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大环境下的通航特色小镇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特色小镇大环境下的通航特色小镇建设

马鹏

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0235

概要:分析我国特色小镇建设与通航产业发展情况,研究当前我国航空小镇发展情况及特点。挖掘发现其三者的关联与问题,从而寻求通航特色小镇的建设新思路。以日照通航特色小镇项目为例,进行通航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产业功能策划、概念规划设计等方面的规划实践。

关键词:特色小镇;通航产业;日照通航特色小镇规划;产城游一体化

一、特色小镇建设情况

1.1特色小镇发展的背景

2015年1月21日,浙江省“两会”上首次提出特色小镇概念,要将建设特色小镇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旨在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其经验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

随着国家特色小镇建设政策的实行,当前我国特色小镇建设遍地开花。在一片欣欣向荣的小镇建设背后,其隐患及问题也是多种多样。

1.2特色小镇的模式与特点

我国特色小镇的建设模式基本遵循浙江省的特色小镇建设模式,以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为标杆开展各自特色产业主导的特色小镇开发。按时任浙江省长李强在《特色小镇是浙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一文中的诠释,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发展模式存在共性的特点,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撑未来发展的七大产业,兼顾历史经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坚持产业、文化、旅游的“三位一体”;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打造以“单打冠军”为特征的,具有唯一性、地方性和集约性表现形式的一种发展模式。[2]

二、通航产业发展情况

2.1通航产业发展情况

百余城市上演投资通航产业园的热潮,市场相对饱和。据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统计,截至2013年7月31日,中国已有116个县级及以上城市在建或计划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区。其中,仅仅披露了规划面积和投资总额的56个项目中,规划总占地面积282.55平方公里,计划投资总额6290.41亿元人民币。平均每个园区占地面积5.05平方公里,平均每个园区投资总额112.3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16个在建或将建的园区中,2010年底之前建设的只有21个,2011年之后建设或计划建设的多达95个。[3]通航产业园面临着井喷式的发展,但趋同化严重,市场竞争恶劣。

2.2通航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从当前通航产业园的分析来看,存在以下三点主要问题:1.整体发展的定位不清晰;2.产业结构失衡,无相关联动性,处于各自发展的局面;3.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不完善,FBO的建设配比不足。

三、当前我国航空小镇发展情况

3.1航空小镇的兴起与发展

航空小镇起源于美国,是基于通用航空核心业务和基础设施,具备生产、居住、商务、休闲、旅游及会展等多功能指向的城镇化集聚区,又称作“航空社区”,是通用航空和全域旅游发展的合作新产物。作为我国特色小镇的一部分,它同样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兴产业发展的一部分。[4]

我国的通航特色小镇起源于特色小镇建设的大背景下,借助特色小镇建设的如火如荼和通航产业的迅猛发展,通航特色小镇的概念应运而生并逐步走强。随着我国通航产业不断发展迅速和低空飞行的逐步放开,通航特色小镇也迎来了最好的发展契机。

3.2当前我国通航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和特点

截止2017年底,我国已规划、建设的航空小镇32个,遍布我国15个省市。产业发展模式采用“航空+”的模式,以“航空+旅游”最为普遍。根据主导产业和主题特色,航空小镇大致可分为旅游度假、运动体验、赛事会展、生产制造和教育培训五种类型。成功的航空小镇的开发需充分依托通用航空、产业的优势以及文化特色,推进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融合,建设各具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的航空小镇。荆门爱飞客小镇、李哥庄航空小镇和建德航空小镇分别入选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特色小镇。[4]

四、通航特色小镇的建设新思路

4.1三者的关联与问题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要求搭建“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坚持产业、文化、旅游的“三位一体”;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

通航产业的发展应根据产业特点,发挥自身已有产业基础,发展符合自身定位发展的均衡型主导功能,尤其注重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

当前我国已发展的通航特色小镇开发功能结合较为单一,成功的通航特色小镇的开发需将生产、生活和生态有机结合,建设成各具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的航空小镇。

4.2产城游结合的发展新思路

三者关联密切,功能选择倾向相似,基本遵循产业与文化、旅游等功能联合开发的需求。因而通航特色小镇应坚持发展主导产业——通航特色产业,提供相应的城市生活服务配套功能,并能发挥当地产业优势,注重整体品质和文化建设,发展文化、旅游等衍生功能,自此形成了集产业、城市服务配套和旅游相结合的产城游一体化发展新思路。

五、通航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实践——以日照通航小镇为例

对于日照通航特色小镇的开发来说,我们提出通航小镇不仅仅是一个产业,是一个交通方式,还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将从从区位现状条件分析、产业策划和整体概念规划设计三个层面来探讨日照通航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

5.1区位现状条件分析

(1)宏观层面:

日照作为拥有海陆空全方位交通条件的城市,为通航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机遇。主要陆路交通包括一横一纵的哈沪高铁和鲁南高铁两大高铁客运线路,还有主要的沈海高速、日兰高速等主要高速通道;日照港为水运交通提供了便捷的基础;尤其通航不久的日照山字河机场更是为通航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2)中观层面:

通航特色小镇的选址正位于围绕日照机场的空港产业园区的核心位置,且拥有便捷的交通可达条件。空港产业园区提出了布设航空运输服务、通用航空运营、航空研发与制造、综合保税物流等产业,形成多业态融合的航空产业发展模式,明确了通航特色小镇的地位与方向。

(3)微观层面:

基地自身山水资源优势,依托山字河机场发展的航空产业已初具规模,为通航小镇的发展奠定基础。围绕通航特色小镇,已有山太飞机工程、PA28飞机复装项目、华翼蓝天模拟机制造、锐翔通用航空和日照“公路港”物流园等项目在建,为通航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了独有的产业基础和条件。

拥有如此优越的现有条件,但是对于日照通航特色小镇来讲,其自身的发展则需要找准方向,产业的选择需更为慎重。

5.2产业策划分析

分别从国内和山东省两个层面分析研究当前的发展问题与现状,并对市场容量、市场前景和国家导向三个方面挖掘日照通航产业潜在市场,从而提出自身的产业发展方向。

国内层面主要发展问题包括以下四点:

(1)百余城市上演投资通航产业园热潮,市场相对饱和;

(2)同质化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弱,高端机型供应能力不足;

(3)国内FBO发展不足;

(4)运营保障不足,高端人才短缺。

山东省层面而言,主要拥有两大优势能够支撑日照通航产业的发展:

(1)山东省通航产业发展基础好;

(2)山东省的通航产业增值增长空间大。

从市场容量和发展前景来看,整体形势一片大好,尤其国家导向支撑明显,存在重要机遇,具体表现为一下几点:

市场容量:我国通航产业处于世界较低水平,当前通航产业的基础设施、运营、服务仅为美国的2%。根据国际经验推断,中国已经具备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经济条件,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国家导向:

通航产业层面——2016年国务院38号文推动下,通用航空发展的政策和举措中国通航产业首次迎来全面顶层规划,通航发展进入又一个风口。两会期间,制约通航发展的低空管制受到高度关注,低空空域管制改革不断推进。

十三五发展指标对我国通用航空产业体量带来了极大的需求,将对我国通用航空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产生强劲推动。预估2020年通航核心产业规模将达到2000亿、就业岗位300万个。

日照自身层面——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一带一路》战略,日照“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主要节点城市。

因而在通用航空,这样一个蕴含万亿级市场的中国朝阳产业,依托通航新兴产业的构筑,中国通航时代来临,日照这样一个重要的节点城市加入万亿级俱乐部行列变得更加现实。

总结来看:

我们面对的市场:产业起步投资热潮,市场需要通航高端人才;

我们面对的竞争:中低端通航生产泛滥,造成产能过剩;

我们的优势:带一路经济走廊节点,重要国际港口。

因此我们要:跳出红海,避免同质化竞争——定位中高端制造市场;借势“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优势——开拓出口市场。

对当前我国通航产业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包含的四大主导发展模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以沈阳法库为代表的制造为主产业园发展模式,忽视市场端口,易造成产能过剩。

以珠海航展为代表的活动为主展示交易模式,集市思维,短时人气,难以留人

爱飞客——航空服务发展模式,缺少产业支撑,对大型城市依赖性强。

以大连通航产业园为代表的综合型产业园区模式,完整的产业链模式需要具备一定的城镇发展基础。

不难发现,中国现有的航空产业发展模式,或形式单一发展受阻,或需依附大城市,无法形成自我循环、可持续发展

我们又通过对威奇托Andover的案例研究分析,给了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思考。威奇托Andover依托强大的航空产业,发展旅游与城市配套;形成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通航之都。

因而我们希望日照通航小镇是以航空产业为内核,环绕布局旅游/运动/综合配套带及居住配套,形成产/城/游一体循环经济,构建我们“产城游一体化”的最终发展模式。

5.3发展目标:

以机场作为核心驱动力,依托新兴产业构筑基地的产城游一体航空小镇。

包括三大驱动:通航产业、通航社区、通航文旅;对应三大核心产品:中高端制造、低碳生态和航空文化。

5.4总体定位:

构建具备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系统的日照通航特色小镇。以通航产业为经济基础、以文化旅游产业为特色名片、以国际生活度假社区为高端衍生的产城游的一体化发展。

产城游一体化功能板块构建:以机场为核心驱动力,按照“产城游一体化”发展思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通航产业生态系统。

主要功能布局包括:航空文化体验区、综合服务区、研发制造区、教育培训区、FBO服务区、通航社区、配套生活区等功能片区。

产——包括通航产业和X相关功能体系。通航产业即高端制造、FBO服务平台以及航空文旅产业;相关功能包括:教育培训、综合商业配套、通航社区以及外围已经布局的物流运输功能。通航核心产业主要为通航高端制造服务产业,即通航高端制造业和FBO服务平台,通航高端制造业采用国际合作的发展模式,发展通航制造产业的核心制造产业,避免产品的同质化矛盾,包括发动机、航空电子仪表、零部件、机载设备方面的高端制造,机内配饰配件等衍生产品制造和通航技术研发中心三大具体方向;FBO服务平台具体包含飞行服务、机场服务、飞机维修、航油供给、航材租赁和代理保险六大产品。通航相关衍生产业最终选择包括飞行员培训、维修人才培训、空间模拟训练中心、飞行俱乐部、青少年航空科普和农林业航空培训六大类型。

城——依托机场核心资源,为不同人群提供多样化的城市服务,打造产城融合的新城区。主要包括综合服务配套、通航社区和生活配套三大主题功能的城市功能。

游——依托机场核心资源,打造日照全域旅游的门户和航空主题旅游目的地。依托通航主题文化生态之环,针对大众和高端商务两类不同客群提供不同旅游游线安排。以航空为主题,打造航空主题的文化、活力、休闲游,同时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一站式旅游服务,做大做强日照通航旅游产业。

六、结语

通航特色小镇的建设区别于一般的拥有特色主导产业的特色小镇建设,通航产业本身来讲,具有着高端性、旅游体验性的属性,针对特定的产业和人群,提出构建产城游一体化的通航特色小镇成为全新的发展模式。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因地制宜的选择通航产业发展主导方向、不同人群所需的城市服务功能以及全域化旅游的发展模式显得更加符合项目本身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张银银,丁元.国外特色小镇对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借鉴,全国特色小镇建设专刊.

[2]张鸿雁.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中国名城特稿.

[3]方海平通航产业园恐遭过度投资百余城市上演圈地热潮网易财经.

[4]曾光,许自豪,吴颖.国内航空小镇规划建设经验及其对江西的启示.城市规划设计,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