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创伤清创缝合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手指创伤清创缝合及护理体会

王梅杨美兰

王梅杨美兰(云南普洱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665600)

【关键词】手指清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311-02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工业发达,生活节奏加快,各种替代手工劳动机器运应而生。无论怎样,“手是创造财富的重要工具,极易在劳动过程中受伤,尤其在当今社会工业化、自动化程序不够先进及中小企业,私人作坊增多的今天,发生各种手外伤的机会增多,易致手指皮肤、神经、肌腱、骨髂的损伤”。本文对2008年至2010年共收治38例手指外伤患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38例患者中,男31例,女7例,其中最大70岁,最小4岁,单指创伤11例,多指创伤27例。结晶结果伤口愈合良好、手指功能均恢复正常。

2清创缝合

清创缝合是手指创伤后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首先在阻滞麻醉情况下彻底清洁伤口,手指创伤由于意外伤害造成,事先无征兆,病人无任何心理准备,而面对血肉模糊被切割创伤手指,紧张、恐惧,加之医疗知识贫乏,创伤后首先想到的是用什么药止血,在众多民间草药中随手一抓,伤口上一敷就认为是安全的不用任何处理,直到血流不止或疼痛,肿胀加剧才会到医院就治,患者这样简单行为加重医护人员清洁伤口的难度。其次,检查肌腱血管是否断裂,尽最大努力,吻合肌腱,提高创伤手指恢复功能。

3护理

3.1术前护理

由于患者多数是农民和工人,文化知识水平低,医疗知识贫乏,平常很少到医院,对医院环境比较陌生,担心疼痛,更害怕打针、麻醉,为减轻患者紧张、恐惧情绪,医护人员应热情主动接待患者,态度和蔼,根据不同性格、职业、文化程度恰当地向病人解释病情,清创的必要性及预后情况。简单向病人介绍有关麻醉的知识,消除病人对麻醉的恐惧感,针对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手指能否保留,术后能否恢复功能,做好耐心细致的解答,观察其心理反应,做好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减轻心理障碍,增强对手术的安全感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使患者处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最佳状态。

3.2术中护理

由于手指清创缝合一般采用局部麻醉,病人处于清醒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手术局部,致使对疼痛敏感度增加,耐受力降低,术中护理以转化病人对疼痛的恐惧感为主要目的,疼痛是心理因素和机体受刺激的一种综合反应[1]。因此护士首先应为病人安排好舒适的体位,密切观察呼吸脉博及神志情况,想方设法与病人谈心,分散其注意力,消除紧张心理,配合医生,以保证手术快捷和成功。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动作应轻柔,特别要注意术中不要使器械响声过大,这种声音会刺激病人,更不要让病人在直视伤口情况下进行清创缝合,面对血淋淋的伤口,往往会更加深病人的恐惧心理,加重疼痛感觉,甚至休克。

3.3术后护理

术后简单清创病人安排到安静舒适的地方休息30—60min左右后再离开医院,同时提醒病人要切记医生交代的复诊,换药以及拆线时间等注意事项,复杂手指创伤清创结束后住院治疗。

4病情观察

4.1局部观察

手指创伤术后病情观察比较重要,严密观察伤指末梢的皮肤颜色、皮温、肿胀及患者的感知,如果患指末梢苍白,表明动脉供血不足,若是伤指末梢肿胀、发紫,按压患指指腹或甲床时毛细血管回流缓慢,表明静脉回流障碍,若伤口敷料有渗出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仔细观察,渗出物的颜色。

4.2全身观察

患者经受创伤和手术后,由于疼痛和失血而会降底血压,术后应加强观察患者生命休征,面色及四肢温度,及时按医嘱补充血容量,纠正体内体液平衡。

4.3疼痛护理

术后疼痛是难免的,术后疼痛不同于一般的生理性疼痛,除外科伤口对神经末梢的机械性损伤引起伤害性感受外,组织损伤后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改变是引起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术后疼痛与手术种类,手术部位创伤程度有关[2]。因手指神经血管较丰富,创伤后相对比较疼痛,多数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表情痛苦和精神紧张,此时护理人员应给病人讲解疼痛是术后正常表现,以消除病人疑虑。首先给予心理支持,采用转移止痛法:如看电视、听音乐,同时关照病人家属亲友探视,多给予关心照顾,让其有充分休息和睡眠,促进切口的早日愈合[3],其次,药物止痛:正确执行医嘱,并告知患者,短时间使用止痛药可提高痛阈,改善抑郁、焦虑等情绪,而且不会成瘾,让其放心[4]。

5术后康复指导

手部功能锻炼一般于伤后2周左右开始,适当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向病人解释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当医师说明可以活动锻炼时可进行主动握拳和伸指锻炼,以中指为中心,各指外展和内收以及以拇指

为中心的对掌活动,不要因为担心伤口愈合不好或疼痛而不活动,应该有目的,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适当活动指关节,但应注意幅度要小,动作要轻柔,以不使伤口疼痛为原则。

6体会

“手是人创造财富的重要工具”,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离不开它,极易在劳动过程中受伤,作为医务工作者,在为患者治疗的同时,还要教他外伤后的简单处置,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不然留下不可挽回的残疾,影响以后工作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张秀珍,浅谈小手术病人心理护理效应[J],福建医药杂志2002,24(4):140—141

[2]陈万静,孟庆云,术后疼痛的基本概念及其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1999,1:45—214

[3]牟晓玲,陈光英,门诊清创缝合病人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08,1:65

[4]张素春,手指外伤术后护理体会,现代护理报2009,7,30