊娠后期饮食不合理、盲目进食、营养过剩有关[3],应加强对妊娠后期的营养指导,有效控制孕妇的体重增长。

总之,我们应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使其从确诊妊娠开始到产后42天之内,以母子共同为监护对象,进行系统检查、监护和保健指导,及时发现高危情况,及时转诊治疗和住院分娩,以确保母婴安全与健康。

参考文献:

[1]周利均,韩建梅,朱锦士.1058例重度高危妊娠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J].当代护士,2008(3):33-34.

[2]冯艳丽.对高危孕妇高危因素、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的分析[J].医学创新研究,2008,5(14):88-89.

[3]安淑银.贫困山区高危妊娠发生率与高危因素的调查分析[J].河北医药,2008,30(6):80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