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遵医性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2

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遵医性及护理对策

孙燕慧

孙燕慧

(太原西山煤电职工总医院030053)

【关键词】支气管镜检查无痛性遵医性

【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305-02

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道疾病常用的诊断性操作技术之一,是不可替代的,在检查过程中由于患者对侵入性检查知识的缺乏及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往往会感到紧张、恐惧及出现血压升高、脉搏加快等躯体应急反应,而拒绝检查,甚至在检查过程中因外源性刺激引起咳嗽、屏气、躁动、气道痉挛不能耐受而中断检查,对支气管镜检查的遵医行为不能很好的认知与执行,延误病情诊断,直接影响病情转归,为了提高患者的遵医性,我科开展了无痛性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同时强调人性化、个性化的应用,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无感知不良刺激,并创建了和谐、诚信、安全的就医环境,提高患者的支气管镜检查遵医性及满意度。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3年6月-2013年12月住院的呼吸道疾病患者经诊疗后需行支气管镜检查者158例,男性116例,女性42例,年龄42岁-81岁,平均69.6岁,文化程度:小学15例,初高中127例,大专以上16例。

1.2电子支气管镜:奥林巴斯260。

2.遵医性差的原因分析

2.1对侵入性检查的风险存在着恐惧、紧张、焦虑及躯体对外源性刺激敏感不能耐受检查。

2.2对疾病的诊疗、转归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检查的必要性认识不够,担心意外并发症。

2.3个体因素: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

3.护理对策

3.1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检查如胸部CT、血常规、凝血系列、心电图等;了解有无麻醉史;备好急救药物、急救器械如除颤仪、人工简易呼吸机;保证支气管镜设备、监护仪、氧气及吸引装置的正常运转,确保患者检查的安全和质量。

3.2心理护理提倡人性化:内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存在一定风险,检查前要求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这无疑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引起恐惧焦虑,甚至抵触拒绝检查,因此我们倡导护理服务意识“我要服务于病人,而不是病人要我服务”1,设置最佳工作流程,把握沟通时机,应用柔和言语、善意表情及诚恳态度以稳定病人的情绪,使其了解检查的必要性、配合方法以及存在的风险,消除患者对侵入性检查的恐惧感,并且使患者的知情权、同意权、选择权得到充分体现。

3.3熟练掌握操作技术:2%利多卡因注射液10ml氧化雾化,吸氧3-5L/min;建立静脉通道,进行护理操作时应给予病人相应的安慰、解释,减轻病人的焦虑、紧张;使用仪器时操作要轻,尽量减少监护仪的音量及报警。遵医嘱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注射液0.05-0.1mg/kg(一般2.0-3.0mg)及芬太尼注射液1-2vg/kg(一般50vg)。术中熟练掌握医护配合技巧,熟练镜下给药、活检取材准确;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详细了解病人一般情况,对病人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做到心中有数,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师,共同处理。本组有数例出现血氧饱和度一过性下降,最低至82%,立即加大氧流量,抬高下颌等处理,血氧饱和度逐渐上升到93%以上。

3.4术后注重个性化:既尊重病人的意见,但又不放弃自己的正确观点;既细心听取意见,又能给予正确的指导;既了解病人群体共同心理反应,又熟悉每个病人的不同心理,实施相应的个体化服务措施2。我们针对不同的个体,依据病人疾病程度状况、自理能力、个性习惯、文化背景、家庭及社会支持、康复期望等状况及内镜诊断给于了不同的护理工作模式,指导病人能够从预防、治疗、和监测各个角度学会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使患者掌握自我护理技能。

4.结果

158例均顺利完成,每例检查时间9—26分钟,平均16分钟,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优点: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提高检查耐受性;病人对整个检查过程无记忆,无躁动,便于发现微小病变和进一步治疗;减少机械性损伤的发生,无痛苦感觉;检查过程中病情平稳,术后苏醒之后,无嗜睡;患者对检查的整个过程无不良主诉,大多数病人消除了常规支气管镜检查的恐惧感和不适感,愿意再次接受复查。

5.体会

5.1病人对侵入性检查风险的不确定因素及紧张恐惧感加上支气管镜的刺激使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趋势,增加了检查难度及检查时间,使病人不能较好地接受检查,从而影响临床诊断和及时治疗,支气管镜无痛技术的临床应用明显减轻了患者躯体、心理应激的强度,有效地缩短检查所需时间等。

5.2通过无痛性支气管镜的检查和护理,病人在诊疗过程中无不良的反应及刺激,得到了技术性与专业的诊疗护理并稳定了情绪,消除了对侵入性检查的恐惧感及外源性刺激,支气管镜检查遵医性99%。

5.3病人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得到充分体现,通过护患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反馈,病人掌握了详细的医疗护理信息,包括内窥镜检查的必要性、配合方法以及存在的风险;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及预后的确切内容,使患者建立了对疾病检查的良性认知,提高了检查、复查依从性,达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减少了住院天数及医疗经费开支,减轻了生活及心理负担,提高了生活质量。

5.4强化了我科护理人员的素质,护理人员既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还要了在疾病信息方面、情感等方面的需要,从而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了法制观念,自觉规范了护理行为,真正使病人得到安全、有序、优质的服务,本组病人满意度为100%,从而达到在满足病人就医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保护医护人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邱瑞娟等.开展优质服务提高护理品牌[J].护理管理杂志,2005,5(1):58.

[2]王艳敏,陈淑萍等.以认为本的护理工作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4A):91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