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防治作用的有效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防治作用的有效性分析

张应碧叶凌

(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目的: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分析其防治有效性。方法: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进行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的治疗方法存在差异,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常规心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内径及其后壁厚度,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结果:结果数据表示,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内径及其后壁厚度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进行防治具有理想的效果,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慢性心力衰竭;防治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8-0171-02

在临床中,慢性心衰发病率较高,属于一类多发疾病,患有该疾病的患者主要以左心衰竭为临床主要特征,并且左心持续处于心衰的状态下也会对右心功能造成继发性伤害,会引发全心衰竭,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而诱发慢性心力衰竭的因素多样化[1],其中包括炎症、心脏损伤、激素平衡失调等,对慢性心力衰竭采取治疗措施时还需要重视其防治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以及生活质量。本研究对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防治措施时选用阿托伐他汀取得一定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进行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的治疗方法存在差异,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中男性例数和女性例数分别为32例和28例,年龄大都分布于48岁到75岁之间,年龄中值为(60.5±3.2)岁;研究组中男性例数和女性例数分别为35例和25例,年龄大都分布于45岁到78岁之间,年龄中值为(62.1±3.7)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有明显差异。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的患者应用常规心衰治疗方法,其主要包括抗心力衰竭、利尿、吸氧、强心等方面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上进行阿托伐他汀治疗,其用药量为每次20mg,每天用药一次,两组患者均展开为期三个月的连续治疗。

1.3观察指标[2]

本研究主要是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内径及其后壁厚度进行评估,并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治疗总有效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患者呼吸困难、乏力等表现完全消失,心功能改善达2级或2级以上为显效;患者呼吸困难、乏力等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心功能也得到明显改善为有效,患者临床情况及心功能均没有任何变化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在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医学统计软件SPSS17.0的统计,用(%)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并用χ2检测;计量数据以(x-±s)表示,t检测,若取得数值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心功能情况

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内径及其后壁厚度分别为(55.3±4.9)%、(49.3±2.8)mm、(8.2±0.8)mm,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内径及其后壁厚度分别为(42.6±3.3)%、(58.1±3.0)mm、(10.3±1.1)mm,研究组心功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详细数据见下表1。

表1两组心功能情况对比(x-±s)

3.讨论

近些年,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其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从而使得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各种心血管疾病也不断升高,目前已经逐步转向年轻化,其中慢性心力衰竭发展趋势最明显。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心脏功能疾病,并且处于相对严重的阶段,其发病原因通常为急性心肌损伤、高血压、心肌炎等,患者在患病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就是呼吸困难、咳嗽、心率提升等,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临床对其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加以防治措施,对其病情进行控制。

临床中对疾病防治经常会用到阿托伐他汀,是一类他汀类药物[3],其主要作用为降脂、抗感染、抗氧化等,还可以对患者的血管舒张力起到增强作用,稳定斑块,对动脉粥样硬化起到延缓的作用,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其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疾病主要是通过对心肌细胞的肥大以及纤维化进行抑制,有利于对心室重构进行逆转,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得到恢复。同时炎性因子的生成减少,预防心肌细胞出现快速凋亡,新血管的生成得到促进,其内皮功能得到有利改善,从而达到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该药物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防治可以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

此次对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进行防治措施,其可以有利于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改善,相对于不进行防治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内径及其后壁厚度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可以缓解病情,有效性高,临床实践价值高。

【参考文献】

[1]陈绍俊.分析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防治作用的有效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7):8-9.

[2]阿不都米吉提·阿不力孜.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防治作用的有效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8):167-168.

[3]贺宙斌.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防治作用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2):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